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党建导师”培养体系的研究

2017-07-10 03:40余雅晶
科技风 2017年7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党建工作在创业型高校实务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问题、新需求层出不穷,传统党建教育思路和方法,已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学生群体和社会环境,这是对创业型高校党建工作者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导师;创业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校党建工作应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党建工作者应开阔自己的党建思维,将党建工作与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前大学生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在实际的党建工作中,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党总支选定一批政治信仰坚定、扎实掌握党建理论知识的创业导师,开拓党建工作,建立和丰富创业导师的培养内涵,有效地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开展。

一、创业型高校在创业与“互联网+党建”问题上所存在的矛盾

1)过度强调学生创业、忽视思政教育与党建体系建设的关联。创业型高校的主要培养架构体系和教育培训方向多基于创业能力的提升及商业思维模式的完善,即使党建及思政教育工作同样在按部就班地开展,但仍有弱化的趋势,部分工作流于形式,并未将高校思政教育、德行教育放在首位。

2)过度强调个人发展、弱化党建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大多数学生的想法当中,创业仅以自身发展为目的,而非为社会创造价值,缺失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学生的创业可持续性带来负面影响。这种狭隘的价值取向需要党建工作的引领,将学生自主创业跟当下“中国梦”的建设、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效整合,并能提升学生创业教育的辨识与校正的水平,增强价值观教育的指向性。

3)过度强调现实主义、淡化党员理想信念的宣传与倡导。现今国际局势错综复杂,思想文化的传播与技术知识的跨国流动关系日益加剧,为学生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西方文萃糟粕未经筛选,通过网络广为传播,部分高校学生出现政治与人生信仰上的偏离,缺乏对党组织的认同心理。

二、“党建导师”制度的建设与研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式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性质、内容、方式、发展方向等等都可以在高校党建工作的引领下统筹实施。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在建院伊始,针对党建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博采众家之长,开拓创新,尝试建设“三师”培养体系(暨生活导师、创业导师、黨建导师)。

(一)“党建导师”有助于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健全

创业学院提倡“先学做人,后学做事”,通过“党建导师”模式,完善“三师”教育培养体系,要求学生“能创业、勤学习、讲诚信、广眼界、善合作、会感恩”。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党建导师”均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由学院党总支党员担任,全院共有30位党建导师,部分兼任“创业导师”,不但负责创业指导和专业技能指导,同时也注重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校正。

(二)“党建导师”有利于党员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模式以学习成绩、人际关系为主,这种模式不适合创业型高校的创业学生群体。因而在发展党员时,高校应该与时俱进,结合其实际情况来调整学生入党的标准。在不降低对思想政治品格要求的前提下,将入党标准与创业能力相结合,将入党程序与创业过程相结合。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通过“党建导师”模式重构党员评价体系,在发展创业学生党员过程中,打破传统,大胆创新,将创业学生入党进行了改革。不单只是关注学习成绩,创业业绩好也可适当考虑,那些能带动身边同学创业,为学生与其它人提供就业岗位的学生,在发展为党员时,优先考虑这类学生。

(三)“党建导师”有促于党建教育载体的丰富与创新

熟悉互联网的“党建导师”也为党建工作提供了新载体,使高校党建教育组织的活动方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之间的交流学习得到了更大的加强。为丰富“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学院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推出由“党建导师”参与设计制作的“重走长征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长征知识闯关活动,将网络技术与党建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回顾长征历程,重温党史。同时“党建导师”“党建导生”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党员活动日等活动,让积极分子们在思想上加强认识,为其进入党组织树立一个良好的开始,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于此同时,还积极在社区和农村等地区开展“电商下乡”服务活动,传播学生专业所学的电商知识,助力农村电商发展。

(四)“党建导师”有益于争先创优氛围的培养与推广

为了加强党建导师的作用,该校创业学生的入党程序、党校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在实际工作中,该校积极引导创业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在日常教学中树立一些创业典型,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成长。在课程的教学安排上,党建导师会给学生介绍优秀模范学生的先进事迹,营造一种合作、分享的教学氛围,使创业学生的入党动机得以端正。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得学生的党性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得到加强,还培养了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创业者。

学院开展“党建导师”博文大赛,通过入党动机、党员风采等展示了各年级中的创业先进人物的案例,让广大学生感知入党是一种责任、奉献与担当,选择了入党,选择了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与一种奉献。

参考文献:

[1] 余雅晶.基于课程替代模式的高职创业教育改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

[2] 徐玉成.课程替代对高职创业教育的启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3] 鲁皓.新形势下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读天下,2016(20).

[4] 郑洪涛.适应“互联网+”新常态 助推党建工作创新[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5(06).

[5] 冯伟泉.发挥新媒体优势 构建“互联网+党建”新平台[J].奋斗,2015(12).

[6] 曹普华.“互联网+”时代,基层党建怎么抓[J].人民论坛,2015(27).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