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张艺芳
在家上学,开启个性化教育之路
本刊记者_张艺芳
王佳佳: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2013—2014),江苏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培育人选。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哲学和比较教育等领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编、参译著作十余部,主持多项课题。
2016年,AlphaGo打败世界冠军李世石,人类惶恐地意识到: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
一方面,AlphaGo的深度学习能力,让人类惊叹。另一方面,十年后的人才需求现状已然不同。正如2016年底,李开复在WISE独角兽大会上所说的:十年后,世界上90%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尤其是,翻译、记者、助理、保安、司机、销售、客服、交易员、会计、保姆等工作。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的目标。
2016年9月,于北师大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将培养目标指向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主要拥有三项基本能力: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核心素养作为指导教育发展的一个统领性文件,为教育创新提供了依据。
坐落于洱海旁的苍山学堂,2011年国内首届“在家上学”教育研讨会便在这里召开
截止到2017年2月,“在家上学”群体规模为5万人,其中真正实践“在家上学”的学生数为6000人。
2017年4月23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LIFE峰会“社会化学习的评价挑战”分论坛上,微知著才库创始人余建国认为:“当我们继续在简历上写‘大学本科、英语六级、某项奖学金获得者’时,将显得过时且毫无竞争力。你需要将自身拥有的某些具体的能力展现出来。”
在信息时代每往前迈一步,尤其是AI时代来临,作为人的特性将愈来愈被强调。当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由于对知识和技能的过于强化,使得学校教育弱化了对人的发展的价值,便转而寻找新的教育形式。
20世纪初,国内开始零星出现“在家上学”的教育探索。接下来的十几年,在家上学迅猛发展。2011年,国内首届“在家上学”教育研讨会于云南大理召开。2013年,全国18000人关注,2000人实践。
不久前举办的LIFE峰会上,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王佳佳发布了最新的在家上学报告。截止到2017年2月,“在家上学”群体规模为5万人,其中真正实践“在家上学”的学生数为6000人。从2013年到2017年,“在家上学”的群体规模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17年3月3日,“在家上学联盟”网站的注册会员数为16032,同名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为2.3万。
报告显示,在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原因中,73.13%的家长“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71.64%“不认同学校的教学方式”。其他比较重要的原因还包括“不认同学校的课程内容”“不认同学校的教学进度”“不认同学校的校园文化和环境”等。
王佳佳曾于2013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观察后认为:当学校制度变得越来越精密,越来越严格、细致的时候,就会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知识是基础性的东西,但进入21世纪,创造力将更被强调。当我们一直强调知识的传递,或者技能的习得,同样会限制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起初做‘在家上学’现象研究时,我会觉得在家上学、逃离学校教育是一种很荒谬的形式和存在。但现在,借助今天的技术,在家上学的可行性增强了。”王佳佳坦言,“我们甚至可以借助在家上学推动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在家上学,这种完全去学校化的形式,能带动学校的转型,让学校变得更具有灵活性和弹性。另一方面,在家上学者,在学习内容和时间上更为灵活,可以按照学生的节奏调整课程安排,以满足孩子个性化成长的需要。”这些观点,也见之于他的博士论文《论学校制度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作为逃离学校教育之后做出的选择,在家上学直接面向孩子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在王佳佳的报告中,在家上学施教者最重孩子品德的养成。调查数据显示,有41.79%在道德品质的养成,24.36%在人文素养的提高,11.19%在知识结构的掌握。
纵观国内的现状,王佳佳认为,“2010年之前,是在家上学的萌芽阶段。目前,在中国,‘在家上学’正处于迅速增长期。”
基于近些年的调查和访学,王佳佳的新书《远离学校的教育:当代西方国家“在家上学”运动研究》于2017年5月面市。王佳佳将国外整个的趋势概括为三点:一方面,合法化成为主流;第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第三,教育实践模式日益成熟。
为了对在家上学有更多了解,我们对发布报告的王佳佳教授进行了专访。
基于近些年的调查和访学,王佳佳的新书《远离学校的教育:当代西方国家“在家上学”运动研究》于2017年5月面市
当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由于对知识和技能的过于强化,使得学校教育弱化了对人的发展的价值,便转而寻找新的教育形式
记者: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家上学”在美国的大多数州并不合法,后经过多方努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各州陆续确认了“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并出台相应的支撑体系。1993年秋,“在家上学”在美国50个州实现了合法化。据您观察,在家上学在美国的迅速发展,跟美国文化的哪些特质有关?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推动因素?
