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如何实证?
——漫画《舆论》教学实践的反思

2017-07-12 18:15潘承生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清政府画报时事

潘承生

史料如何实证?
——漫画《舆论》教学实践的反思

潘承生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上海201600)

史料实证,漫画,《舆论》,适切性

傅斯年曾说:史学便是史料学。显而易见,没有史料,史学就成了无源之水。但问题在于,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相当多的老师将傅斯年先生这句话片面理解为:史学便是史料。一字之差,冯京马凉,谬以千里。就课堂教学而言,目之所及,课件中不仅充斥大量的史料,而且史料运用多似是而非。史料的来源、出处、史料证据的适切性等问题在不经意间被忽视了。

史料如何证史?叶小兵认为:“对史事的推理和论证必须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①叶小兵:《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转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83ac90102 wgov.html。在笔者看来,所谓可靠性史料,应有两层含义:一是史料的去伪存真;二是史料实证的恰如其分。因而对史料本身作深入的辨析、追问,是治学必需的态度和方法,也是建构多元、理性的历史认识的内在要求。

课堂教学或教学设计中采用漫画《舆论》证史,已是优孟衣冠,屡见不鲜。然而,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审视,《舆论》与清末预备立宪之间的史证还是可以精益求精,细究一番的。

一、原其始:《舆论》作者、所载刊物及漫画艺术的社会功能钩沉

漫画:《舆论》

史料实证,首先需要弄清楚史料的可靠性。就漫画《舆论》而言,需要清楚《舆论》的作者、所载刊物,以及《舆论》漫画艺术所承载的社会功能。

1.《舆论》作者

从《舆论》画面的下方细看,有“铁涂笑画”字样。“笑画”即今天所称之漫画。查1906年《时事画报》第21~26期,封面、广告类或人物类的图画,多有“铁绘”落款。如1906年第21期牛郎见织女漫画。第24期剧本中插画。第25期张寿民创方新制膏丹丸散广告画。第26期剧本和南音中的插图等。③蜀中客:《清末图文并茂的〈时事画报〉》,http://bbs.voc.com.cn/topic-6868187-1-1.html。由此看来,“铁涂笑画”,理应为署名为“铁”者所画之漫画。署名“铁”者,又是何许人也?查1906年第19期《时事画报》(丙午五月)所列美术同人表,与“铁”有关的美术同人仅有潘达微(字铁苍),报刊分工上,铁苍(潘达微)与剑士(何剑士)兼图并总辑员。①蜀中客:《清末图文并茂的〈时事画报〉》,http://bbs.voc.com.cn/topic-6868187-1-1.html。黄克仁:《海外书报与中国革命》,载《三民主义学报》(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6年第2期。按此线索,结合《时事画报》创办地点是广州,再查广州文史资料,查到了黄大德所写潘达微年表。年表载潘达微为广东天河人,别署有39个之多。其中即有铁、苍、铁苍、铁苍十二郎、铁道人、觉、大觉、觉庐等。②黄大德:《潘达微年表》,载政协广州市天河区委员会《天河文史》编委会编《天河文史》第9期,2001年,第207页。王一丽、刘学义:《我国报刊早期漫画初探》,《编辑之友》2014年10月。如果画作署名是39个之中的某一个,即可断定为潘达微所作的话,③李焕真将署名铁苍、铁苍十二郎、大觉等图画均视作潘达微作品。详见《岭南书画考析——李焕真美术文集》,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77~180页。黄大德在《潘达微年表》中亦有类似标注。那么,漫画《舆论》亦可按此逻辑推断为潘达微所作。退一步来说,即便《舆论》作者另有其人,其画作以笔为枪的性质是显而易见的,其倾向革命的立场与潘达微等人创办《时事画报》的宗旨是相吻合的。

在清末民族、民主革命思潮影响下,青年潘达微以世家子弟身份鼓吹种族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广交朋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潘达微曾先后在广州南武公学、培淑女校、洁芳女校等处担任图画教员,向教员和学生宣讲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潘达微还担任同盟会广东分会副会长,革命党人常在他家里举行秘密会议。④陆丹林、冯伯恒:《潘达微生平述略》,参见《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史料专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24页。

