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
多样文明观引领下的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鸦片战争》一课为例
胡斌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江苏南京210011)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文明冲突与融合,马嘎尔尼
2016年9月,笔者参加苏、鲁、皖三地教师同课异构活动,课题是《鸦片战争——文明的冲突》,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包括我在内的三个执教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都用到了1793年马嘎尔尼访华的材料,迎合文明冲突这一主题,但是各自的用法又不尽相同。马嘎尔尼访华被老师广泛采用,因为它最为直观地反映出中英双方的观念之差,但大多数教师做设计前其实早已预设了立场和角度,认为鸦片战争前中英两种体制和观念发生了冲突,战争爆发并且以落后的农耕文明惨败而告终。教师是有选择、有侧重的对所选材料进行解读和加工,笔者认为这无可厚非。但是,历史永远不会改变,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却在不断地变化。对于鸦片战争中文明的冲突还能如何解释呢?在课堂教学中怎样选择史料呢?如何引导学生解读?在文明冲突的背后还能传递给学生怎样的价值取向呢?本文我就自己的教学设计谈谈看法。
近代以来不同的文明的交流是一个相遇、相知、相识、相融的过程,而每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勾勒了整条文明冲突、融合的大篇章,要将历史的宏大叙事和细微历史事件相互印证才能得出对文明冲突相对完整、客观的历史解释。在本课处理上,笔者试图把鸦片战争放在近代以来中英关系的发展历程中进行叙述,从鸦片战争前中英间几次官方性质的接触看冲突的必然性;从几个战争场景看东西文明的差异;从战后近代中国人对鸦片战争看法的演变看文明在冲突之余的相互影响;最后指向面对文明的冲突不仅只有战争一种方式,还可以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合作,最终才能丰富自身的文明成果,实现共赢。
导入: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开启了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黄金时代,为中欧合作注入了新动力,为中西交流互鉴谱写了新篇章。
设计意图:对与习近平的访英引起了媒体和国人的广泛关注,其中《香港商报》文章分析:“中英关系不断发展,利在两国、惠及世界。”中英关系的发展史是一部东西方文明相遇相知、互通互鉴的历史。那么,鸦片战争在两国关系发展史中是裂痕还是纽带呢?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两种文明的冲突引发中英之间的战争呢?当时中英两国在文明冲突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时至今日,文明的冲突也无处不在,中英之间仍然有极大的差异,两国在制度、价值观上都有很大不同,但是不同就会引发战争吗?鸦片战争是中英相遇、相知的重要一环,用今天的视角该如何评判当时的战争行为呢?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本课教学,通过导入给予学生新的视角与启发,从中英关系的大叙事中了解鸦片战争以增强历史的整体性和厚重感。
环节一:相遇篇,远东与泰西。
师:在中英相遇的历程中,谁是“远东”?谁又是“泰西”呢?
生:中国是远东;英国是泰西。
师:为什么你这么肯定?
