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芬
[摘 要] 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传统的力学教学方式,阐述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思路和实施细则。
[关 键 词] 岗位能力;课程改革;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145-01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作为课程改革发展的重点。《市政工程力学与结构》是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基础课,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力学基础知识,掌握结构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基本构件的验算复核能力,具备施工中结构问题认知及处理能力,对学生学习后续职业核心课程起支撑作用。
一、课程项目设计
(一)課程设计思路
《市政工程力学与结构》课程的特点是力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但教学又要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本课程立足于学生整体素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以提高学生解决市政工程施工中力学与结构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设置了混凝土简支梁施工验算等四个项目作为课程内容体系,以项目实际完成的过程为线索,将力学知识贯穿其中,合理设计了17个源于实际的学习型工作任务。
(二)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市政行业产业调研,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市政行业一线的技术管理人才,结合本课程以往偏理论的特点,通过与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和后续专业核心课程老师共同研讨,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掌握市政常见结构、构件的荷载计算和约束反力计算;掌握市政工程中常见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内力计算方法和构造设计原理;掌握一般常用材料拉压的力学性能;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受压构件施工验算;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具有能对常见市政结构绘制力学计算简图;能根据力学计算简图进行内力计算;能进行常规材料力学试验;能对一般市政工程基本构件进行结构验算;能根据计算与规范要求对市政工程中的受弯构件、受压构件进行施工复核验算。由以上目标,结合本课程特点,设计了本课程内容。
二、项目(学习情境)设计
按照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基于工程项目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教学任务设计,重构教学内容。将课程理论知识分配到各个项目中,区别于传统的分散的知识讲授。具体的课程项目设计为:(1)项目预备:力学模型建立及结构构件荷载计算。(2)混凝土简支梁施工验算:结构受力分析;静定结构支座反力计算;受弯构件内力计算;受弯构件强度刚度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混凝土简支梁施工验算。(3)混凝土受压构件施工验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混凝土受压构件施工验算;圬工结构承载力计算。(4)现浇连续箱梁桥支模架施工验算:压杆稳定性验算;连续梁内力计算;现浇连续箱梁桥支模架施工验算。(5)项目拓展:结构最不利荷载位置确定;认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三、项目(学习情境)实施及成效
有了项目能力培养目标,根据每个项目完成的工作过程、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学时分配和教学组织的可操作性安排。以现浇连续箱梁桥支模架施工验算这个项目为例,支模架的施工验算是施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压杆稳定是材料力学的教学内容,连续梁内力计算是结构力学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这两部分内容时感觉都是理论计算,学完相应内容后不能很好地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项目化课程教学就是以现浇连续箱梁桥支模架施工验算这个实际工作过程作为一个项目提出,告诉学生完成这个项目需要进行压杆稳定验算和连续梁内力分析。这样以完成一个项目为主线,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岗位能力。
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后,学生的学习评价也进行了改革,学生的考核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构成。过程性考核注重学
生学习的自觉性及项目完成程度。
综上所述,项目化教学在《市政工程力学与结构》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参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明显提高,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J].职教论坛,2008(10).
[2]雷彩虹.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市政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