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华伟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陆河 516700)
[摘 要]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并鼓励学生在动脑思考和探索中获得知识,领悟道理,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双重目的。所以,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效地将问题教学法与职教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以确保学生在探究和思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 键 词] 问题教学法;职教语文; 《胡同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3-0062-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有效地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成为一线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指导思想。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课堂采取的都是“一言堂”模式,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没有交流,即便是有简单的提问和思考,大部分也只是流于形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有效地将问题教学法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以确保学生在问题思考和交流中养成自主探究和学习的习惯。本文以《胡同文化》为例对如何有效应用问题教学法进行论述,以确保学生在分析探究、独立思考中真正理解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一、问题导入
我们一直都在说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是影响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导致导入的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也为了提高导入质量,在《胡同文化》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我选择了问题导入法。
教学片断1:
(多媒体播放北京的胡同)
师:看完这些视频图片后,谁能说一说胡同的特点?
生1:胡同很窄,但很长。
生2:胡同都是方方正正的。
生3:北京的胡同很多。
……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胡同的特点,那么,谁能说一说“胡同文化”代表的是什么呢?
生1:胡同文化应该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吧。
生2:胡同文化应该是北京人的文化吧。
……
师:是的,胡同文化代表部分北京文化,也是北京人文化的一部分。还有其他说法吗?今天我们来一起走进教材,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胡同文化到底是怎样的。
……
教师从直观的胡同图片入手,一是将学生不熟悉的胡同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让学生在问题思考中锻炼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顺利走进课堂。
二、问题探究
探究是对文本的深入了解过程,有效的探究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能力,而且对学生理解文本中心思想,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学生自主的探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有关键作用。
教学片断2:
师:在对文本阅读后,想必学生对胡同文化都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讨论一下胡同文化与胡同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胡同文化的“忍、封闭”与胡同的“方正”有关系吗?
生1:有关系,胡同的方正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导致比较封闭。
生2:胡同文化是一种心态。胡同的方正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忍”的性格。
……
师:是的,胡同文化与胡同有着密切的联系,胡同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造就了胡同文化的特点,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
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思考,当然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思考“胡同为什么是方正的?为什么这样的胡同就有‘忍的胡同文化?”等,组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三、问题交流
交流是对相关看法的思考,是对文本中心思想的看法。众所周知,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对文本中心思想的教学、对文章中所采用的写作手法等方面的教学都是教师的任务,很少有学生参与其中。但是,这样的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因此,在课改下,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彼此发表观点和看法中思考问题,并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中心思想,進而使高效语文课堂顺利实现。
教学片断3:
师:刚刚我们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了解了文本中的相关内容。那么,这篇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1: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和衰败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生2:作者在文本中寄托了怀旧、伤感、留恋的感情。
……
师: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朴实典雅的描述从多方面展示了胡同文化,也抒发了感情。
……
总之,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要从多角度入手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心思想,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及综合能力的锻炼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要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来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参考文献:
郑先东.试谈问题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