生:因为中国在世界的东方;英国在西方。
师:地球可是圆的,而且不停的自转和公转,你以什么标准来划分东西方?题目中“远”与“泰”有如何解释呢?中国人会自称自己是“远东”国家,英国会自称“泰西”吗?这样的称号又是从哪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标题实际上给学生一个初步的印象,一方面“远”与“泰”都是一种极远的表达方式,即中英相隔较远;另一方面表明这样的称呼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过去,我们自称“中国”,称西欧为“泰西”,是站在我们的视角上看西方,也可以说是一种中国中心主义。近代西方称我们(包括韩日和俄国东部)为“远东”,称阿拉伯地区为中东,称非洲、小亚细亚一带为近东,这是站在他们的视角看待世界。这其实都无可厚非,即使是什么“中心主义”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任何人、任何民族,多以自己为中心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但是这个概念除了地缘上的意思,加上“远”与“泰”后,一旦与文明挂钩,就不再是简单的地域问题了。流沙河先生讲过一则史学家陈垣的小故事: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人呈上所撰书稿,书名有“远东”二字,当面请教。陈垣注视稿本,沉默良久,忽然问道:“你是哪国人?”其人语塞,面赤而退。可见远东、泰西还有政治上的含义,近代中国对于自己身居“远东”这一角色颇有不甘,日本甚至一直要摆脱这一身份,进入“泰西”欧洲。对于学生来说首先接触到这样的概念当然不需要完全理清,主要明白这样的称呼表明中英是两种不同文明的代表而且在古代相隔万里,从名称出发,引发学生探究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之下两个远隔重洋的国家会相遇?另外学生从彼此的称呼中了解中英在冲突之前其实都站在自己的立场观察对方,都认为是世界的中心,都应该承担冲突的责任。
接下来,给出鸦片战争前中英三次带有官方性质的接触。
第一次接触:1635年,英王查理一世任命威德尔上尉为指挥官前往中国。英国人本想借助于长期垄断对华贸易的葡萄牙人打入中国市场,但遭到葡萄牙的拒绝。英国舰队直接前往广州并进入虎门,虎门炮台中国守军鸣炮示警,双方爆发冲突,结果,英商在广州答应中国的要求,赔偿白银2800两。威德尔向中国官员提交了一份保证书,对虎门事件表示歉意。
第二次接触: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派遣马嘎尔尼访华。
第三次接触:1816年,英国再次派出使节前往中国,他们肩负着与马嘎尔尼完全相同的使命。新任大使是威廉·皮特·阿美士德勋爵,选用了当时颇有声望的小斯当东当副手……他也遇到了与马嘎尔尼同样的难题,小斯当东建议“哪怕会导致使命的失败,也完全不应该同意叩头。”结果使团被赶出北京,嘉庆皇帝还下令将小斯当东驱逐回国。
师:在鸦片战争前中英三次官方性质的接触中,英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生:英国的态度越来越强硬;由于工业革命中,英国实力的上升。
此外,关于马嘎尔尼的叩头问题,教师还可以设计几幅画作的对比,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推想。
图1
两幅图片表现的是同一主题,都是马嘎尔尼访华中叩头的场面,教师要介绍图1画的是马嘎尔尼使团中随行的小斯当东接受乾隆赏赐的画面,下跪者并不是马嘎尔尼。这幅画是当时的随团画师亚历山大的作品;图2出自英国讽刺漫画家和版画家詹姆斯·吉尔雷,他的漫画主要发表在1792~1810年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画面的细节中找寻差异,分析画者背后的心态。
师:两幅画作哪个更能接近真实的场面?吉尔雷的漫画反映了英国人怎样的心态?
生:亚历山大的作品更接近历史原貌。吉尔雷的画作中中国官员和皇帝表情傲慢,而携带大量礼品的英国人则表现得非常惊恐,一定程度上是从英国人的角度去讽刺无知的中国。
