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件流变的教考反思

2017-07-12 18:15郭子其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科举制考查历史

郭子其

基于事件流变的教考反思

郭子其

(成都树德中学,四川成都610031)

高考旨向,事件流变,史学转向,教学策略

研究高考试题既要从一般测试学角度审视试题的考试价值,更应从历史学内在发展演变角度洞察考试旨趣,方能破解考试密码,主动进行教学变革,引领考生诠释历史学习的意义。近年来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关注历史的丰富性、复杂性,突破宏观叙事模式下的单一结论,或从历史的复杂事例中烘托主干内容,已成为一个重要走向,高考试题注重考查历史事件的流变,应该引起教学警觉。

一、高考试题关注事件流变的特征

历史学科是关注变化的学科,高考试题考查变化不必大惊小怪。我们还是通过梳理高考试题来审视其考查旨趣。

在选择题中,考查事件流变的试题居于主导地位。如2016年全国卷Ⅲ选择题6道试题考查历史变化,包括第24、27、31、34、35题,以及第29题新名词(见表1)。其实还有隐含流变事关变化的,如,第25题汉朝对于秦朝文书(国家档案文献)问题,第28题“诗界革命”(革命本身就是历史的变化),第30题火柴上的图案本身就是新事物。

从主观题必考内容看,2016年全国卷Ⅰ第40题清中期人口膨胀和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第41题“制度构想与实践”也间接考查思想在实践中的变化及其政治实践的变化;2016年全国卷Ⅱ第40题,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和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事件本身就是在叙述历史流变,而且直接考查变化趋势与特点、原因等;2016年全国卷Ⅲ第40题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和西方现代福利制度,试题直接考查异同与发展趋势,第41题间接考查自开商埠的变化(尤其是空间变化)。我们还可略举近年来考查历史流变的典型试题,2012年新课标卷第40题考查“交通信号灯发展历程”,2013年全国卷Ⅰ第40题考查“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及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第40题考查“汉唐间地方治理历史变迁”。2015年全国卷Ⅰ第40题考查“孔孟儒学、汉代儒学、宋代理学、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2015年全国卷Ⅱ第41题考查“我国节假日变化”。从这些典型试题中,我们可以窥视出高考试题的主要特征有:

表1:2016年全国卷Ⅲ历史试题关键词、能力与试题形式

1.注重历史事件内在变迁

试题关注历史事件的内在变化,从中发掘历史内涵与复杂意义,据此分析历史的内在原因与特点,有力展现出历史的宏大场面与发展进程,进而审视历史的价值。

2.注重对历史内涵的复杂理解

试题通过历史事件的演进史,考查学生利用相关事件所蕴含的核心概念知识去解释历史,注重考查考生对核心概念内涵变化的理解与运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试题注重考查考生批判创新性思考材料所叙述呈现出的历史事实的能力,坚持基于情境、事实和信息考查考生史论结合地进行意义推断和解决历史新问题的能力。总之,试题始终将复杂真实的历史情境与深度关联(包括广度、深度与厚度)的所学知识密切结合,既避免了以“论”言“论”,空乏无“史”的弊病,又注重拓展考生所学知识的视野与认识能力,突出考查考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关注事件流变的史学转向

“在历史研究中,通常而言,这种对事物、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和揭示并不是最终目的,对于联系的认识和揭示的主要目的通常是希望能完整地发现某一类事件、事物的变化过程,并以此阐释事物变化的脉络、阶段和规律,而这也是自古以来历史研究的主题。近代随着科学主义的兴起,寻找事物的变化过程,总结变化的规律、线索并加以掌握,以使得人类能更为深入地认识过去并作为今后的借鉴,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之一。”①成一农:《中国古代都城形态史的解构》,《文汇报》2016年11月18日。高考试题关注事件流变适应了史学新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从注重“历史事件”和“历史流变”两方面的价值取向来反思关注事件流变的史学价值。

