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强
[摘 要]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焊接技术越来越成熟,为我国实现工业化强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焊接生产技术水平甚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程度的标准。为了适应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步伐,就需要各职业院校、技师学院加大对焊接人才的培养力度。将我国当前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特点作为研究的起点,着重介绍了发展焊接技术的几点建议,旨在为我国焊接技术发展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
[关 键 词] 焊接生产;焊接技术;综合工艺;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G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231-01
一、我国当前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观念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代的观念里,人们越来也注重生活品质、产品质量、环保等问题,这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这份发展契机对焊接技术来说亦是如此,如在化工石油钢管道的焊接处理中,施工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满足化工石油的需要;与此同时,钢管道的焊接工艺同样也在向高要求、高规格方向发展,这也是该技术的一种整体发展趋势,正是由于人们需求的变化,使焊接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截止到今日,其技术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使用。这一技术是焊接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巧妙结合,不仅带动了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对焊接技术来说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提高了焊接效率。
二、对发展焊接技术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国的焊接生产技术虽说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对成为焊接强国来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缩短这一差距,就需要加强对焊接技术的推广,将先进的焊接生产技术广而告之,使其获得更广的应用范围和更高的应用频率,为焊接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的焊接技术从宏观角度看,国家没有制订相应的计划与工作目标来指导焊接产业的发展。没有目标就会导致焊接产业发展的混乱、无序,针对这一现状,我认为要发展焊接技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进技术和创新双管齐下
国外的焊接技术起步早,发展较为成熟,技术也较为先进。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在发展自己的焊接技术时,不应闭门造车,而是应虚心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使其为我所用,对我们的焊接设备进行科学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应积极融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为焊接设备更新换代提供技术支持,在开发过程中,气体保护焊相关設备的开发作业是重点。新兴的气体保护焊系统与传统的手工焊相比具有诸多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因此将这种新型的焊接技术代替传统的手工焊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经之路。如果能实现气体保护焊的转型,对改变我国焊接技术现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使其自动化率提高到一个惊人的程度,即百分之五十左右。
(二)企业规模转型
在我国,电焊企业众多,为了实现电焊产业的迅速发展,就需要加速国内中小型电焊企业的融合,或采用多种方式促进中小型电焊企业转型。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中小型电焊企业合并后其企业规模、技术水平都会跃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给技术交流和融合提供了无障碍通道,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为焊接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强大的平台和资金、技术支持,通过产业资源的整合,促进我国电焊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将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在大部分焊接企业中存在着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改变只关注于产品生产的传统观念与思想,大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双线并行,推动焊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将企业焊接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作为企
业工作的重心。
企业焊接技术的发展需要企业在生产中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这是根本之路。提高生产效率应首先保证焊接生产的质量,这是企业立足的根本,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原有的焊接技术进行改造和创新。因为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新的焊接方法,要勇于尝试和检测,为新方法的应用和实行奠定良好的根基。如对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的应用是近年来兴起和推广的新型焊接技术,在对该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时,应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在继承他人智慧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开发出更科学、先进的焊接技术。
三、结束语
焊接技术的快速发展,既可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又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引起焊接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焊接技术也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即数字化、自动化时代,这个时代对焊接技术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时代背景下,必须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焊接技术,使焊接向三化(机械化、安全化、自动化)发展,以创新引领,以人才培养推动,最终为提高我国焊接技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建平,黄永平,肖延江.论我国焊接行业的现状[J].科技与企业,2012(1).
[2]李晓延,武传松,李午申.中国焊接制造领域学科发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2,48(6).
[3]李孟良,王海强.自动焊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