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思中国现代舞
——云门舞集

2017-07-12 13:54张雅楠
大众文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林怀民现代舞舞者

张雅楠

浅思中国现代舞
——云门舞集

张雅楠

何谓舞蹈,舞蹈的定义是什么?你会发现人们对舞蹈的概念是广义的,模糊的,不确定的。英国舞蹈家认为:“舞蹈是由感情产生的运动。”美国舞蹈家认为:“舞蹈是身体的一种有节奏的运动。”法国舞蹈家认为:“舞蹈是通过本能的或提炼的动作,惯常的或富有艺术性的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日本舞蹈家认为:“舞蹈是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的肉体有节奏的运动。”……

我个人认为,舞蹈是一种通过形体语言对人阐述、表达、倾诉内心情感世界的艺术门类。而舞者是它的载体,或者说是传递者。同一段舞蹈,不同的舞者通过肢体语言的二次创作带给观众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所以,只有一名优秀的舞者才能够准确运用形体语言深刻地折射出作品的真谛,展示其艺术魅力,从而打动观众,感染观众,震撼观众。

现代舞是舞蹈的组成部分之一,二十世纪初诞生于西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它不同于我国民间舞,古典舞之唯美的表现,并不过于强调形态美,意境美,而是自我化,理想化,抽象化的表述手法,让习惯于视觉欣赏的观众一时很难理解与接受。现代舞是从西方传来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审美观念的不尽相同,都导致了现代舞在不同地域的发展中也各具特色。由于现代舞传入中国时间太短,一些年轻的编导还未能深刻领会现代舞的实质,在作品中只是一味地追求怪异、与众不同,(故弄玄虚),而忽略了能让作品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哲理性以及蕴藏在抽象外表下的一些深奥的艺术理念。这就显示出,无论哪一种艺术,一旦失去了文化的支撑,一味流于“独特”,其就会失去艺术的魅力与生命力,逐渐消亡。所以,我们必须在学习、吸收西方艺术思想和文化精神的精粹时,也要了解、掌握中国的民族文化历史,从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吸取大量的营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只有把东西方文化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舞流派,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现代舞之路。如何能较好的把东西方文化相结合,寻求精神与身体上的双重解脱,从而遵从现代舞的自由灵魂,在这个问题上台湾著名舞蹈家林怀民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西方现代舞的创始人依莎多拉·邓肯向古希腊寻求灵感,向世界开启了现代舞之门,而林怀民则以深厚的华夏文明为底蕴,让西方的现代舞脱去洋装,在中国生根发芽,繁衍生息。

1973年,从美国回到台湾的林怀民开创了“云门舞集”。“云门”取材于中国古老传说中最早的乐舞,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相传存在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取名“云门”,是在世界舞台上树立起一种东方的精神,是有着使中国现代舞立足于世界的抱负和豪气。

从云门舞集的第一个作品《白蛇传》起,林怀民坚定地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孕育舞蹈作品的路子,他坚定的以西方人现代舞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如他所说,东方的元素,西方的人会觉得新鲜,而西方的现代舞风格,又会对东方的人形成冲击,这样的作品左右逢源,被接受的空间自然大很多,云门舞集也由此而风生水起,而林怀民也成为唯一一位能在世界上得到广泛认可的华人编舞。

云门舞集之《行草》

《行草》灵感来自书法,是林怀民作品中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结合的最好的作品之一,是引领观众穿越几千年在诗意般的音乐中与书法大师们的一次邂逅与对话。在《行草》中,舞蹈和书法融会贯通,云门舞者或临写楷书,或临行书,或临草书。随着舞者身体的律动,显现出若即若离的各种书法名作,使文字沁入肉体展其形,使肉体融入文字具其韵。《行草》之美,是以张力为形,气韵为神,舞者的肢体在伸、廷、转、合、奔、跃之中仿若书法的勾、捺、点、撇。而舞姿在收放处,令人意识到书法之张驰有度且变化莫测。林怀民的编舞,是有意吸呐行书之气韵,神态以及墨色和笔力,为其舞蹈语言,体现出一种集太极、书法为一体的自然神韵。《行草》之美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它的音乐。瞿小松的音乐有着空灵之感,似与舞蹈遥相呼应,又似若即若离,音乐中那淡淡的来自自然界的虚空味,散发出大自然乡土的气息,舒缓了舞蹈透露出来的凝重带给观众的负担与压力,与舞者既矛盾又统一,让观众既游离于舞蹈本体之外又融入于其韵味之中。音乐本身的存在,似是借着舞蹈的形,表达着自己的意,却又成全了舞蹈的情。