1.微观史学的兴起

学界通常认为微观史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达到鼎盛。微观史学通过融合多种视角的方式,也许可以避免单一视角下可能将历史理解简单化的风险,而使其复杂具体地呈现于历史活动主体与现代史家、读者所各自生活而又相互交融的微观世界里。因而,微观史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对抗历史中‘简单真理’的一剂良药”。“以个体化、事件性、区域性、叙事化为表征的微观历史写作展现出抵制简单真理与解构宏大叙事的创新力。”②邓京力:《微观史学的理论视野》,《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从历史教育视角看,关注微观历史,促成学生切身感悟历史事件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并依此为基石,催生学生生成出历史事件的意义与价值,滋润学生的心灵世界。尤为关键的是,历史已经过去,后人只能在历史的碎片中认识历史,要想回答“历史真的发生了什么”,只能是尽力而为而已,历史认识的价值更多的是在掌握有限的碎片性的历史证据下,尽力回答“历史证据表明了什么”,这是人们可以尽力而为的,所以,关注历史事件的流变就是充分发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能动性,从历史事件中窥视历史意义,发掘历史智慧,依此传承历史并彰显历史启人心智的思想价值。

2.彰显历史学科解释的独特性

历史学本身注重对历史过程的解释,从历史内在演变中觉察历史的思想。随着学科的交融与渗透,20世纪历史学的发展趋势是注重历史学与各专门学科的密切联系,不仅形成了双向互动的学科渗透,也使史学研究在与各学科互鉴共赢的格局下立足本学科的特长,强化历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差异,注重历史学特有的解释功能。“历史学与各专门学科研究解释方式是有差别的,会因学科视角、理论及方法的差异而产生不同认识。”例如,“历史学是从历史发展演变的视角看历史上的政治,关注政治演变的过程及其影响;而政治学视野中的政治史,则关注于政治原理在历史上政治活动中的表现,关注于历史上的政治现象,不太关注于政治演变的情况,旨在从政治现象中发现政治运行的规律和原理”。③左玉河:《学科渗透与历史学的边界》,《史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3期。

3.“大传统和小传统”的互动

1956年,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提出了“大传统和小传统”。“大传统指代表着国家与权力、由城镇的知识阶级所掌控的书写的文化传统;小传统则指代表乡村的,由乡民通过口传等方式传承的大众文化传统。”“大传统铸塑而成的文化基因和模式,成为小传统发生的母胎,对小传统必然形成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反过来讲,小传统之于大传统,除了有继承和拓展的关系,同时也兼有取代、遮蔽与被取代、被遮蔽的关系。”①叶舒宪:《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光明日报》2012年8月30日。考查事件流变重在“以小见大”,通过观察“小传统”的历史事件及其流变,审视历史发展风貌及其演变脉络,透视历史发展的价值与意义,进而反观并诠释“大传统”的历史发展情形,从中发现历史的多面性与复杂性,让历史解释更具说服力,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历史的能力。

4.知识考古学的反思

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宣称描述历史学要在“连续性”中寻找时间的多样性:“考古学并不想将同时性当做连续的;它不是凝固时间,也不想用一种静止不动的关联性来代替事件之流动。”②赖国栋:《时间的等级游戏:长时段与微观史》,《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福柯强调要进行“知识考古”,历史学理应“通古今之变”,发掘历史的变化并解释变化的原因。因此,关注事件流变,就是审视某一时间下历史事件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合力下历史事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进而解释历史“原来是这样发展的”,以尽力逼近真实的历史,启发人们透视历史的奥秘。

三、关注事件流变的教学策略

本文以科举制为例谈谈关注事件流变的教学策略。

(一)注重历史知识建构的教学转向

1.知识建构路径的倒置与交融

相较于宏观史学而关注事件流变的教学,学生在建构历史知识的对象、方法与路径上都殊为有异。一是从微观史学角度认识历史,其认知对象与意义建构发生变化,如研究农业居民日常生活、领地经营、商品交换、婚姻、家庭、宗教文化、政治组织等,通晓这些变量后就可以更好地区分客观、物质、构造(制度)因素和主观、文化、符号、情感(社会)等因素。因此,关注事件流变,其认识对象是具象性事件、社会下层与日常生活,或者是关注一个时代或地区的心态与风貌,从中审视与其他时代或地区的细微差异及其变动不居,或者是历史个体怎样影响社会和被社会所影响。总之,通过无数异质性的“小叙事”,由史生论,即主要是由具体而抽象地建构知识,学生再由所学结构知识反观历史事件。从事实出发认识历史,必然促成学生主动建构历史知识,发育批判创新思维,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获得意义性理解,这样有“根”地认识历史,学生才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地解释历史。同时,历史认知视角的变化,也会给学生打开新的视野,进而影响甚至决定历史认识。所以,关注历史事件流变的价值在教学意义上是学生认知历史视角的变化,学生只有熟悉这样的历史认知方式,才会更为有效地理解历史,并催生学生认识历史新事物(相对于学生的认知视野)的能力。

