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人的最高境界

2017-07-10 22:20张勇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夏衍顾颉刚冯友兰

张勇

每个人都需要获得尊重,每个人也都需要尊重他人。尊重不是流于嘴上的唯唯诺诺抑或无端夸赞,更不是溜须拍马的曲意迎合。真正的尊重是发自内心地把对方当回事,是一种不由自主的高贵人格的自然流露。

一次,叶淑穗和朋友一起拜访周作人。他们走到后院最后一排房子的第一间,轻轻地敲了几下门,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位戴着眼镜、中等身材、长圆脸、留着一字胡、身穿背心的老人。他们推断这位老人可能就是周作人,便说明了来意。可那位老人一听要找周作人,就赶紧说:“周作人住在后面。”于是,叶淑穗和友人就往后面走,再敲门,出来的人回答说周作人就住在前面这排房子的第一间。他们只得转回身再敲那个门,来开门的还是刚才那位老人,说他自己就是周作人,不同的是,他穿上了整齐的上衣。

夏衍临终前,感到十分难受。秘书说:“我去叫大夫。”正在他开门欲出时,夏衍突然睁开眼睛,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顾颉刚有口吃,再加上浓重的苏州口音,说话时很多人都不易听懂。一年,顾颉刚因病从北大休学回家,同寝室的室友不远千里坐火车送他回苏州。室友们忧心顾颉刚的病,因而情绪并不高。在车厢里,大家显得十分沉闷,都端坐在那儿闭目养神。顾颉刚为了打破沉闷率先找人说话。

顾颉刚把目光投向了邻座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主动和对方打招呼:“你好,你也……是……是去苏州的吗?”年轻人转过脸看着顾颉刚,却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

“出去……求学的?”顾颉刚继续找话。年轻人仍是微笑着点点头。一时间,两个人的谈话因为一个人的不配合而陷入了僵局。“你什么……时候……到终点站呢?”顾颉刚不甘心受此冷遇,继续追问着。年轻人依旧沉默不语。

而這时,坐在顾颉刚不远处的一位室友看不过去了,生气地责问道:“你这个人怎么回事?没听见他正和你说话吗?”年轻人没有理他,只是一个劲儿地微笑着,顾颉刚伸手示意室友不要为难对方。室友见状,便不再理这个只会点头微笑的木疙瘩,而是转过身和顾颉刚聊起来。

当他们快到上海站准备下车的时候,顾颉刚突然发现那个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只留下果盘下压着的一张字条,那是年轻人走时留下的:“兄弟,我叫冯友兰。很抱歉我刚才的所作所为,我也是一个口吃病患者,而且是越急越说不出话来。我之所以没有和你搭话,是因为我不想让你误解,以为我在嘲笑你。”

冯友兰的尊重就在于“不说话”,而路易十六的王后上绞刑架的时候,不经意间踩到了刽子手的脚,她下意识地说了一声“对不起”,这是一种极其高贵的尊重,让每个人都肃然起敬。

尊重的最高境界不是体现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之中。有时候,越是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越是不经意的自然流露,越能体现尊重的可贵。

(选自《思维与智慧》)

【赏析】

尊重人的最高境界,已然不仅仅是礼貌,而是一种敬爱,它源于一颗仁爱平等的心,与名利地位毫无关系。周作人、夏衍、冯友兰,这些历史上成就卓著的文化名人,却会在小事上让我们看到他们尊重他人之心,那是内在修养和仁爱的体现。正如作者所言,“越是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越是不经意的自然流露,越能体现尊重的可贵”。“尊重”的给予,不会使对方有受施的感觉,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不仅是尊重的艺术,更是仁爱的情操。

猜你喜欢
夏衍顾颉刚冯友兰
我不想让你误会
夏衍巧改剃头诗
遇事不要轻易下结论
我不想让你误会
对艺术的尊重
是我的运气不好
金岳霖帮助冯友兰转变
夏衍的不敢
不占落魄者的便宜
沉默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