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银 (巢湖学院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 238000)
论赖少其的徽派艺术及其当代价值
陈海银 (巢湖学院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 238000)
赖少其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在诗文、绘画、书法、篆刻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将江淮大地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开创了“新徽派版画”、“新徽派美术”等艺术流派,对徽派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今天徽派文化的建设具有示范意义和引领价值。
赖少其;徽派艺术;当代价值
1915年,赖少其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华市村;193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他出生和求学在广东,但主要在安徽工作。1939年,赖少其参加新四军;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捕,后越狱;建国后,历任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主席、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赖少其始终把黄山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当年从黄山脚下的岩寺踏上革命征途,在安徽宣传文艺界工作多年。他是“新徽派版画”的创始人和“新徽派美术”的领军者,也是登临黄山写生次数最多的画家,多达近百次,对黄山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
明朝万历年间,随着徽州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徽商的崛起,“新安画派”应运而生。发达的经济带动了文化的发展,民间雕刻印刷和书籍刊发不断兴旺,造就了一大批家族刻工,例如歙县虬村的黄氏和旌德县的刘氏、汤氏家族。他们创造了一批刻工精美、婉约秀丽的木刻书籍插图,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和技巧,与建安、金陵、武林版画皆负盛名,被称作“徽派版画”而誉满全国。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复杂的内外因使名噪一时的“徽派版画”走进了低谷。
新中国的诞生给新文化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赖少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对徽派版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开拓。1964年,他编选出版《套版简帖》,讨论了徽州刻绘艺术的历史渊源、技法特征及代表作品等。该书是研究徽派版画的重要著作[2]。赖少其先后两次负责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艺术作品布置,为新徽派版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1959年,他被省委指派负责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艺术作品布置,在布展设计的过程中,他大力提倡一手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一手抓深入生活,先后组织大批版画家去黄山写生,体验生活,向安徽省博物馆借阅古徽派版画精品,认真研究、临摹,吸收精华不断提升,集体讨论大胆构图,借鉴西方油画和敦煌壁画的色彩,寻求突破,创作了《水库工地》、《节日的农村》、《梅山水库》、《黄山宾馆》、《黄山云海》等六件版画精品,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第二次接受重任,布置北京人民大会堂。他挑选了一批卓有成就的青年新秀,例如林之耀等,开始了“新徽派版画”新的征程,创作了《渡长江》、《陈毅吟诗》、《毛主席在马钢》、《治淮工地》、《淮煤煤城》等一大批版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赖少其的培养和指导下,一批徽派版画的生力军成长起来。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徽派版画创作形成两个高峰。“新徽派版画”在此基础上诞生,这些都归功于赖少其的开创。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追求大画面,反映新时代,并独创了“以白压黑”的创作手法,显示了对艺术精神的不懈追求。他的版画作品,无论是独创还是合作,都紧跟时代,关注社会,体验生活,表现出鲜活的时代气息,显示出当代艺术家的社会担当。
赖少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他提倡“既要发扬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并有计划地从传统画派中提炼徽派元素,结合西方技法,创立“新徽派美术”,逐渐完成转型——从现代版画家到专攻水墨艺术的“新徽派美术”的倡导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到安徽以后学习国画,临摹古人、学习传统;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以黄山为对象,数十次深入黄山写生,逐渐形成自成一家的艺术创作风格;晚年回归故里,以主观心灵作画,抒情写心达意。他曾说过:“学习传统、师法自然与创作三者是不可分的。”但他不沉溺于传统,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语言。
在安徽工作二十多年,他年年上黄山,有时一年之中上下六七次,并且常住黄山。为睹黄山真面目,他攀天都,观云涛,援西海,抚怪石,觅异松,搜奇峰,成为“黄山山中人”。尽管年过花甲,他依然遍走黄山,跋山涉水。1980年4月至9月,他以66岁的高龄,五次登黄山,脚趾磨烂,仍不肯休息,继续登临作画,豪情满怀。黄山是他版画、书法、绘画艺术表现的汇合点。近三十年中,他以其老辣古朴的笔调,绘写清新雅致的黄山,散发出浓厚的泥土芳香。他的作品不仅再现了黄山,而且是有赖少其风格的黄山。唐云先生认为:如果说石涛、梅清都是“黄山画派”领袖,而赖少其先生作为“新黄山画派”的执旗人,足以当之无愧。