设计意图:三次接触中马嘎尔尼访华是一个重要的事件,要重点介绍。对此,美国前国务卿昆丁·亚当斯曾说:“战争的原因是叩头,它不要在相互平等的条件下,而是在君臣之间那种侮辱和卑贱的形式上维持和其余人类的商业交往。”①参见梁碧莹:《美国人在广州1784-1912》,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56页。马嘎尔尼下跪叩头势必被西方人理解为是对英国的侮辱,中国拒绝接受开放的世界,战争不能避免,中国要为自己的愚昧无知付出代价,对战争负主要责任。但是面对文明冲突和商业往来的障碍,英国对中国态度也反映了西方对中国认识的变化。学生能总结出英国对中国的态度:1635年以英国致歉和赔款结束;1792年马嘎尔尼访华不情愿地叩了头;1816年阿美士德拒绝叩头。通过时间进行合理的判断,学生还可以推断英国态度变得愈发强硬背后的原因是英国经历工业革命实力不断增强。这样也在传递给学生一个思想,即中国因为傲慢而变得封闭;英国却因为开放而愈加骄傲。另外,18世纪之前,欧洲对中国的认识或想象,主要有三种信息来源:一是商人水手的传闻,二是官方使节的报告,三是传教士的书简。商人水手的传闻大多难以置信,官方使节的报告稀少且片面,唯有长期生活在中国的传教士对中国的了解最为深入,因而他们寄往欧洲的书简便成了欧洲人认识中国的核心文本。不过,欧洲人对中国的误读也从传教士开始了。传教士为了在中国传教,百般讨好当地的统治者,在向欧洲同胞介绍中国的时候也尽可能地回避负面的评价。经过传教士们筛选过的中国形象不可避免会偏离事实和真相。第一位来华的法籍耶稣会士金尼阁在《利玛窦中国札记》“致读者”中就坦承:“有两类写中国的著者:一类想象得太多;另一类听到很多,不假思索就照样出版。”②〔意〕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1页。18世纪以后,伴随工业革命、海外扩张、政治改革和文化启蒙,欧洲在经济、军事、政治、文化方面开始全面赶超中国。在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中所向披靡的时候,重拾信心的欧洲人对中国的文化态度也在悄然改变。所以从战争的发生来看,战争的原因是双方的,但经过西方式的历史解读,成了先进世界对落后文明的教训,正是在这样的舆论背景下,一场原本被鸦片商人鼓动起来的肮脏战争,变为对中国践踏世界贸易规则的惩罚,变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甚至变为对中国人民的拯救。法国学者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一书中则认为:“双方都认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中国人认为它的文明从来都是最优越的,希望能将它的文明广为传播,替代吃烘烤食品的、劣等的野蛮人的文明。英国人则认为,它的文明是最优越的,因为它是现代的,建立在科学、自由思想的交流和贸易优势的基础上。”③何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环节二:相会篇,大清与逆夷。
从标题中发现,中方对英国的称呼又发生了变化,所谓“逆夷”,即叛逆的夷狄,这当然是从天朝上国的心态去审视英国,从中也表明当时的中国对世界局势的漠然和对英国崛起事实的无视,文明的差异无论在过去或现在都始终存在,但一个对世界潮流缺乏清醒认识的国家必然要付出代价。
图2
场景一:一场辩论
材料1: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立即引起了英国下议院的激烈讨论。议员格莱斯顿反对为了一种罪恶的交易而挑起战争。最后,下议院投票,结果是:主战派271票,反战派262票,9票之差。
材料2:顾通国商民皆不欲启衅东粤,且用兵势将加税也,议数日不决。……终以众喙汹汹,人持一见,随以求和争战两事,诣其所事罗占土神祠阄卜,将决焉,得战阄三,于是专意称兵。
——梁廷枏:《夷氛闻记》
设计意图:从两则材料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在战前英国议会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英国在议会体制和政党政治的多重作用下,分化为主战派和反战派,托利党的反对有为了攻击而攻击的因素。英国体制下,打或不打还是要由议会决定,虽然赞成票与反对票差距很小,并不影响战争的进行。再看梁廷枏的记述,他曾是两广总督林则徐幕僚,深得林则徐的器重,为林则徐提供了大量关于英国的资料,对后来林则徐筹划广东海防、厉行禁烟都起来关键作用。梁廷枏的记述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已不知领先多少,他已经注意到受商业利益驱使西方国家殖民活动的扩张性,在当时是很可贵的。这样的一个人物对发生战争的原因却归结于英国人进行占卜而做出最后的决定,让学生体会到国人对外部世界是多么缺乏了解,而梁氏本人也是复杂的,他一方面了解世界,明了差异,另一方面却走向保守,他在《夷氛闻记》中批判“师夷长技以制夷”,认为只要中国建造百艘战舰,组织万人舰队,派令巡洋,就可以阻止敌人的进攻。他还认为,敌人的所谓长技都是中国所固有的,不必向西方学习,而且向西方学习有失国体。对于一个历史人物,其认识受到历史的局限是不能苛求,却可以反映历史的复杂性。
