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 要] 我国古代神话“套路”在《竹取物语》的创作中直接被借鉴。《竹取物语》借鉴了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仙女下凡”的“套路”,并且和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有着相通之处。此外,《竹取物语》中的求婚情节和我国四川省藏族神话故事《斑竹姑娘》惊人的相似。
[关 键 词] 古代神话;套路;竹取物语;借鉴
[中图分类号] I27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3-0183-01
一、《竹取物语》借鉴了我国古代神话“仙女下凡”的“套路”
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叙述“套路”、故事情节对《竹取物语》的创作具有显著影响。从我国《牛郎织女》《太平广记》中的仙女故事等许多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出,某名貌美如花的天仙下凡到人间,在人世间的某个舞台上演一场喜剧或者悲剧,最终升回到天界,均是我国古代神话创作当中最为常用的“套路”。我国古代神话中故事叙述的“套路”,正好被《竹取物语》所借鉴。在《竹取物语》中,伐竹老人在竹子中心发现了一个三寸长的小人住在竹子中间,伐竹老人认为这个三寸长的小女孩天天住在自己看到的竹子里边,当然是自己的孩子,于是带回家养育。和我国古代神话故事极为类似,天界才是仙女最终的归属。《竹取物语》中以三寸小女孩的方式降生于人世间的“嫩竹辉夜姬”恰好也是仙女,来接小女孩重新回到月宫的仙人对伐竹老翁说,小女孩本来是月宫中的仙女,由于在月宫犯了错误,所以被贬到人世间,现在月宫仙女的罪已经消除了,所以前来迎接她重新回到月宫。由此可知,《竹取物语》的故事情节和我国古代神话故事极为相似。
二、《竹取物语》和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有着相通之处
在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中,嫦娥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天帝帝俊)的女儿,是后羿的妻子,嫦娥十分美丽动人。远古时期,天上同时出现了10个太阳,并且不分昼夜地照射着焦灼的大地,晒得庄稼全部干枯、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力大无比的英雄同情受苦受难的百姓,于是义无反顾地登上了昆仑山顶,拉开了神弓,运足了神力一口气射下了天上的9个太阳,并且命令最后剩下的一个太阳必须按时东升西落、造福百姓,最后挂在天上的太阳害怕后羿将自己也射落下来,只得遵照执行。某日,后羿率领其众多徒弟外出狩猎,一心想偷吃“不死之药”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趁机闯入嫦娥居所威逼嫦娥交出“不死之药”,嫦娥内心明白自己根本不是蓬蒙的对手,便当机立断一口气将“不死之药”吞了下去。嫦娥吞下“不死之药”后,身体逐步離开地面,瞬间冲出了窗口而飞向天去。在“飞天”的过程中,由于嫦娥心中十分牵挂其丈夫后羿,不愿意飞到天庭,而是朝着离地面最近的月亮奔去,成为月宫主人。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中就有记载,而且在我国西汉时期古墓马王堆中出土的帛画中就有嫦娥奔月的图案。由此可知,在我国西汉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就已经广为流传。记载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典籍传到日本之后,为日本当地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素材,成为日本文学“借鉴”的对象,有意或者无意地对日本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竹取物语》中的求婚情节直接取材于我国古代神话
《竹取物语》中的求婚难题及其求婚过程,是书中大肆渲染的部分,也是全书的重点和精华。《竹取物语》中叙述道,“嫩竹辉夜姬”被伐竹老翁一家养大后,一天比一天美丽动人,其美貌被人们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京师的王公贵族乃至天皇陛下也有所耳闻,所有天下的男子均想将“嫩竹辉夜姬”娶为妻子。其中,车持皇子、右大臣阿部御主人、石竹皇子等五名贵族子弟对“嫩竹辉夜姬”日思夜想,不断到伐竹老翁家附近探听消息。这些贵族子弟们只要听说什么地方有美貌的女人便会垂涎三尺,何况是“嫩竹辉夜姬”这样的美人,只听人们描述“嫩竹辉夜姬”的美貌就会令这些贵族子弟魂不守舍。某日,有一个贵族子弟将伐竹老翁叫了出来,向老翁深施一礼之后请求说:“请你将您的女儿嫁给我。”伐竹老翁回答说:“她不是我生的女儿,我不能为她做主。”
话虽这样说,随着时光的飞逝,伐竹老翁渐渐更加苍老,老翁认为“嫩竹辉夜姬”毕竟是一个女人,终究是要嫁人的,虽然她不想嫁人,伐竹老翁还是说服“嫩竹辉夜姬”选择五个贵族子弟之中的一个定亲。同时,“嫩竹辉夜姬”提出,五名贵族子弟之中如果谁能将她喜欢的东西取来,谁就是最为诚心的人,就嫁给谁。伐竹老翁认为“嫩竹辉夜姬”所说确实是个好办法,于是表示赞同。1961年,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民间故事《斑竹姑娘》问世,《斑竹姑娘》中的“求婚难题”及其求婚者的后果,和《竹取物语》相当一致。而且,据考证,《竹取物语》的原型《斑竹姑娘》于我国春秋时期就已经传入日本。在《斑竹姑娘》的“求婚难题”中,一是要求取来打不破的金钟,二是要求取来一株打不碎的玉枝,三是要求取来烧不烂的火鼠皮袍,四是要求取来龙额下的分水珠,五是要求取来燕子窝中的金蛋。由此可知,《竹取物语》和《斑竹姑娘》中的求婚“难题”极为相似。
参考文献:
[1]严绍璗,中西进.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文学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王春苗.《竹取物语》对中国嫦娥奔月的接受及化用[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作者简介:岳琳,平顶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