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民歌衬词的运用特征初探*

2017-07-08 02:40苏前忠
黄河之声 2017年8期
关键词:衬词上饶唱词

苏前忠

(上饶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上饶民歌衬词的运用特征初探*

苏前忠

(上饶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上饶民歌中衬词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体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极大地丰富了上饶民歌的表现力。本文试图从衬词这一切入点初步探索上饶民歌的艺术特色和地方特色。

上饶民歌;衬词;种类

上饶民歌的研究起始于1979年全国艺术学科科研项目《中国民族音乐集成》规划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上饶地区分卷》①对上饶民歌进行了全面的收集与整理,并对音乐形态作了一定程度的归纳。此外,还有散见于各期刊的等少量音乐研究论文。为使上饶民歌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我们音乐工作者们有义务对之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对上饶民歌的衬词的种类及其与曲调如何结合做力所能及的探讨。根据中国音乐词典定义:“衬字、衬词、衬句:我国民歌歌词中,常穿插一些语气词、形声词,根据使用字数的多少,称为衬字、衬词、衬句。如‘哪’、‘嗨’、‘嗬’、‘溜溜’、‘得得’、‘亲亲哪’、‘一朵莲花落’等。”[1]正如周青青先生所说:“民歌中的衬词常能引人入胜,引发了不少人的探究兴趣。它远比创作歌曲中的衬词丰富得多。同时,在民歌的衬词中又似乎存在着某些规律。”[2]笔者在长期的田野调查中,深刻认识到民歌衬词的重要性,因此,尝试探索上饶民歌“衬词”的运用规律。为使研究方便,本文所取“衬词”的含义为包括“衬字”和“衬词”两种形式,而“衬句”则由于运用复杂而另外撰文探讨。

一、上饶民歌衬词的种类及其作用

(一)衬词的种类

按衬词的字数划分,据统计,上饶民歌中常用的衬词可以分为:(1)单个衬字;(2)两个衬字的连缀;(3)三个衬字的连缀;(4)四个以上衬字的连缀等四类。

1.单个衬字。有“呃”、“咧”、“吔”、“哎”、“嗬”、“嘎”、“嗨”、“嗯”、“呐”、“哈”、“嘞”、“个”、“是”、“喏”、“吔”、“哩”、“的”、“格”、“噢”、“唻”、“嗳”、“了”、“就”、“呶”、“自”、“哞”、“啰”、“里”、“呀”、“咯”、“噫”、“呢”、“啦”、“哟”、“喂”、“哇”、“呵”、“咧”、“哦”、“喔”等。

2.两个衬字的连缀。有“呃嘿”、“哎嗬”、“嗬喂”、“唷嗬”、“呃嗬”、“呃起”、“喏哦”、“哦嗬”、“嗬哎”、“呐哎”、“嗬里”、“呀哈”、“嗨哟”、“哎呀”、“嗨嗬”、“嘿佐”、“哈噜”、“哟咿”、“哟啰”、“啰个”、“哟个”、“那个”、“哩咯”、“呀啦”、“呀咯”、“咯哩”、“唻嗨”、“来是”、“啊咯”、“嗯呃”、“嗬嘞”、“呜呼”、“哎嗨”、“是呀”、“啰哇”、“啰喂”、“嘞咳”、“哟喂”、“梭啰”、“天梭”、“里格”、“啰嗬”、“索啰”、“哟哟”、“哩呀”、“哩么”、“呀哩”、“呀是”、“唻嗬”、“格哈”、“吔咯”、“嘟噜”、“吔就”、“奴嗬”等,基本是AB形式。

3.三个衬字的连缀。有“哦嗬嗬”、“呃嗨嗨”、“嗬嘿嘿”、“咦呼呼”、“嗨哟么”、“嗨咿才”、“佐佐嘞”、“唔嗨嗨”、“哎嘿哟”、“咳咿咿”、“咳咿哟”、“咿噜呀”、“咳噜哟”、“呀噜噢”、“啊咿咿”、“啊咿哟”、“呀那哟”、“哟啰哎”、“哟啰噢”、“哈咿哟”、“哈咿哎”、“吔噜哎”、“咿噜呀”、“嗯呃哟”、“茶叮咚”、“哎呀嘞”、“喂子索”、“亲郎哥”、“啰哩呀”、“呀嗬嗬”、“哎嗨哟”、“金马唆”、“哎嗨哟”、“叮啰当”、“当叮啰”、“哩咯哩”、“呐连索”、“啷哩啷”、“哟里哟”、“哟里吔”、“禾打禾”、“叮个叮”、“嗬嗬嗨”、“麦子嗦”、“嗬嗨嗬”、“喏呜哇”、“呀呜哇”、“哪呜哇”、“吔呜哇”“嘟松唉”、“唉唉哟”、“啦荷哩”、“哎哟哟”、“呀哩个”、“嘞呀啰”、“莲呀啰”、“啰里啰”、“啰嗬嗬”、“嘞呀啰”、“呀哎咯”等。分为ABB、ABA、AAB、ABC等四种形式。