场景二:战争报告
材料1:鸦片战争……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2:1839年7月9日,九龙炮战拉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紧接着9月17日的穿鼻海战。林则徐报告皇帝“收军之后,经附近渔艇捞获夷帽二十一顶,内两顶据通事认系夷官所戴,并获夷履等件,其随潮漂淌者尚不可以数计……查夷人捞起尸首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受伤者,尤不胜计。”但英方对于穿鼻海战记录,整个战斗持续了半小时,英方参战人员有3人负伤。据史料记载,在鸦片战争期间,各级官员上报的“夷兵”被清军“击毙”的数目至少高于实际数目十倍以上。作家麦天枢在《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一书中这样写道:从这些虚假的数字看,“整个英国舰队就应该溃不成军、难以为继了。”
——赵健伟:《林则徐如此做忠臣》
设计意图:鸦片战争中国遭遇到了惨败,失败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武器上的差距;有指挥上的问题、有民众的心态、还有政府官员的失职,可以说本身就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清朝官员向皇帝撒谎,甚至包括林则徐,这一情形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方面是由于通讯不发达,公文来往时间较长,为免于皇帝斥责,官员认为问题的糟糕是暂时的,他们有更多时间来解决;另一方面是文化上的差异,道光帝的“天下”主义观,让他不怎么愿意把像英国那么遥远、那么小的国家当做对手,所以也不怎么去求证官员撒的谎。我们现在把鸦片战争看做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当做一件大事来研究。当时的人未必会这么看。对他们来说,战争不过是帝国边疆、边缘发生的一件比较小的事儿,一个微不足道的“边衅”。
场景三:谈判现场
师:你认为中英双方各自以怎样的心情参加谈判?
生:中方因为战败求和应是屈辱的,英国因为胜利应是高兴的。
师:事实并非如大家所想,这里几乎以一种不合逻辑的方式出现。
材料1:那天在庙里就条约框架达成一致意见后,愉悦之情就蔓延开来。8月14日会谈现场级别最高的中国军官“大笑着说,条件是苛刻了些,但是,这毕竟是在类似情况下他们所仅能要求的……两国交战就好比是一场靠运气定输赢的游戏,输家须得认罚”。
——蓝诗玲:《鸦片战争》
师:你如何理解中国官员愉悦的心情?请作合理的猜想。
生:他们比较腐败;觉得战争终于结束了,保住了南京;从签约结果看损失并不严重等。
接着在条约的处理上教师着重介绍《南京条约》中领事裁判权的丢失和《天津条约》里关于公使进京的争论:“弃所不当弃”的主权与“争所不应争”的条款。
材料1:中方代表联名向英方代表璞鼎查发出了一份提议: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避免衅端。对此,孟森先生评价道:“此为当时英人所梦想不到……英所未请,中国强予之。”
——周英杰:《拱手出让的“领事裁判权”》
师:中方为什么把领事裁判权送给英国人?说明了什么?
生:因为清政府师抱着怕惹麻烦的心态,最好大家互补接触、保持距离。清政府没有觉得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伤害,说明当时政府官员根本没有主权国家的观念。
师:第一次鸦片战争总算过去了,太平的日子又来了,但麻烦真的解决了吗?
生:没有,之后中英还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损失更大,但有一项条款引起双方剧烈的争论,当时的皇帝咸丰甚至以取消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国人放弃这一条,你认为是那一款?
生:公使进京这一条。
教师补充材料:材料1:中国皇帝认为:这些夷使将建造高大的房屋,借助双筒望远镜,从上面窥探宫中的动静。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2:咸丰皇帝及其臣子关注的焦点却是决不能让外国公使驻扎北京,最好连进京也免了,以免皇帝面前出现不愿三跪九叩的蛮夷,破坏了祖宗留下的规矩!