因此,历史教学需要在上位上注意价值意义与视角的结合,在中位上强化历史思维,在下位上注重技巧的变化,方能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可以从商人与士人地位视角透视科举制变迁历程。

商人入仕贯穿整个唐代。“唐前期商人入仕途径主要有捐献财物、出任‘斜封官’、以捉钱令史入仕、告密及受人提携而入仕;唐后期商人主要以‘私觐官’制、朝廷卖官令、军功、科举、方镇辟署、贿赂等手段跻身仕途。”③宋军风:《唐代商人入仕途径考析》,《唐都学刊》2010年第2期。“显然唐前期商人入仕的交易成本较高,唐后期商人入仕虽然仍有不少特权因素,但诸如买官入仕、军功入仕之类的通道已经成为开放的、大众化的通道。商人入仕禁令最大的突破莫过于科举取士从禁止商人弟子考试到允许商人弟子科举入仕。至宋代更是被大范围地放宽了限制条件,乃至于出现了“士多出于商”的现象。

到了明清时期,弃儒就商渐成风气。“与商人地位上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士人地位的明显降低。光绪初年,太原已出现商人凌侮乡民和轻视士人之事。士人地位降低也与他们中一些人的自尊不足有关。既然不少读书人以教书为终生计,他们‘区区方寸,只求个好馆地’,自然不可能在东家面前摆架子。这些人‘以东家有钱,非惟不嫌东家不致敬、不有礼,而反谄媚东家’。读书人既然不能自重,要东家敬重当然就不那么容易了。过去商人虽富而一般仍敬重读书人及其所代表的仕进之途,如今这些富人请教书先生部分或不过是摆摆样子,大约也有点不得不为之以维持‘政治正确’之意;但他们从内心到表面都已不很敬重读书人,也并不真想让其子弟走读书仕进之路了。”①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8~169页。

二是注重历史的丰富性、复杂多样性,需要从历史的特殊境遇、不确定性中,发掘历史的易变性与偶在性,关注历史的实存。“微观史家的做法则颠倒了方法论进程,试图通过短时段、地方性和特殊性来考察长时段和结构时间。这种观念上的倒置及关注范围的缩小,阐明了一些先前未被注意的关系,试图发现表面上的有序性背后隐藏的无序性。微观史学力图通过分析惯例中的一些矛盾之处来理解社会行动的现实诉求。”②赖国栋:《时间的等级游戏:长时段与微观史》,《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所以,关注事件流变,应注重意义的复杂性,因为每个微观场景或事例必定不同于其他的场景或事例,这些场景或事例集中了很多可能考察的问题,因而显得复杂,需要多维度的思考与意义融合,还需进一步将看起来无关的事件用逻辑的时间序列联结起来,发现事件的复杂意义。