云门舞集之《红楼梦》

不同于《行草》、《水月》、《九歌》等作品,《红楼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色彩的丰富,视觉的冲击。十二金钗所披的丝绣披风一出场就震撼了观众,那明艳的色彩,华丽的丝绣把观众一下子带入了如梦如幻的瑰梦中,直击人心。剧中运用粉色、绿色、黄色、白色代表四季的春夏秋冬,也预示着舞尽繁华走向灭亡的必然。其中出现最多的红色是贯穿全剧的主线,它所蕴含的“红尘俗世”的味道,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如贾父贾母用一根红色的丝带捆绑宝玉,在这里,红代表着封建枷锁;宝玉和黛玉在玩耍时舞动红色的绸缎,在这里,红是热烈的爱情;结婚时,一片红色成为囚禁宝玉的牢笼;而出世后的“宝玉”身披的红色袈裟,则有着尘缘未了的感伤。

虽然林怀民说,舞蹈表达的不是故事,是一种情绪,但是云门舞集的《红楼梦》仍然可以清晰的看出梦游幻境、初试云雨、元妃省亲、黛玉葬花、鞭苔宝玉、李代桃僵,黛玉之死、宝玉出家等情节。剧中有两个“宝玉”,一个称园子里的年轻人,一个为园子外的年轻人。这让我想起《红楼梦》中妙玉所说的“槛内人”与“槛外人”。“槛内人”看破红尘,了无牵挂,离世而去,“槛外人”被红尘所缚,挣扎于胭脂地中。舞剧由“序、春、夏、秋、冬、尾声”六个部分构成,运用灯光、色彩、音乐演绎春之生机,夏之繁华,秋之萧瑟,冬之凋零。舞剧中的十二金钗从披风上所绘的花卉来看依稀可辩几个关键人物:绘牡丹的红衣女子是宝钗,绘芙蓉的白衣是黛玉,金黄衣的是元春,绘菊花的应是探春……

如果说上半场“春”与“夏”的华丽迷乱了观众的双眼,满足了观众的视觉欣赏,但同时也把观众推离了舞剧。原本不甚明了的情节遮掩于花团锦簇的绚丽之下,让观众完全忘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内容,而且反而在繁华之下显得冗长枯燥。那么下半场“秋”与“冬”则主题明确,专注于宝黛钗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通过元春病逝、黛玉之死、李代桃僵、宝玉出家等情节,唱响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尤其表现黛玉之死及宝玉出家的两段舞蹈直击灵魂。代表黛玉的舞者着一身肉色舞衣的赤裸女子在黑衣男子中间垂死挣扎,深刻表达出一个女子的痛苦、无助以及绝望。在被这一众黑衣男子挟裹而去时,那扇动的十指如脱茧而出的蝶,表述着质本洁来还洁去,死即是生的深刻内涵。尾声,宝玉在白色绸缎覆盖的舞台中一身红色袈裟由远及近,以虔诚之心、双手合十朝天跪拜,既是拜别世俗的羁绊,也是了却红尘的礼成,仿佛在他眼里真的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只有那一身醒目的红色袈裟透露出了离世时的悲怆与牵挂。如此简洁的尾声反而紧紧攥住了观众的心,心怀戚戚,悲悯哀伤中唏嘘着,久久不能平复……