赖少其先学西画写生法,有着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曾用一段画家特有的朴素实在的话语来解释自己的写景构图方法:“因为看了很多博物馆藏画,使我在‘搜尽奇峰打草稿’时,常常回忆和仿效,有时采用其布置,有时应用其笔触,有时也用西洋画法,如画一所房子用‘透视法’,但组成一条街道时,又往往采用‘俯视法’加‘散点透视’、‘移动透视’”。他有实写与虚写大胆组合,使不同方法营构的前景、中景、远景既有中国画的韵味又有可居可游的现实感。所谓“新徽派美术”走的就是这条路子。大尺寸的画幅,在大块面构成里,用点线的质量及精到细致的刻画,保证了作品的艺术高度及风格的辨识度,就就是人们常说的“新安派画风”。赖少其通过想象使作品在语言形式上不断突破。想象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点滴积累。如果缺乏发现和观察,没有生活的真切体验,不会产生“云想衣裳花想容”这样的诗句。创造和想象都会因时代、环境、经历、学养、性格等方面的不同而变化。赖少其扎根于传统,吸收西方元素,经过不同环境的历练,紧跟时代脉搏,不断自我突破,不愧为一代大师巨匠。
“新徽派美术”是特定的文化圈中形成的一种新美术语言。徽派文化及其审美心理是历代徽派艺术家共同缔造和传承下来的,在徽派文化模式中,实现符号元素的不断传承、置换和变形。感情是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沉最复杂的部分。徽派艺术家通过构图、布局、笔墨和色彩等形式语言来表达感情。徽派美术不断演变,这种演变不是简单的形式构成,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在赖少其等大师的召唤、倡导下,现代美术激发出一种富有新时代的创造性,“新徽派美术”是的多元态势下的一种新路径。“新徽派美术”是当代的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安徽省的美术精神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态度。“新徽派艺术”的形成和拓展,是当代“大美术”时代风格的体现,并诠释着中国新的文化现实。
当前,我省着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而文化内涵创新是重要的内容。徽派艺术独具特色,影响深远。赖少其是一个全面多能的艺术家,同时他是新安画派脉系的代表人物。“一木一石”来概括赖少其精神是十分贴切的。“木”字代表正直、质朴、挺拔、平和。“石”字则代表沉着、坚韧、厚重、踏实。这与“黄山松”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高度契合。我们应充分挖掘赖少其精神的当代价值,下面从三个方面简要论述。
(1)革命与文艺
革命与文艺,是赖少其一生为之献出生命而无憾的两件事。他曾经是一位职业的革命家;他曾是一位博古通今的艺术家。“革命帮助我提高思想觉悟,促进我更好地画好画;而画好画又是为了推动革命,革命与艺术互相结合,互相促进。”[5]革命铸就了他铮铮铁骨的“剑胆”,文艺培育了他悠悠意趣的“琴心”。在生命的最后一役,赖少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超越画种,不但确立起自己独有的风格,重要的是,到达了艺术的最高层:生命熔进艺术而获永恒。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们应该学习赖少其精神,努力汲取传统优秀文化,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培养广大学子热爱传统、认同先进文化。
(2)理论与实践
赖少其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的典范,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他学习传统徽派技艺,创立中国现代版画、“新徽派版画”和“新徽派美术”。他遍走黄山,勤于实践,不断创新,组织周芜、郑震、陶天月、师松龄、丁少中、易振生、张弘等一大批版画家赴黄山写生,深入人民群众,去建设工地体验生活;同时,大胆借鉴西方油画和敦煌壁画的色彩,创作了《黄山宾馆》、《节日的农村》、《梅山水库》、《黄山云海》、《水库工地》等六件版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亲自带领创作组夜宿淮河水利工地、数次登黄山写生、亲临渡江战役遗址,创作了《渡长江》、《陈毅吟诗》、《淮煤煤城》、《治淮工地》、《毛主席在马钢》等一大批版画精品。
(3)传统与创新
赖少其注重传统但又不囿于古人,把传统国画的技巧、安徽铁画的线描运用于木刻,突破传统以黑白为主的表现手法,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微托气氛,吸取油画的一些表现技法。这既是我国民间的特色又是现代艺术常用的手法。在制作肌理的效果上,他突破传统,在深色上套浅色,以白压深的方法,这也是吸取现代油画的技法。这些创新成就了全国闻名的“新徽派版画”,为“新徽派美术”奠定了基础。
赖少其是现代安徽艺术史上的大师,为新徽派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情系安徽民间艺术,撰文《漫步庐阳花布》,对庐阳花布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心系黄梅戏、皖西庐剧改革创新问题;扶持芜湖铁画的发展,以他特有的锲书体,锤制成铁字联“笔墨顽如铁,金石掷有声”;聘任铁画老艺人储炎庆为美协理事等等。他重视和培养艺术人才,推动徽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研究赖少其刚刚开始”,这是绘画界对其绘画研究而言的。赖少其对徽派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对徽派民间艺术的吸收和推动,展示其多才多艺的艺术涵养。他超前的历史眼光和勇于担当文化传承的精神,堪称为二十世纪新徽派艺术的领军人物。赖少其创立的“新徽派艺术”及其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徽派文化建设具有示范意义和引领价值。
[1]洪澈.一木一石·赖少其小传[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5.
[2]赖少其.套版简帖[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3]王维华.赖少其新徽派版画的艺术精神与时代本质[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
[4]傅爱国.剑胆琴心托豪素笔底风云是精神——赖少其先生书画艺术释读[J].书画世界,2006(2).
[5]洪楚平等.赖少其诗文集[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赖少其诗歌艺术及其当下意义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SQRW067ZD)
陈海银(1981— ),男,安徽铜陵人。巢湖学院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