2.《时事画报》

清末民初出版的画报数量较为可观。“清末民初出版的画报多达70余种”。⑤张蓓:《辛亥革命前后新闻漫画传播的社会功能》,《当代传播》2009年第5期。其中有相当多的报刊都刊登过新闻漫画。“在当时的报刊中,如《俄事警闻》《广东白话报》《时事画报》《神州五日画报》《时报插图》《时事新报星期画刊》《民权画报》《民呼日报插图》《民吁日报》《民立画报》等,刊登过许多新闻漫画作品,有的还以漫画为主。”⑥王一丽、刘学义:《我国报刊早期漫画初探》,《编辑之友》2014年10月。《舆论》载于1907年的《时事画报》。“《时事画报》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创办的期刊,同年(清光绪三十一年)9月初创刊于广州。旬刊。潘达微、高剑父、陈垣、何剑士编辑。‘以开通群智,振发精神为宗旨’,积极进行爱国和革命宣传。”⑦广州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主编:《广州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624页。其前身是“潘达微在挚友孙中山的授意下,于1905年9月29日创办的《拒约画报》”。⑧《环球时代》,《中国漫画之中国漫画清末民初的发展》,http://www.gtschool.cn/a/dwfxzl/2013/0526/9783.html。《时事画报》在创办伊始,“潘达微旗帜鲜明地提出‘以革命思想入画’的思想,《时事画报》亦将之尊为办报指南。即寓褒贬于毫端,诛奸邪于纸上”。⑨《潘达微、何剑士:寓褒贬于毫端,诛奸邪于纸上》,《南方日报》2014年8月27日。《时事画报》“基本上不考虑商业利益,也非一般意义上的思想启蒙,而是旗帜鲜明地鼓吹革命”。这里所说的‘革命’,不是梁启超式温文尔雅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而是孙中山那样以推翻清廷、创建民国为目标的暴力政治。”⑩陈平原:《鼓动风潮与书写革命——从〈时事画报〉到〈真相画报〉》,《文艺研究》2014年第3期。

作为革命派所创办的《时事画报》,在抨击清政府、宣传革命思想等方面卓有成效。“同志刘思复、陈树人、谢英伯、黄世仲等人,相继《东方日报》《少年日报》《时事画报》。其间虽尝因款绌停版或易人改组,然所载讽刺图画,小品文章,对于抨击满政,宣传革命主义,集结革命党人皆具宏效。”①蜀中客:《清末图文并茂的〈时事画报〉》,http://bbs.voc.com.cn/topic-6868187-1-1.html。黄克仁:《海外书报与中国革命》,载《三民主义学报》(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6年第2期。

3.漫画艺术的社会功能

辛亥革命前后,因石印技术传入中国,以及报刊业的发展,和如火如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开展,漫画这种艺术形式喜闻乐见,大行其道。“这些漫画的题材十分多样,讽刺清廷误国,揭露列强阴谋,刻画官场怪相,批评社会恶疾,都有所表现,但以前两者居多,展示了漫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在新闻报道和评论方面的独特魅力。”②黄大德:《潘达微年表》,载政协广州市天河区委员会《天河文史》编委会编《天河文史》第9期,2001年,第207页。王一丽、刘学义:《我国报刊早期漫画初探》,《编辑之友》2014年10月。除《舆论》之外,尚有《时局图》《各国联合龙灯大会》《对内对外两种面孔》《龟仔抬美人》《小麻香油》《袁世凯骑木马》等。

一番钩沉索隐之后,或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时事画报》是革命派进行革命思想宣传的众多刊物中的一种,报人潘达微以革命思想入画,将新闻时事或社会重大事件与漫画相结合,在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之后,创作了漫画《舆论》(或为具有鲜明革命立场者所创作),用以讽刺清政府借立宪之名行专制之实。诸如此类作品在清末民初较为常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战斗性。

二、征其实:重回《舆论》的历史现场

弄清楚了史料的作者、所载刊物等相关信息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对史料的内容作一番稽考。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画中左上角的葫芦里分别装的是“专制”“立宪”,落款为“依样”,组成民间俗语“依样画葫芦”。而代表清政府的老人口呼“立宪”,却胸藏“专制”,并通过颠倒“舆论”,将其“专制”的实质藏得更深,揭露清政府的所谓立宪与加强专制无异。①《北京晚报》2015年3月12日,http://bjwb.bjd.com.cn/html/2015-03/12/content_263381.htm。

概括起来,此漫画的重点有二:一是清政府颠倒社会的舆论;二是清政府假立宪真专制。且设身局内,重回历史的现场:

1.当时社会有何种舆论?

