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感经验是自由之美在《阿甘正传》里的艺术表现

2017-07-12 07:25孙文君孙良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名作欣赏 2017年6期
关键词:主创人员阿甘正传阿甘

⊙ 孙文君 孙良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基于美感经验是自由之美在《阿甘正传》里的艺术表现

⊙ 孙文君 孙良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美感经验是自由之美,就是美感经验的自然之美。本文从作品的意境之美、人性之美、精神之美等角度,认真浅析美感经验下的自由之美,对电影《阿甘正传》主人公阿甘的人性之美、诚信之美、人生之美、真情之美所产生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以此促使日常感性升华为艺术感性,从而走向美感经验的自由之路。

《阿甘正传》 美感经验 自由之美 艺术表现

美感经验是自由之美,就是美感经验的自然之美。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电影《阿甘正传》以一个个镜头和画面,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而且通过艺术价值规律,不断传递当前这个时代极其需要的精神之钙。阿甘的人生追求,无疑给了观众许多思想启谛,并让其切实感受到主创人员诠释美感经验是自由之美所产生的艺术价值。

一、美感经验下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意与境、景与情的相互统一,是生活、景物与思想和情感相互融合的产物。马克思说过:“无法辨别美的人是可悲的。”当审美主体被富有张力的影像激活时,观众就进入对自身审美心理结构的重塑境界。影视艺术的审美观,是通过视觉与听觉对观众心里产生效果的认同感,是高尚的道德符号成为大众精神信仰的聚合地。影视艺术的美感经验是一种超越精神境界,通过审美创造,使日常感性升华为艺术感性,从而走向美感经验的自由之路。

电影《阿甘正传》讲述了一个名叫阿甘、低智的美国青年故事,他面对命运考验和生活磨砺时,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主创人员运用美感经验,以此激发观众与其同频共振,让观众感受到作品的视觉和情感上的强烈冲击,并不由自主地从中似乎找到答卷,让观众在自身修炼中懂得了何谓大爱、何为真爱。这是美感经验下的意境之美与艺术价值所在。

画面中,阿甘的母亲倾注于阿甘身上伟大的爱是深沉的!她发自内心地对儿子说:“记住,你和别人没有什么不一样!”“记住,你是有天分的。”阿甘的天分,就是对生命的坚韧与执着。阿甘的母亲以如大海一样宽阔而包容的心态,直面自己畸形的儿子。在阿甘的母亲看来,春天有很多花开,夏天也有啊!秋天也有啊!冬天也有啊!阿甘的花儿还没开,那是她儿子的季节还没来到而已。然而,在社会文明进化中,随着对物质文明富有的过分追求,导致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扭曲和对审美观的错位多么需要反思。

随着故事情节与情景的步步推进,似乎告诉人们,属于阿甘的花季渐渐来临。呼之欲出的生活画面,以及一个个衬托着生活的场景,其蕴藏的社会意义是深刻的。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正能量,而这些正能量,常常不是通过刻意的雕塑,而是通过美感经验的艺术规律,让人很自然地接受。影片中,主创人员用美感经验的表现形式,不仅将阿甘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而且展示了一个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从不介意别人拒绝的那种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的高大形象,与其低智能形成一个鲜明对比。一个低智之人竟然能做到的,而现实生活中为何许多智力超群的人却做不到呢?

美学上说,美感经验中的表现,是伴随着美感的直觉活动而产生的内在生命的外在呈现,是隐秘的生命活力的展现。电影《阿甘正传》中,主创人员通过镜头,再现观众面前的不仅仅是生动的画面,而且正是作品所要追求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而这一最高的艺术境界与艺术价值,又常常是通过隐藏于影片本身的意境所决定。

二、美感经验下的人性之美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牛宏宝认为,美感经验是一种极端聚精会神的心理状态。美感经验的诸形态,并不是有意识分类的结果,而是在人类审美活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人的审美经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丰富多彩和不断变化的,主要体现为情感变化。

影片《阿甘正传》中,主创人员为追求这种极端聚精会神的心理,主要通过作品中诚信之美、人生之美所折射出的人性之美来教化于人、感动于人,而它又常常依托于美感经验而流露于表。它是人的诸多经验中唯一具有自由本性的经验,是对人性美的赞赏。而在追寻这种极端聚精会神的心理状态时,人的经验在生理和理性控制下往往会受到约束。比如:被道德法则所强制的生活,就不是自由的。因为要遵从道德规范,人就必须约束感性,控制欲望,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艺术作品的创作,也必须遵守这个法则,并不能超越这个底线,否则就会遭到社会和道德的谴责与遗弃。

