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涛
(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江苏 南通 226241)
护理干预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围手术期的影响分析
崔 涛
(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江苏 南通 226241)
目的 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期间接收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的开展术前、术中、术后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6.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2.14%,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外伤性颅内血肿;护理干预;围手术期
外伤性颅内血肿属于颅脑损伤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依血肿情况出现时机的不同划分成四种,即特急型、急性型、急型及慢性型。在临床上,该病症主要表现出头疼、恶心呕吐、情绪焦躁、血压升高等,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一旦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便极易引发失语、偏瘫等,症状严重的还会造成死亡。本次研究选取我院7年期间接收的5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深入探讨了该类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期间接收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28例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9~69岁,平均年龄(30.3±5.6)岁;包括硬膜外血肿15例,血肿量居于19~63 mL,硬膜下血肿3例,血肿量位于26~60 mL,脑内血肿10例,血肿量处于29~50 mL;病因:钝器损伤5例,高空坠落7例,交通事故16例;主要包含特急型8例(受伤到就诊时间<1 d)、急性型17例(受伤到就诊时间≤3 d,≥1 d)、急型2例(受伤到就诊时间<21 d,≥3d)、慢型1例(受伤到就诊时间≥21 d)。观察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56例患者均采取微创清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的开展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评定标准[1]:依据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临床治疗效果,分为3个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彻底消失,ADL为Ⅰ级;②好转,临床症状明显缓解,ADL是Ⅱ~Ⅲ级;③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毫无转变,ADL为Ⅳ级。总有效率=(痊愈+好转)/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用SPSS16.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来表示,用t来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进行表示,以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痊愈23例,好转4例,无效1例,即总有效率是96.43%;对照组痊愈16例,好转7例,无效5例,即总有效率是82.14%,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n,%)
外伤性颅内血肿作为颅脑损伤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急,特别容易造成病患颅内血压升高,甚至导致脑疝死亡[2],故强化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本次研究,56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清除,并于围手术期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的开展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行之有效。
3.1 术前护理:患者就诊之后,首先了解其详细病情,评定病患的生命体征,察看其瞳孔与意识状况等;其次实施术前准备,抽取病患的血液与尿液等样本送检,做好全面准备;然后再给予病患一间舒适且安静的病房,注意确保其室内温度适宜[3]。与此同时,对病患进行适时地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多和病患进行沟通,告知其手术的必要性与安全性;以温和的话语、热情的态度赢得病患的信任,使其增强自信;认真负责的回答病患的各种疑问,尽力缓解其焦虑心理与恐惧感,进而促进治疗手术的顺利开展,早日恢复。
3.2 术中护理:采用平卧位,以约束带将其固定,引导病患把头部趋于健侧;之后把定位仪固定至床头固定器,实施麻醉;给病患连接血氧、心电监测仪器,以确保其始终保持面罩式吸氧;并且一一记录护理操作过程,若遇到躁动病患及时遵医嘱给予其镇静剂,并选用脱水剂减缓其颅内压等。护理人员还需把术中所必需的器械等依据应用顺序摆在器械台,保证一应俱全,性能良好;此外,密切积极地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协助医师开展手术,极力减少手术时长。
R473.74
B
1671-8194(2017)14-02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