清末,报刊出版业愈加发达,新式学堂数量不断增加,一些士绅的权力渐渐扩大,导致晚清社会舆论极为纷繁复杂。1910年11月,御史温肃上书要求严定报律。认为报纸“怀诈挟私,生心害政”,其弊端有三:“其一为逆党之喉舌,其二为权要所操纵,其三多无赖之举,并一一细数其丑态”,并断定:“近年以来人心浮动,如饮狂药,谁实使然?半由报纸煽之也。”②温肃:《温侍御(毅夫)年谱暨檗庵奏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54~55页。作为舆论载体的报纸,对晚清政府所带来的影响,温氏所言,可能夸大其词,言过其实。但相比古代“清议”,晚清舆论,尤其在预备立宪时期,各为其主,错综复杂,乱花迷眼。温氏所言,则提供了一个侧面的证据。

粗略划分,晚清舆论可有民间与官方两种。官方舆论主要是中央资政院和地方咨议局。清政府有关宪政舆论阵地主要是《政治官报》,此刊物为筹备宪政实行之机关——宪政编查馆主办。此刊物对于宪政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国人对立宪运动的认识,也有利于立宪运动的开展。“既为国事公开与清廷立宪预备之表征,则对于喁喁期望宪政之国人,自易激起直觉之反应,产生精神上之激励。‘而尤以《政治官报》,具有中枢喉舌之地位,刊载有关宪政之上谕、奏折、章程、连篇累牍,最易激发国人之憧憬,而有以促进立宪运动之认识与开展’。”③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81页。即使在立宪方面,1906~1911年预备立宪时期,清廷内部也存在着立宪和立宪缓行的强大的思想争论。④萧功秦:《清末新政中的保守主义思潮——立宪运动百年的反思》,《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而民间舆论就其大端,则有立宪派和革命派两类舆论。“《大公报》《申报》或《时报》《京话日报》等报在京沪港等地颇具声名,至1911年5月,持立宪立场的报刊达40份之多。立宪党人以梁启超等意见领袖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个舆论重镇,这些报纸说白了就是‘向皇帝要民主’。”⑤《辛亥百年资料之晚清民初的中国报业》,http://fangtan.china.com.cn/2011-09/16/content_23434015.htm。1899年秋,孙中山派陈少白赴港筹办报纸,后命名为《中国日报》,鼓吹革命,推翻清政府。1900年创办于东京的《开智录》公开提出了反满的革命主张。1901年在东京创办的《国民报》则更具有鲜明的革命色彩。革命派在国内的宣传则从上海开始,创刊于1896年的《苏报》是爱国学社师生发表言论的重要阵地。而“苏报案”后,革命思想更进一步传播开来。1905年同盟会成立,其机关报《民报》是革命派舆论的中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提出“三民主义”,使革命的目标和行动进一步统一起来。⑥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第170~216页。

重回历史的现场,舆论场的众声喧哗,岂能一言而尽呢。1907年,清廷颠倒何种舆论,恐怕革命派一时也难以说得一清二楚。

2.清政府假立宪、真专制?

(1)三种政治力量政治主张的差异

清政府、革命派和立宪派是当时政治舞台上三股角力的力量。清政府考察宪政,前后共有两次。1905年,清政府派遣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到欧美、日本考察宪政。1907年第二次考察德国、日本宪政。其实,第二次考察宪政对清廷的影响更大。“如果说第一次考政推动清廷作出了‘预备立宪’的决策,那么第二次考政,则进一步帮助清廷确立了‘预备立宪’的模式,即日本明治宪政。因此,清末第二次出洋考政,与‘预备立宪’对日本明治宪政的模仿关系密切,而这种模仿,又对‘预备立宪’的进程和结果影响重大”。①罗华庆:《清末第二次出洋考政与“预备立宪”对日本的模仿》,《江汉论坛》1992年第1期。也就是说,清政府在考察欧美及日本的宪政之后,更倾向于日本的宪政模式,而非立宪派所主张的英国模式。

清政府与革命派之间,势不两立。革命派主张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政体。清政府与立宪派似乎同中有异。同者,立宪也;异者,英式与日式两种体制也。但实际上,“虽然朝廷与立宪派都说要搞立宪,但两者的差别之大,可以说大大超过了所谓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差别。日本式立宪就是要学日本在‘西化’形式下实现的‘周秦之变’,它是要维护‘秦制’、维护君权的。而英国式立宪就是要废除秦制,废除君权,虽然保留帝位,但那就像英国女王一样不过是个象征而已”。②秦晖:《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北京:群言出版社,2015年,第14~15页。

