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参加古代科举的秀才们经过重重关卡,有的名落孙山,从此不再读书;有的则考中解元或会元,在未来的殿试中成为皇帝选拔出来的状元、榜样、探花。那么,你知道这里的“三元”指的是什么吗?且听我慢慢说来: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终于清末,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这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途径之一。
整个科举,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过五个阶段,其中,县试和府试为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形式。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是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第一名称会元。殿试是由会试合格者参加,由皇帝主持,或任命大臣代理主持。这是科场上一种最高层次的考试,合格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所谓“三元及第”,指的是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一名状元。一人连得三案首为小三元。连得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者为大三元。旧时代遗留下来的戏曲和小说以及故事等等,尚有所谓有得志的公子、书生,一朝得志,连中三元,从而飞黄腾达。
连中三元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读书人的最高荣誉。在长达一千余年的科举中,文臣之中有14人大三元及第,他們分别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黄观、商辂以及清朝的钱棨、陈继昌。其中黄观和钱棨是六元及第,黄观连中六元。
(张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