云门舞集之《九歌》

《九歌》是传说中的一种远古的歌曲,屈原将其写成格调高雅的诗歌,后与《离骚》、《天问》、《九辩》合称为《楚辞》。《九歌》原文晦涩难懂,它所描述的原始的古老的祭典仪式也离我们太过久远,除了带给我们一些神秘以及文人的浪漫情怀之外,无从感受它的魅力。而林怀民所创作的《九歌》却摒弃了诗画般的浪漫与本该充溢着抑扬顿挫的音律的韵美,跳出《九歌》本身书卷的束缚,配上邹族的迎神、送神曲,西藏喇嘛梵唱以及西藏的钵乐,日本的雅乐,印度笛乐和打击乐,通过舞者高超的肢体语言,还原古老的人类对大自然最直接最热烈的膜拜,把原始的祭祀文化以一种极有张力、生命力的方式表现的淋漓尽致,把文字语言不能表达的内心情境表现的出神入化入木三分。由其是贯穿《九歌》全场的黑色西装的男人,依稀在告诉观众,那些曾被人们以为忘记抛弃的古老文化从不曾消失,它仍然存活在这个世界,存活在你的身旁,存活于你内心深处,你的潜意识之中……即使你从未咏诵过《九歌》,更不曾了解古老的祭祀文化,但这并不影响舞蹈本身带给你的冲击,如邓肯所说:“在那个我们称之为异教的远古时代,每一种感情都有其相应的表达动作……即使他们不开口,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你也能知道他们想说什么。”

《九歌》分为“迎神”“东君”“司命”“湘夫人”“云中君”“山鬼”“国殇”“礼魂”八个章节。第一章“迎神”是全剧最欢腾最奔放最热烈的一幕,烈烈红衣的女巫舞动着身躯,似是用生命来献祭,舞者通过大开大合的肢体语言,爆发着原始的力量和生命的呐喊,表达出人类对大自然对神祉痛苦又虔诚仿佛已深入骨髓的敬畏与臣服,随着手持苔条众生的一声断喝,女巫昏死在舞台中央,东君降临。东君是太阳之神,它立于两个侍从肩上,头覆太阳神面具,裸露身躯,缓缓而来。他与女巫大段的充满着激情与原始欲望的舞蹈,以及与环绕的众生一起载歌载舞,都喻示着神祗已然降临,人间已拥有欢乐祥和。尤其是西藏喇嘛梵唱的吟诵庄严神圣,让人不由自主地跪下拜祭,希望诸神能带来平安祥和。之后是掌控人类寿命长短的“司命”,舞者通过扭曲的舞姿,在西藏喇嘛的梵唱中,呈现出众生百态,也喻示着人类如果不懂得自我救赎,终将成为被命运操控的傀儡。“湘夫人”是全剧唯一的“唯美”;“云中君”是睥睨天下的;“山鬼”是孤独而痛苦的;“国殇”这一话题太过沉重,以至于作者的表现手段流于形式化,感动不了人心;而最后的“礼魂”,全体舞者缓缓行来,点燃数百盏蜡烛,蜿蜒成河,仿佛汇入浩瀚的苍穹星河,静默中让我瞬间想到汶川地震后,全国各地不约而同燃起的千百万支的蜡烛,那一夜的烛光灼痛了多少人的心,虽然简单却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林怀民在《九歌》的创作主题中说,神袛从未降临,众生的苦难,只能由众生自我救赎。而我理解的自我救赎不过是自我释放。佛说,每一位佛都是醒了的人,而每一个人都是位沉睡的佛,自我救赎源于自我。

纵观云门舞集的作品,千变万化终不离其宗,支撑这些作品的不外乎三点:浓厚的古老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的佛学以及刚柔并济的太极文化,需要观众静心品茗。在这个浮躁的文化多元化时代,它化文化为形,以佛学为魂,太极为神抚慰你躁动的心,引你进入静谧的遐想空间,让你在空灵的世界回归自我,反思你所追求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无论其作品体现为宗教或哲学,体现成武术或书法,到最后都回到自身的呼吸,而林怀民,无论赢得了世界怎样的掌声与赞誉,他仍然静坐在自身之中,静观自己的呼与吸,与这自然的呼吸之间带领云门舞集回到自然,回到生命的初始,仿佛生命刚有了胎动与呼吸,继续探索生之呼吸……

猜你喜欢
林怀民现代舞舞者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云门掌门人林怀民最后的谢幕
探究现代舞艺术的发展
——东西方现代舞艺术的融合
林怀民:一不小心走遍了世界
林怀民说《稻禾》:乡愁通世界
现代舞创作现状漫议
现代舞创编性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