4.四个以上衬字的连缀。此类衬词只有少数“拟声词”,如“希力沙啦”,还属于衬词,大多数已经构成衬句。故拟另文探讨。

(二)衬词的作用

上饶民歌衬词运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的用在句头,有的是用在一句中间,有的用在句尾。一般说,用在不同地方,表现不同情绪,起不同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用法:

1.第一种是语气助词类,作用是加强语气的表达。这类主要以单个衬字为主,如“呃”、“咧”、“吔”、“哎”、“嘞”、“哦”、“喔”等。如鹰潭市白露的《一世撑篙实可怜》:

“手拿一根(个)青竹篙(哦),撑了一篙(个)又一篙(哟),撑得船夫(个)汗滴滴(吔),天光撑到晚(来)晚(来)撑到(个)冇有吃(吔),一世撑船(是)实可怜(喏),撑得(个)船(来)也还冇有钱(哟)。”

唱词由六个句子构成。填充性的衬字有“个”、“来”、“是”,每个句子中间都插入衬字,每个衬字所配的音调节奏短促,属于语言习惯性用法,句末都有“哦”、“哟”、“吔”、“喏”语气词,在音调配置上自由延长,加强语义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

2.第二种是填充性的。这类主要是由于语言的习惯和感情的需要而加入的,填充在正词中间,使得音节密度增强,动感更大,或使唱词显得活泼,或使唱词更为生动,或使唱词更为亲切自然。这类有单个衬字的形式,如:“个”、“是”、“哩”、“的”、“格”、“了”、“就”、“自”等,如《一世撑篙实可怜》。有两个衬字的连缀形式,如“呀哈”、“啰个”、“哟个”、“那个”、“哩咯”、“呀啦”、“咯哩”、“来是”、“是呀”、“吔就”等。

如德兴市占才的《肩挑篾篓打长工》:

“时不(哩咯)通(来是)运不通(啊咯),挑起(哩咯)篾篓(啊)打长(哦)工”。

有三个衬词的连缀形式,如婺源县赋春的《戒烟歌》(茶歌):

“石榴开花(嘞呀啰)一里尖呀(莲呀啰)姐劝郎哥(啰里啰)别吃烟(啰嗬嗬),洋烟本是(嘞呀啰)外国出呀(莲呀啰)解到中原(啰哩啰)坑杀人(啰嗬嗬)。”

3.第三种是起兴性的、引歌性的。这类有单个衬字的形式,如“哎”、“喂”等;有两个衬字的连缀形式,如“嗬喂”、“哦嗬”等;也有三个衬字连缀的形式,如,贵溪市罗塘《打个山歌送哥归》的“哎呀嘞”等。

4.第四种是语气助词具有表意性运用的。如,鄱阳县东丰的《打个山歌嗬嘞》:

“打个山歌(嗬嘞)过东村(唻)(嗬嘞),东村弟子(嗨嘞)享太平(啰)(嗨嘞)。打个山歌(嗬嘞)过西村(唻)(嗬嘞)西村姊妹(嗨嘞)赛观音(啰)(嗨嘞)。”

“嗬嘞”这个衬词在鄱阳方言里是语言的习惯加入的,含有“愉快”的语义信息。“嗬嘞”穿插在四个七字句唱词中间,使唱词显得活泼、亲切,使得音乐形象生动有趣。

又如德兴市香屯的《打夯号子》:

这首号子的衬词“嘿呀”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已经不仅仅是对领唱的呼应,而是带有强烈的赞赏的意味。表示这个东西很听者者的喜爱或赞赏。音调配以sol音同音反复,并强调“嘿”字,加强了赞赏的意味。这种以简胜繁的手法值得音乐创作者们学习借鉴。

5.第五种是整首民歌的唱词都是由衬词组成。这主要出现在劳动号子和山歌里,不同体裁的民歌使用的衬词也丰富多样,多用两个衬字的连缀和三个衬字的连缀形式,如德兴市坛埠《放牛调》,唱词只有“哦呵”两个字,又如余干县康山的《呼鹭鸶调》,是流行于余干县康山的一首渔歌。唱词全部“嗬、咳、哈”三个衬字组成,配以明快活泼的旋律,展示了渔民豪爽、乐观的精神面貌。