例如,科举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就是全方位的。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导致官场领域党派之争与讲究师生门风。如唐代出现牛李党争,若从人物内部关系看,除了婚姻、亲戚外,座主门生、科场同年的关系影响很大。如杨嗣复与牛僧孺、李宗闵为进士同年,皆权德舆贡举门生;牛僧孺和李宗闵又为元和三年贤良方正极言直谏制科考试同年,当年主考官为杨于陵,所以又同为杨于陵门生;令狐绹的父亲令狐楚与萧俛为进士同年等。③黄艳:《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古代文明》2015年4期。事实上,科举制的影响至深至远,例如,促成阶层流动,一些才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乡村社会壮大了士绅阶层,很多富族转化为士族;形成读书之风与学而优则仕观念;由于科举考试需要巨大投入,一些家族常常聚资支持读书人,以为家族光宗耀祖;社会婚姻发生变化,科举考试成功者常常成为富贵家庭选择婚姻的对象;明代涌现出一批好读嗜书,工诗能文的杰出女性;读书人增多,推动了印刷业发展;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导致多数士大夫将主要精力投入钻研儒家经典和揣摩八股取士时文上,反对变革,轻视自然科学的风气遍及朝野,也影响了思想解放。而且,科举制对地域的影响也颇有差异,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士人在考试中逐渐占有优势,南方士人在朝廷担任要职的人员增多,这反映了经济中心南移的趋势;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举考试后来分南北考试,进行名额限制;科举考试进一步促成了南方文化的发展。总之,科举制促成文化发展与人才兴起,是集文化、社会、教育、政治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建制,从政治与社会互动的视角可以看出社会风气与科举制的相互影响与演变历程,让历史“活”“动”起来,有力震撼诠释者思想。

2.丰富历史知识结构

狄尔泰提出精神科学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描绘的是通过感知描绘实在,这些主张构成了知识的历史成分。第二个层次说明被抽象分离出来的这一现实部分内容的一致行为,这些主张构成了人文科学的理论成分。最后一个层次表达价值判断和预定规则,它们包含了人文科学的实践成分。人文科学即由这些论述的三个层次构成:事实、命题、价值判断和规则。①〔德〕威尔海姆·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据英译本转译),赵稀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7页。由此可见,在构建历史知识时,第一层次应注重对历史事件的体验,而且,在具体实在中,体验的融贯性是处于意义范畴中的。历史教学应让学生“寓居”于历史事件中,通过神入体验历史,彰显主体的积极介入,发挥个体经验的作用,彰显个性化理解,培育批判创新思维能力。而且,在体验中,应注重“体验”与“意义”的紧密联系,在体验与意义建构中延伸出更为深远和广泛意义的历史价值。第二层次应理性认识历史。就是形成历史问题,分析事件的缘由与意义,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与发展趋势。第三层次就是历史的价值,通过价值判断形成家国认同,包括民族传统与爱国主义、自由平等观念、公民意识等,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样建基于事实依次递进,形成历史的认识系统。只有基于事件流变进行历史分析与价值判断,历史认识才会饱满充盈,丰富多样,形成复杂的意义系统。

康德说:“历史学是从事于叙述这些表现;不管它们的原因可能是多么的隐蔽,但历史学却能使人希望:当它考察人类意志自由的作用的整体时,它可以揭示出它们有一种合乎规律的进程……”②〔德〕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下的普遍历史观念》,《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页。注重事件流变,不能局限在微观视角而让历史理解碎片化,“事实上真正成功的微观史研究总可以从不同规模、多重维度、各类语境中建立起微观与宏观之间的本质性关联,从而发掘出社会史与文化史相融合的通道,结构性、长时段与全球化过程具体化的路径”。③邓京力:《微观史学的理论视野》,《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因此,教学应利用历史事件建构历史知识,应关注过去与现在的互动,以及关注结构与事件的往复,融合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建构起立体化的知识结构,形成丰满的历史构造物。

(二)注重对历史事件的诠释

第一,彰显历史想象力,揭示历史的复杂性意义。具体而微的事件由于境遇的复杂性,可以诠释出复杂意义,欲达成此目的,就应进行丰富的历史想象。柯林武德在《历史的想象》一文中,区分了三种形态的历史学:(1)常识的历史学;(2)批判的历史学;(3)构造的历史学。在柯林武德看来,想象的构造不是任意的,而是对历史推论的本质的进一步设定。注重事件流变,就是凭靠历史事实进行历史想象,进而将关于过去的图画表现为一副想象构造的网,进而发觉历史的意义,并通过主体的不同思想认识诠释出史实的新意义,彰显出历史的思想活力。例如,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祭祀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要透视宋代祭祀礼仪发生的变化,实际上要考虑科举制对阶层流动的影响,只有理解科举制的内涵,并深度想象人的流动与社会观念的变化,才会察觉到这些“诡异”现象与科举制的内在联系。