《阿甘正传》一开头就将一个强大却又纯净的心灵摆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从中寻找其失去的一切,以及一切美好的东西。阿甘只是以这种单纯的态度对待社会、用真诚对待朋友就获得了极大成功。

朱光潜认为,所谓美感经验说就是审美感受,“美学的最大功用在分析美感经验”。美感经验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美感的经验”就是直觉的经验,直觉的对象是“形象”,特点是不仅“形象直觉”,而关键又要和现实保持“心理距离”。

影片《阿甘正传》为何能打动众多观众?作品中特意安排了如何让画面与观众心目中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因为这段心理距离,就是影片中所表现的人类的人性之美,而正是天然淳朴自然的美,引领人类在世界上生存同时,能领悟到精神层次上的美感,让人感觉到活着的意义,生存的意义,代代繁衍的意义。

人来到世上都有善恶两面,希望善良的人们能顶住人生的艰难困苦,勇敢地生活,保留与生俱来的自然淳朴的美的人性。影片中,主创人员无非想以艺术形式,通过阿甘和珍妮的命运对比、丹中尉命运变化,告诉这么一个哲理:人的命运永远掌握自己手中,只要努力奋斗,即便有各种缺陷,承受各种不幸和灾难,只要信念坚笃,就能创造出奇迹,就能得到改变。随着阿甘、珍妮和丹中尉各自的命运的起伏,人们会很自然地读懂这些人生哲理!这就是美感经验的高明之处。《阿甘正传》的主创人员,正是通过这一个个直观与形象的镜头与一个个生活碎片的叠加效应,让阿甘的人性之美跃然于画面之上,浮现于观众眼前。

三、美感经验下的精神之美

美感经验体现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当人们被客观事物的美所吸引,并且去欣赏它时,就会产生一种特殊心理活动,并通常在审美实践多次反复中形成。

影片中的阿甘,不为世俗所迷,不被财富迷惑,并时刻以弱者的身份与形象出现于公众眼里。但他敢于追求真爱,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敢于挑战生活、挑战自我、挑战困难。还有其所做的那些让常人们无法理解的事情,这种不经意间的美感经验值,会以一种很自由的艺术形式闯入人的意识之中,刺激着人的感官,并在心理突然间产生一种冲动。其形象便很快存在于脑海中,这便是最简单最原始的直觉。且常常会不由自举地深深打动着观众,使得善良的人们,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悲怜之爱,甚至会让你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这种由内向外的呈现,让人即使在没有外部刺激条件下,也会产生某种心灵感应。

影片中,为更好地突出主人公司阿甘的精神之美,主创人员还特意用一种积极朴实的语言与极其简单的动作,将阿甘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于一点。比如跑步这个画面,看似简单,但形象而直观。

在跑步过程中,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只有通过跑,才会让人知道他生活的艰难;只有通过跑,才会让人知道他时间的重要;只有通过跑,才会让人知道他生活得充实、实在。它传递给观众的是,阿甘所收获的每一点成绩,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代价。正是其坚持不懈的努力,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与冷嘲热讽时,最后,他不仅成了一名企业家,而且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而比他聪明的同学、战友却活得并不如他。这是对聪明的一种嘲弄,还是对阿甘所执着精神的赞赏!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画面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看了《阿甘正传》,让人总会忽然想起阿甘,然后就想像阿甘一样无所畏惧地跑起来,不为其他,只想认认真真地跑一次,抛开一切精神枷锁,轻松上阵。阿甘并没有远大的理想,他失去很多,比如最爱的母亲和珍妮先后离开他……但他并未因此而沉没,爱还在延续。他还有自己的孩子,他的人生还在继续。他不聪明,但他永远知道,如何让生命充满希望,而充满希望的生活,难道不是我们都极其向往与追求的幸福之美么?而这种美感经验之下的自由之美,既是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现,更是艺术家们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2]冯清贵.影视艺术审美教育探微[J].教育评论,2011(6).

[3]牛宏宝.美学概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王洪渊.美国电影《阿甘正传》的美育思想解读[J].大舞台,2012(8).

[5]唐帼.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中的“美感经验”[J].课程教育研究,2013(2).

作者:孙文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美的哲学思维;孙良言,湖北省作协会员,湖北省第二届、第四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第三届影视剧研修班学员,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和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会员,研究方向:影视文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主创人员阿甘正传阿甘
重温党的历史 激发创作灵感
先有美丽心灵,才有美丽人生
《阿甘正传》读后感
英文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
那些唯美动人的画面
《那年花开月正圆》开播 孙俪陈晓竟演过“母子”?
藏在心底的自责
真人版阿甘
《阿甘正传》
“真实的”还是“口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