显然,晚清政坛的三股力量政治主张大异其趣。“清政府改革仿效的对象是日本,仿效日本的宪政改革模式的核心就是君权至上。立宪派开展立宪运动,要求政权向自己开放,希望获得广泛的参政机会,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革命派崇尚美国、法国式的民主革命,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③李细珠:《试论新政、立宪与革命的互动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正是这种分歧,使得立宪派和革命派均以假立宪来批评、反对清政府。

(2)预备立宪=假立宪?

预备立宪,顾名思义,是为立宪作准备。其主导者为清政府。我们先将清政府自1906年至1911年的预备立宪的大事作一表格,详见表1:

表1

从表1可知,预备立宪的各项措施,其实都已在具体落实之中。以政治近代化的视角来考察,晚清政府也已具备政治近代化的外观: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和皇族内阁。因而晚清政体在形式上开始走向了近代化。“不论朝廷的举措在多大程度上是被逼无奈,这样的步步深入的确体现了改革的诚意。”④罗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上),《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揆诸史实,自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仿行立宪”至1908年8月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也得到了地方、立宪派的大力支持和推动。退一步来说,即使清廷立宪的目的是为了皇权巩固,内乱可弭,外患渐轻,也不可简单断定其立宪为假。“清末新政是一场改革运动。它和历史上的所有传统君主制下的改革一样,以传统政治权威合法性为基础,运用传统的官僚行政组织手段,自上而下地进行政策创新,在保持既存秩序的历史连续性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进社会变迁和政治结构的自我更新,并最终完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事实上,历史上没有一个主持改革的统治者不是自私地希望通过改革的成果来巩固和加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的。”①萧功秦:《清末新政与中国的现代化研究》,《战略与管理》1993年第1期。

3.口呼“立宪”的老人代表清政府?

《舆论》将预备立宪活动的清政府,漫画成口呼“立宪”,胸中藏“专制”的老人。那么,1907年发表的《舆论》所勾画的代表颟顸的、口是心非的清政府形象于史有据吗?

从改革的态度方面,清政府在日俄战争后,改革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清政府开始时搞改革姿态很消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别是在日俄战争之后,它对改革就越来越认真了。”②《剑桥晚清中国史》(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74页。罗兹曼亦认为,到了1905年前后,对清廷而言,“应否立宪已不再是中心议题,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立宪以及立什么样的宪”。③〔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5页。

实际上,推行预备立宪的是清政府内部的立宪派。“在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一个赞同立宪的政治派别,即统治集团内部立宪派,这是清末预备立宪得以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④严昌洪、马敏:《20世纪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具体而言,清政府内部的立宪派大致有这样几类人:“一类是了解国外情况较多的驻外使臣,如胡惟庸、杨枢、孙宝琦等人;二类是一批疆臣督抚,如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程德全、铁良、李经羲、袁树勋等人;三类是1905年出洋考察政治大臣,如端方、载泽、戴鸿慈等人。”⑤黄俊军:《清末预备立宪与立宪运动的异同论》,《求索》2006年第6期。即使是清政府的官僚机构中反对立宪的一些人,亦不完全是所谓的思想保守,文化守旧。“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如于式枚、吴寿等人,多次出洋,对西方和日本的政治和社会情势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与那些积极提倡立宪的人士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⑥萧功秦:《清末新政中的保守主义思潮——立宪运动百年的反思》,《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是故,革命派以漫画的形式将清政府的形象简单地夸张成口是心非、千夫所指的老人,未必完全符合历史的史实。

综上可知,进行立宪是清政府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之外的自觉行为,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胜利,以及清政府第二次出洋考察宪政,促使清政府立宪的目标是学习日本,建立起日本式的君主立宪政体。因而,清政府所谓欺骗舆论,行专制之实的说法自然不能圆融无碍。

三、慎其思:《舆论》证史的路径和逻辑分析

考证了史料的来源及其内容之后,接下来需要审视运用史料进行史事的推理和论证理路,以便建构多元、理性的历史认识了。但选用《舆论》来论证清政府预备立宪,其证史的逻辑和路径可能并不适切:

