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2017-07-09 19:04陈楠郝亚琳黄伟黄安永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院校

陈楠 郝亚琳 黄伟 黄安永

[摘 要] 为了使高校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满足新时期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毕业生达到行业和市场需要的能力要求,需要将校企合作模式引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中。分析了如何利用好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使教师授课、实践内容和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并提高学生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主动性,使企业和学校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 键 词] 工程管理;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170-02

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传统高等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其引发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就业难。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屡屡碰壁,同时往往也使用人单位感到毕业生的就业力不足,与企业的需求有差距。因此,结合高校特色,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从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是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目前的现状及影响学生就业情况的主要因素

培养高质量的社会所需人才是高等本科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本科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体系、模式和资源的建设要体现“应用”二字,因此深入、全面地分析校企合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将有效地促进该培养模式的实施,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2]。

(一)人才培养质量差异较大

目前,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有近400所,分布在综合性院校、理工类院校、财经类院校、农林类院校等,虽然大多数学校在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采取了相近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不同的院校将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不同的学院,依托不同的专业,由于培养方案的侧重点不同,培养出的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也有很大差别。并且不同的院校开办工程管理专业的时间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也不同。这些原因都导致学生就业时的层次良莠不齐,有的则屡屡碰壁,就业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二)实践环节略显不足

对大多数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目前实践环节的内容主要涉及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内容比较单一且实习深度不足,缺乏良好的实践环境,导致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仅停留在表面,专业知识技能不足。

(三)师资力量略显不足,学生职业规划不明确

工程管理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目前大部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普遍呈年轻化的趋势,大部分的教师理论知识储备很充足,但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作支撑,严重制约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管理人才,但很多毕业生从事的是和土木专业类似的技术类工作,专业特征不明显,职业规划不明确,使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比较弱。

二、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体现为教育教学模式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3]。为了培养出能够真正满足社会和行业多元化、各层次需求,特别是具有解决综合实际问题并具备较高专业和职业素质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要与企业需求对接,导入项目实践,建立“项目整合教学资源、校企共建培养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由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有着显著的影响,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应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并在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际工作过程相融合[4]。

(一)利用好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为了缩小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需要企业深度参与,制订出合适、科学的培养方案。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做到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实现企业走进校园,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实践环节以及人才质量评价等各方面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校企合作的核心内容。如利用企业教学资源开设有关实践性教学的选修课,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带进课堂,由企业导师利用企业资源开展这些选修性内容的教学,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以后想从事的就业方向进行选修,提高其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要真正让学生和教师走进企业,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促使企业积极地接纳学生实习和教师挂职锻炼,同时创造条件保证学生和教师全身心投入企业行业环境,达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目的。如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和科研服务的同时,企业也为教师提供了横向课题的平台,这种联合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能促进学校科研、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教师授课、实践内容和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

在工程管理专业改革各阶段中,第一阶段主要是厘清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之间课程的关系问题;第二阶段主要是解决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问题;第三阶段的重点在于如何建设与目标相适应的“应用型”高校使学生的培养契合企业的需求,而这首先需要教师在授课环节(理论环节、实训环节、实习环节等)在内容上能够与企业需求相适应。

如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提高工程能力,丰富实践经验。教师回校后,把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带回课堂,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用实际问题开展案例教学,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4]。同时,将企业的实际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并由企业工程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指导,这既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又使设计项目贴近生产实际,锻炼了学生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主动性

由于工程管理专业缺乏趣味性,学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里面。因此,关注学生发展需求,激发学生作为教学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会知识的综合运用,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主动性,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师与企业的横向课题,提高专业能力,表现优异的学生可获得优先被录取进入企业实习的权利。此外,目前大部分学校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方式还是比较传统的闭卷方式,这种考核的方式比较单一,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可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倾听和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纳入学生的成绩评定中。

三、结语

为了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学校的就业率,各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应緊跟时代的步伐,把握工程管理领域高速发展的契机,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校企合作模式,将该模式引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最终达到推动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5]。

参考文献:

[1]柳友荣,龚放.“本科教学质量”辩证[J].中国大学教学,2008(6):7-11.

[2]罗文广,胡波.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15-17

[3]宋国利,盖攻琪,苏冬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91-94.

[4]高燕,刘永俊,常晋义.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2(12).

[5]陈春来,缪志伟,王云岗.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教学改革,2017(6).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