——茅海建:《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设计意图:当年的道光皇帝,甚至不承认这是一场战争。在朝廷眼里,英军的入侵,是“贼寇”的“犯上作乱”,“与中国政府那时正在镇压的其他内乱和边患相比,不值得大惊小怪”。即使在清军被打得一败涂地,不得不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时候,朝廷还认为,那是天朝的宽宏大量,不与小人计较。当时的中国民众,也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保卫国家、抵御侵略的战争,民众多半是麻木的旁观者。很多人把这场战争看作是从英国人那里挣钱的机会,他们向英国人出售补给品,为英国人导航领路,甚至为英国人提供情报。
对于公使进京条款的争议,其实是中国皇帝“天下共主”思想受到外来势力的挑战选择回避的缩影。清朝时期在对待中外关系上有三重关系,具体表现为“天朝上国”、藩属国、“化外各邦”。藩属国要受清王朝的册封,向清王朝纳贡。对于藩属国以外的各国,包括英国等西方国家,清朝一概视之为“化外蛮夷之邦”,在官方文书中称为“夷”。根据传统的礼仪,清王朝拒绝与非朝贡国进行正式的官方交往,只与它们有通商关系。藩属国的朝贡、册封等事宜,由执掌王朝典仪的礼部或理藩院来主管。乾隆末年、嘉庆末年的英使马嘎尔尼、阿美士德来华,清政府依其惯例,当做“贡使”来接待,结果闹得不欢而散。鸦片战争失败后,原来的中外格局已经破坏,清朝面对的外部世界不同了,但统治集团的观念依旧不变。咸丰帝比起他的父祖辈,在观念上没有进步。在他看来丧失的所谓领土、贸易等各项主权实际上是“天朝”大皇帝“怀柔远人”而施予的“恩惠”,不会因此而感到过多的痛苦。公使驻京,则不然。公使进京在皇帝看来就是“礼崩乐坏”,是王朝灭亡的征兆。根据这种思路想,学生能有所思考,“天朝上国”的对外体制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外封闭,只有关起门来才可以放胆自吹自擂。通商口岸的增加,是对封闭的破坏,更何况外人到内地游历,华“夷”混杂,不易控制,种种叛逆思想的传播,最容易发生“天朝”专制统治者们最为担心的里通外国、图谋叛逆的事件。由此观之,咸丰帝此时并不是被个人情感所左右,他考虑的是另一种“国家利益”。只是他心中的“国家利益”与近代世界的看法完全不能吻合。对此徐中约认为:“(鸦片战争)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观念的不兼容;中国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所以,本质上说,鸦片战争是一场落后、封闭的封建体制对抗先进的工业强国,是一场“对联式的悲歌”。①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第152页。
环节三:相融篇,中国与英国。
近代中国对鸦片战争不同看法,问:为什么近代以来国人对鸦片战争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你如何看待“鸦片战争”?出示材料:
1.道光:“边衅”,清政府仍坚定地认为这些“犯上作乱”者都是不能长久的。
2.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毛泽东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3.陈旭麓认为:“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赶往近代最初的一步。”
4.一个孩子的评价:“过去中国苦难,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设计意图:近代中国对鸦片战争的认识不断发展变化,随着主权意识的建立和强化,鸦片战争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英国学者蓝诗玲认为:“1839~1842年间的事件不再被当做19世纪一件看法不一的花絮新闻(是一场‘纠纷’或‘远征’),而是成为中国屈辱的、前所未有的民族悲剧‘鸦片战争’。”②〔英〕蓝诗玲:《鸦片战争》,刘悦斌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年,第438页。另外,国人在与世界的接触、交流中也在重新审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屈辱,鸦片战争后中国积极的迎接世界的挑战,不断向先进学习,丰富并发展自己的文明,鸦片战争成了近代化的起点。今天的国人心态更加开放、面对历史更加坦然,笔者最后引用了偶然听见的一个10多岁孩子的说法,意图引导学生站在21世纪的今天去思考19世纪的两个文明的冲突,对文明冲突的有新的评价。
最后本课落在战争中的两个国家,今天的中英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表明两个不同文明下的国家在制度、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不应成为交往的障碍,要互相尊重,不能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对方。文明本身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具有多样性一样。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人类文明史也告诉人们,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繁荣的必要条件。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交流与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自我完善、持续发展的要求。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家国情怀作为核心素养之一,要求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鸦片战争所体现的中英文明的差异和冲突,多来自于缺乏沟通和理解,是人类丛林法则演绎,是封闭的中国排斥现代化的违背历史潮流的结局。本课笔者意在以鸦片战争为例引领学生从文明对抗开始、到最后进行文明的对话,每个文明都要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动中不断发展自己,找准时代的脉搏,以契合时代发展和核心素养的要求。
G63
B
0457-6241(2017)09-0032-06
胡斌,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李婷轩】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