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第二中学读书时,冯友兰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阅读英文原著《逻辑学纲要》。1915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同年9月,冯友兰踏上了北去的火车。在苏州站,一个小伙子上车后坐在了冯友兰旁边。途中,小伙子主动和冯友兰打招呼:“你……你好,你……你也是去……去求学的吗?”
听到小伙子的问话,冯友兰转身看著他,却没有开口,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也是……去……去北……北京吗?”小伙子继续搭话。
冯友兰仍然微笑着点头。两个人的谈话,因为冯友兰的不配合有些尴尬。“我在北……北京大……大学,你在……在……哪读……读书呢?”小伙子似乎没有注意到冯友兰只点头不说话,继续追问。
这时,坐在他们旁边的一个老者看不过去了,生气地责问冯友兰:“你这个人怎么回事?没听见他正和你说话吗?”冯友兰依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一个劲儿微笑。
小伙子脸微微发红,然后跟老者攀谈起来。冯友兰见状,取出钢笔写了一张字条,压在果盘底下,悄悄离开了。
午餐时间,小伙子发现了那张字条,上面写着:同学,我叫冯友兰,是北大哲学系新生。请原谅我刚才的失礼,因为我患有严重的口吃,而且越想说好,越说不出话来。我之所以不和你搭话,是不想让你误会,以为我在学你说话,嘲笑你。
小伙子心中一阵感动。
一年后,小伙子从北大预科班考入北大哲学系,成为冯友兰的学弟,并经常与冯友兰讨论哲学问题。这位小伙子就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
后来谈起火车上的经历,顾颉刚说:“在交往中,遇事不要轻易下结论,有时候一些看似无礼的举动,可能恰恰是对你最好的尊重。”
(摘自“思维与智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