1.“历史的辉格解释”:《舆论》证史逻辑分析。

之所以选择看似典型性的材料——漫画《舆论》,是因为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均有“历史的辉格解释”的影子。“历史的辉格解释”,简单来说,就是以今日的眼光和立场去编织、书写、评判过去的历史。⑦“历史的辉格解释”的具体内涵,可参阅刘兵:《历史的辉格解释与科学史》,《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年第1期。离开历史的现场,脱离历史的语境,对清末新政的历史理解,就有可能出现“历史的辉格解释”。

以革命者的立场批评清政府颠倒舆论,以立宪为名行专制之实,似乎无可厚非。早在1905年,《民报》发表朱执信《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一文,“中国立宪难。能立宪者唯我汉人,汉人欲立宪,则必革命。彼满洲即欲立宪,亦非其所能也。”“民族之界线,满洲不能立宪之本也,虽欲之固无从耳”。①朱执信:《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载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第122页。1906年清政府发布仿行预备立宪的上谕。1907年,《民报》再发表《讨满洲檄》,认为“今者民气发扬,黎献参会,虏亦岌岌,不皇自保,乃以立宪改官之令,诱我汉民,阳示仁义,包藏祸心,专任胡人,死相撑拒”,指摘清政府预备立宪“诱我汉民,包藏祸心”。②《讨满洲檄》,载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下册),第712页。(此文实为章炳麟所写)无论是《时事画报》还是《舆论》作者,显而易见,其宣传革命,鼓吹革命色彩是相当强烈的。但革命者不论以何种形式反对清政府,仅就清政府预备立宪来说,在1907年如此旗帜鲜明地反对预备立宪,认定预备立宪为假,未必就符合历史的真实,未必就是革命者对预备立宪的真实认知。

革命史范式,是我们今天回望“预备立宪”的“规范认识”。在“预备立宪”的教学处理上,援引《舆论》进行史实实证,正是革命史叙事逻辑的自然结果。

2.似是而非,拟规画圆:《舆论》史料无效或低效实证。

从所观摩的课件来看,基本都在“皇族内阁”名单出现之后,呈现漫画《舆论》,以证明清政府预备立宪是骗局。《舆论》发表于1907年,“皇族内阁”成立于1911年。如此证史,其路径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1)颠倒时序,逻辑牵强

从时间上来说,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8月,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九年后正式召开国会。后将九年期限缩短为五年。也就是说,最迟要到1913年正式召开国会。而1907年《时事画报》即刊发《舆论》,讽刺清政府颠倒舆论,依立宪葫芦而画出了专制的葫芦。这种讽刺显然感性多于理性。从逻辑上来说,不到1913年,无法证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欺骗。③相关更详细内容可参见冯学荣:《晚清立宪是“假立宪”吗?》,搜狐博客:http://fengxuerong.blog.sohu.com/257923732.html。1907年《舆论》即断定清廷“立宪”为“专制”,更多的是革命派进行舆论宣传的策略。

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于“皇族内阁”名单之后,呈现漫画《舆论》来佐证清政府预备立宪为骗局。从“历史理解”的角度来说,如此证史,颠倒时序,似是而非,逻辑牵强。

(2)拟规画圆,如水投石

依据社会危机、假改革真集权、垮台的单一的线性的逻辑思维,教学设计或教学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采用类似《舆论》这样的漫画材料来证史。换言之,拟规画圆,以概念化、程式化的思维方式、教学理念为规,将漫画《舆论》的材料与清末预备立宪的知识联结成圆,形成了封闭式的知识传授过程。此过程中史料——《舆论》仅作为史实的佐证,未有从《舆论》出发,进行史事的推理和论证。因而在运用史料进行推理、论证进而建构起正确的历史认识方面,如水投石,效果不彰。

总之,从史料实证的角度,以革命色彩浓烈的漫画来证明清末预备立宪为骗局,史料证据的适切性方面尚有改进之处。

大数据时代,史料样态愈新,总量愈大,可选择性愈多,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对待拟采用的史料更需慎之又慎,既要原其始——弄清史料的来源等相关信息,也要征其实——重回史料的现场,更要慎其思——思量史料进行实证的逻辑和路径,方能确定史料的可靠性,推理论证史实的适切性,从而有益于历史史实的构建,促进多元历史叙事和历史思维的形成。

G63

B

0457-6241(2017)09-0026-06

潘承生,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2017-03-05

猜你喜欢
清政府画报时事
时事半月谈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时事政策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陕西画报航拍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
春的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