6.第六种是有一定实义的,寄托美好愿望的,如“麦子嗦”、“金马唆”、“天梭”等。

7.第七种是称谓性的。这类有两个衬字的连缀的形式,如“哥呀”、“妹呀”、“奴嗬”等;有三个衬字连缀的形式,如第五类是称谓性的,如“亲郎哥”等。

8.第八种是单独用在结尾的。如鄱阳县双港《大篱网吆号》中的“咦呼呼”等,表达劳动暂告一段落,长舒一口气,以放松身心。

二、衬词与曲调结合的运用特征

(一)根据正词和衬词所配音调的在全曲的分量来看,有三种情况

1.第一种是正词所配音调占主体地位,而衬词所配的音调在整首曲调中是辅助性的、填充性的。这类较多。大多数的小调和山歌中的衬词属于这类情况。

高速公路桥梁处在坡度大于3%的地区中,在桥梁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这样才能避免在施工中造成梁体侧移的问题,还能够提升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2.第二种是正词所配音调属于从属地位,而衬词所配音调占主体地位。这类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唱词全由衬词构成;另一种清况是正词只是表达演唱者过程中及时提醒或在某种过程中的感觉,这类的主要集中在劳动比较繁重的劳动号子中,如鄱阳县谢滩《运石号子》基本由衬词组成,正词只有“我的抬不动”和“烦攒把颈”穿插在衬词中,这是由劳动性质决定的。这种类型的情况相对较少。

3.第三种是有的衬词不配曲调,而只以念诵来应和,在整个上饶民歌中较为少见。如玉山紫湖的《榨油号子》中的“嘿”。唱词主要由衬词“嗨啰咳,(嘿)!嗨啰哇!(嘿)!”在领唱者唱出“嗨啰咳”和“嗨啰哇”时,和唱者都以念诵出“嘿”字来应和。

(二)衬词与曲调的结合关系

1.衬词与曲调的形成连锁的特殊形式。这种情况的特点是衬词的结构与曲调的结构一致,如鄱阳县双港的《打夯号子》(谱例1)。(领)嗨嗬!(和)嗬嗨!这种领和用同一衬词,但和唱时词序颠倒,形成衬词的ABBA的连锁,在音调上,和唱的音高与领唱停顿处的音高一致都是“sol”,在旋法上形成顶针关系,节律均衡,节奏紧凑,属于典型的“短律”型号子律动性。领与和的时值相同(领唱时“嗨”一拍“嗬”半拍,和唱时“嗬”一拍“嗨”半拍,领和时值都是占据一小节),领、和衔接紧密,展现出一种紧张、火热的劳动场面。

谱例1

演唱:杨正亮

记录:赵南元

2.正词作为陈述性音调,强调衬词的抒发情感的功能。如乐平市临港的《耘禾山歌》(谱例2)。歌词由一对上、下七字句构成,每句用了四个衬字,在词组或句逗的后面,也是旋律的乐节或乐句的结尾处加入一个衬字,且旋律上在每个衬字(除第二句第一个衬字“个”外)都配以长音突出衬字,正词部分清晰地陈述心中要说的话,衬词部分自由地抒发了内心的感情。这是由于山歌的体裁决定的,这种正词节奏紧密与衬词节奏自由延长的安排,加强了山歌的音乐表现力。第二句第一个衬字“个”字没有配旋律长音也非常自然巧妙,这是由于在上一句结尾处较长停顿后,如果还是配以长音的话就会有停滞感,而且刚好在结构的起承转合中“转”的这个位置上,节奏稍加紧凑有利于情绪聚集,随后自然抒发出来。

谱例2

演唱:齐益寿

记录:邓志成

3.衬词与音乐配合达到扩充乐曲结构的功能。

这首流行于余干县城镇的《打硪歌》(谱例3),衬词很有特色。“嗨嘿哟嗬嗨”,几个衬词的连续叠加唱和,音乐有较强的旋律感,并有规律地重复的情况,是一种帮腔和唱形式,其旋律与领唱者的旋律有呼应关系,这种和唱类似于器乐伴奏中的间奏,也是一种帮腔,已经不是纯粹的指挥协调劳动的实用性了,而是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自己的劳动果实的充分肯定与自身力量的无限自豪与乐观精神):

谱例3

演唱:佚 名

记录:余干县文化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上饶民歌衬词及其运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衬词的运用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表达了劳动人民淳朴而善良的真情实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古代诗人郑谷的诗中有;“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这种具有浓厚特色的音乐,容易勾起人们的愁思。那种具有乡土特色的“衬词”,是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由于笔者学力所限,对上饶民歌衬词的探讨难免挂一漏万,希望得到专家学者们的批评指正!■

注释:

① 本文所使用的谱例主要引自上饶市群众艺术馆编写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上饶地区分卷》(1981年11月油印本)。

[1]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48.

[2] 周青青.中国民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38.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2011)规划项目研究成果(11YS22)

苏前忠(1970-),男,江西上饶人,上饶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衬词上饶唱词
衬词在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唱词(外一首)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