第二,彰显历史比较的意义。注重事件流变,就是加强对具体、特殊历史现象的比较与分析,探究历史复杂而具体的特点,尤其是探索出“异”的种种原因,从而展现出历史的特点与价值。例如,从以下材料可以看出唐宋科考后的仕途悬异,通过比较科举入仕的演变,可以觉察出科举制对宋朝的影响是唐朝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就避免了学生对科举制的笼统刻板印象。

科举制录取数量差异悬殊。唐初进士科每次录取不过二三十人,北宋初期,进士亦不出三十人,但自太宗976年,进士录取人数开始激增,到1019年,进士便多达9323人,到1057年,又增加8509人。④参见周勇:《论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优化与传统文化教育》,《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6期。

科举仕途情况迥异。北宋进士仕途也比唐代顺畅,像韩愈、白居易等不过做到吏部侍郎,要做宰相非得有门阀背景。到北宋,则是门第让位于进士出身。仁宗朝23位宰相中,进士出身多达22位。由此,北宋在士子阶层急速扩大的基础上,又形成政治地位显赫的“士大夫”阶层,即使太学生达三万之众的汉末也未出现地位如此显赫的士大夫阶层。不仅如此,北宋还史无前例地形成“皇帝与士大夫共治”的崭新政治体制。①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8页。

如果进行中外对比,又可以看出科举制对社会深层结构的影响。由于实行科举制,朝廷可以通过吸收各阶层人士参与政权,从而扩大统治基础,以保持政权的稳定,用不着与市民结盟,王权也就无意促进商品经济大规模发展,而且往往对其力加阻碍,明代的“矿监”“税监”对民间工商业的超经济盘剥即为典型表现。而在西欧,王权为着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必须赢得城市市民的支持,与市民结盟,为此,王权采取若干措施促进统一市场的建立,这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札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15页。

当然,从积极影响看,也可以发掘科举制对世界文官制度的深远影响。

(三)注重提高学生的认识力

研究历史是为了认识历史,进而为认识现实和预知未来提供过往的经验。只有关注事件流变,才会形成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境遇,并凭靠事实生成丰富多样的认识,反过来也让事实彰显出丰富的意义,尤其是既让学生形成事实性认识,发育学生历史逻辑推断力,也助推学生形成价值性认识,活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才会更具批判创新思维的活力。例如,如何认识科举制的晋升之路?农家子弟在农闲时读书,提高了识字率;但真正入仕的还是地主富贵家庭。正如王曾瑜先生分析的:宋代因印刷术的发展,教育较唐代大为普及,识字率大为提高,但也不能估计过高。农家子弟读冬学,念村书,是为识一些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但地主或大商就不同,他们不惜工本,教其子弟读书,正如廖寅先生所指出,是为由富族转变为士族,“入仕是富族的终极目标”。“科举考试需要巨大的投入,普通农民很难负担得起”,“首先成为富族,然后再投资于文教,使自己士人化”。“富族向士族转化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很多士族从富族转化而来”。按科举制下的宋代的时尚观念,正如黄震说:“人若不曾读书,虽田连阡陌,家赀巨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依个人之见,如果通过乡试而取得贡士的身份,大致就算是士族了,当然,这也并不等同于很少量的名门望族。在科举制的引导和作用下,光是富,即拥有大田产和其他财富,还不足以造就家族的强势,而必须读书,争取科考及第,才能使家族拥有强势。③王曾瑜:《宋朝的贡士?——兼评士大夫群体精英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如果从流变视角审视,宋朝又有了很大变化。唐代重视门阀,总体来说是半门阀、半官僚政治,贵族势力极强。宋代基本上是科举官僚政治,贵族势力整体衰弱。钱穆认为:“科举进士,唐代已有。但绝大多数由白衣上进,则自宋代始。我们虽可一并称呼自唐以下之中国为‘科举社会’,但划分宋以下特称之为‘白衣举子之社会’,即‘进士社会’,则更为贴切。”④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46页。

G63

B

0457-6241(2017)09-0043-06

郭子其,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责任编辑:李婷轩】

2017-03-12

猜你喜欢
科举制考查历史
古代的考试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科举”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新历史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