马影 孙光宇
【摘要】课堂沉默现象已经成为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既阻碍教师的课程进展,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广大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独立学院英语课堂为例,分析课堂沉默之原因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期改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沉默 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课堂愈发重视与学生的互动,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致力于營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努力改变教师主导课堂的方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性。独立学院学生由于多种特殊原因,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和教学活动多以沉默回应,这一现象严重影响教师开展教学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
一、课堂沉默相关研究
沉默是交际主体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课堂沉默就是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师发出的提问不予回答,在情感、思维或行为方面保持沉默。国外对课堂沉默的研究中,较为著名的是Amy B.M.Tsui针对中学生外语课堂沉默的研究,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沉默与外语课堂焦虑》中,她指出学生的沉默主要与焦虑有关。除此之外,也有学者发现教育、社会文化、情感等因素导致了学生的沉默。
二、课堂沉默产生的原因
1.学生方面。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尤其学生在使用母语外的其他语言时,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焦虑。课堂上外语的焦虑感与学习失败有联系,包括怕出错、怕丢面子以及担心被老师批评等。中国人传统性格内敛,这种焦虑现象与我国传统的“面子文化”叠合,更进一步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开口发言。尤其独立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弱,语言表达能力差,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还有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加剧了课堂沉默。
动机是第二语言学习中最有影响的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之一,其中,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是被讨论的最多的一组,前者是指由于喜欢某种语言或为了融入该文化团体而学习,后者是由于某种语言能带来的价值而学习。独立院校学生由于多年的不良学习习惯,以应试为导向的教与学,重视知识传递,轻视语言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早已失去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另一部分同学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而学习英语,以增加就业砝码,导致他们对课堂活动参与度不高,只是埋头于单词与题海。
2.教师方面。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对学生课堂参与有着较大影响,访谈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对于性格开朗、乐观、幽默的任课教师,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活动,对于一味理论讲授忽视学生接受情况的教师,学生显得不愿配合。大学英语课程面临着四、六级通过率的任务,教师注重词汇和语法讲解,忽视课堂活动的设计,这种教学方法必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语言学习中,学习者更容易受到批评和负面评价的影响,有时学生回答的内容正确但是发音有误,英语教师习惯性的纠音行为就会导致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学生即使知道答案也会抑制自己参与课堂回答,以免犯错。在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际互动主要由教师来引导,提问方式直接影响到师生对话是否顺利展开。另外,如果留给学生用英语组织答案的时间或思考时间不足,不仅降低学生的答题机会,也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策略
1.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大学教师如果是外向型人格,就会有一定的创造活力,乐于尝试各种教学形式,授课方式就不会停留于照本宣科。教师强烈的探究欲望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愿意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教师开放、包容的态度也会降低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对于错误的容忍和模糊处理,给学生课堂参与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2.改进教学方法及提问策略。教师可以适当采取隐性语法教学和情景教学法,以模拟对话形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分析话语的功能与意义,通过观察对方的言语使用,进行自我修正,在潜意识中掌握语法规则。小组活动降低了在更多同学面前丢脸的风险,因此相对于师生互动,更够降低学习者的焦虑。教师的提问应该是开放式的、可理解的,答案不具有唯一性会吸引更多学生思考回答。
3.引入奖惩机制。合理使用竞争机制会有效刺激学生的答题兴趣,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较高的专注度和积极性。个体之间的竞争并不能刺激到每一位同学,因此可以采取结对形式、以宿舍为单位或小组合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课堂沉默的状况。对于优秀组给予加分或物质奖励,对于落后组稍施惩戒,对于英语基础较弱小组可灵活增加额外加分项目,公平基础上,保全学生的“面子”。
综上所述,造成课堂沉默现象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因素,为扭转课堂沉默现象,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尝试,提升自我,开展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尝试如“微课”、“慕课”等新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给予鼓励和正面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课堂参与度。
参考文献:
[1]Tsui,A.B.M.Reticence and Anxie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In K.M.Bailey and D.Nunan(eds.),1996.
[2]Jackson.Reticence in Second Language Case Discussions Anxiety and Aspirations[J].System,2002.
[3]滕明兰.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4).
【项目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编号GH15071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