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俊武
[摘 要] 汽车类专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而且汽车专业与市场的紧密度非常高, 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立足市场,创建具有共享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寻求企业和学校合作模式的共赢点,满足汽车专业不同的方向和人才要求,创新高职汽车专业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及其运行的模式。
[关 键 词] 情境式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基地;共享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0-0017-01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建设什么样的实训基地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学习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的精神,以“市场有需求、校企能合作、质量有保障、共享可实现,就业有出路”的指导思想,依托苏州市高技能人才研究课题,探索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汽车专业涉及的方向和项目很多,有汽车维修、快修,保养、美容及保险,还有销售、配件、二手车置换及汽车俱乐部等领域,对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建立一个共享型生产性专业实训基地是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其中,汽车维修是汽车专业一个非常主要的方向,也最为复杂,课题以此为探索和研究的重点,以推动其他方向的发展。
探索一:将实训基地建设成情境化实训基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综合提升
通过对汽车维修专业的调研和整合,校内基地建成发动机维修部、变速器部、转向与制动部、车架部、电器部、空调部、机械部、电工电子部、钣金喷漆部等,还有整车保养部。基地建设对各情境化的实训分部均按照企业的维修管理和布局设置要求进行,尤其是安全保障方面更要符合标准和规范。学生由指导老师指导,通过分组和项目轮训,进行实训和考核。学生通过模拟的情境化项目,在专业技能和企业“6S”管理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探索二:将汽车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共享专业基地,增强区域服务功能
由于建设实训基地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场地和设备,还要配备相应的专业师资,加上汽车专业的方向和服务项目非常多,所以高职院校在基地建设方面与地区相关汽车专业的学校进行合作互补,各有侧重,充分拓展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一个学校做优专业一两个方向的实训基地并实现共享,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与同专业的院校共享。基地同时建成地区的专业技能鉴定中心,为学生和企业员工提供理论和技能考核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基地建设要有超前意识,参与并承办省级到国家级技能竞赛,学习前沿专业技术和规划基地及设备配备,加强全国范围汽车维修专业的同行交流,努力引领地区。
探索三:创新基地管理模式,实现与企业合作的共赢
学校要为校企合作主动地寻求合作的共赢点,在管理模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要迎合市场需求和企业运行要求。在学制方面,学院汽车系改变原有三年“两年半在校学习和半年校外实习”的培养模式,试行“两年在校理论和实践基础学习+半年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学结合轮岗实习和半年校外实习”的培养模式。学院在校内与大众汽车合作建成大型汽车维修生产基地,由企业进行管理,学校辅助学生管理,实现对外开放生产经营。经过基础实训的学生作为企业的员工上岗进行岗位培训和考核,完全情景化的工学结合,类似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经过半年时间的轮岗,学生能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提升理论认识,还能提升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个人职业发展观。企业与学校双方在管理方面进行互补,由校内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企业借助学校的资源和优势,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学校借助企业技术和市场的优势更好地培养人,双方满意度提高了,进而进一步推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深度。学生素质高、能力强,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企业人才储备和学校品牌提升。
当今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重视和宣传,高职院校将越来越多地与企业合作,人才培养会在借鉴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上创新自己的模式和特色,建设与市场接轨的生产性共享实训基地,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服务于地方经济。所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必将成为高职发展的方向。我们通过汽车维修专业对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进行了探索,以期对高职其他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黎明.论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
[2]首珩.共享型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3]朱方來,刘世林.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探索,2006(5).
[4]陈玉华.在校企合作中建设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