王佳佳:文化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体制和社会。一开始,我开启“在家上学”研究,以为这只是教育领域的改革,一种教育现象,但后来我发现,更合适的表述应该是:一场“社会运动”。
首先,美国的各种社会组织是比较丰富的,在家上学这种教育形式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组织的推动。在家上学在美国出现时,曾被视作洪水猛兽,遭到——州教育厅、学区、学校管理者、教师组织等反对。在家上学运动的支持者们,正是通过美国教育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and Education,ACE)、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ASCU)等非政府机构推动了高校相关政策的转变。
为了转变美国高校的歧视性政策,美国家庭学校法律保护协会等组织曾积极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在家上学这种教育形式的诸多优点和成就,同时与美国教育委员会、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等组织不断沟通,要求这些组织的会员高校取消对在家上学学生的歧视性规定和要求。经过多番努力,这些机构接受了在家上学支持者的看法,并向其会员高校写信,建议他们取消这类要求而代之以档案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等方式来评价“在家上学”的学生。
另外一个力量是新闻媒体,出于“政治正确”的原则,为保证不同宗教、种族的人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美国媒体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在家上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在家上学的发展。
另外,美国是地方分权的教育体制,每个州的教育政策差异很大,在家上学这种教育形式,也是以一个州一个州这种方式推进的。1993年以后,美国各州先后承认“在家上学”是一种法律上可以接受的教育形式,公立学校已经很难再通过法律的途径遏制“在家上学”的发展。
此外,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家上学运动的出现,起于对宗教教育的追求。根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调查,72.3%的家长选择了“提供宗教或道德教育”作为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原因。其中,卡潘·盖洛普的民意调查中的一项为:“有人提议对美国宪法进行修正,以允许在公立学校中祈祷。您赞成还是反对这项宪法修正案?”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无子女上学者,还是公立学校或非公立学校的家长,赞同的比例都达到70%左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的提案建议,应尽快制定“在家上学”条例,为教育创新提供法律依据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让其子女“有学上"、“有好学校上"这些相对低层次的阶段,而是要求子女接受个别化的、认同感更强的、更优质的教育,而且他们对什么是优质教育有独立的理解和判断。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在家上学这种形式,宗教的因素被冲淡了。
美国学者盖瑟(Milton Gaither )从政治和文化因素的角度对在家上学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家上学现象之所以能够愈演愈烈,主要得益于美国政治领域的反文化思潮、郊区化的趋势、自然主义教育思潮和进步主义运动,以及公立学校的官僚化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等四个方面的原因推动。
所以,这是一个很宏大的体系,共同推动了在家上学的发展。
记者:2016年3月,据《财新网》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的提案建议,应尽快制定“在家上学”条例,为教育创新提供法律依据。为了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和教育选择权,在立法和提出核心素养等对孩子教育成果评价的最低标准上,其他国家是否有可参照之处?
王佳佳:据美国家庭教育研究会(National Home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简称NHERI)的最新统计,2016年,美国在家上学的儿童总数已达230万。
如今,美国大部分公立学校开始正视“在家上学”的存在,并与之展开合作。这些学校之所以选择合作,其根源在于他们看到,“在家上学”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行使其教育子女权利、为子女选择最合适的教育的一种特殊需求,这种潮流已经无法阻挡。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让其子女“有学上”“有好学校上”这些相对低层次的阶段,而是要求子女接受个别化的、认同感更强的、更优质的教育,而且他们对什么是优质教育有独立的理解和判断。
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调查显示:1986年,90%的美国高校没有专门针对“在家上学”学生制定官方的招生政策;在1996年,只有44%受访的高校有相应的招生政策。而到了2004年,已经有大概四分之三的美国高校制定了相应的招生政策。
很多州的法律正在发生变化,现在至少有19个州已经规定,“在家上学”的学生如果对学校的课外活动或学业课程感兴趣的话可以选择参与。通常,只要有“在家上学”的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公立学校就能够得到州政府相当于全日制学生的拨款,这样便缓解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对在家上学者最友好的高校,是教会学校和艺术类院校。访学期间,我有一段有趣的见闻:美国有一所由在家上学群体成立的大学——帕特里克亨利学院,有一百来个学生,学生都很优质,毕业后在重要领域活跃。曾有一个《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专门跑到这个学校蹲点观察一年。写成一书:《上帝的哈佛——帕特里克学院如何拯救美国》,非常有冲击力。
20世纪90年代末,有些高校专门设立了相关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有关“在家上学”学生的招生录取政策,如全美最大的艺术学院——萨瓦纳艺术与设计学院(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便在2003年成立了家庭学校委员会。
为了充分了解“在家上学”孩子的情况,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开始采用替代性的评价方式,即注重家长、同伴、社区邻居等不同主体对这类孩子的评价。达特茅斯学院在推荐信中增加了同伴评价一栏,让申请者的朋友对申请者进行评价,描述申请者的成熟度、合作交往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经历等。普林斯顿大学则专门为这一群体增加了“推荐信备选”这一栏,让申请者选择一个比较了解他的人来评价自己,包括兄弟姐妹、家长、教练、音乐教师、朋友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在家上学”的学生,布朗大学专门为他们制定了一份“补充报告”,让这类学生的家长或指导教师填写。其内容主要包括: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原因,在家教育孩子的理念,评价孩子的具体方式,孩子参加过的远程学习、传统中学或高校课程学习经历,孩子参加过的其他标准化考试及成绩,孩子在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研究、外语、艺术等学科所学习过的课程,用过的教材、学习的时间段以及相应的成绩等。
在英国,2003年颁布的教育绿皮书《每个孩子都重要:为了孩子的变化》确立了儿童发展的五项结果目标,分别是:健康、安全、快乐与成功、做出积极贡献、获得良好的经济状况。这成为了评判“在家上学”成效的重要参考标准。我国政府也应制定类似的儿童发展标准,对“在家上学”的教育成效进行评判。
没有围墙的帕特里克亨利学院,创办人法瑞斯认为,美国的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足以严重到需要他们联合起来创建新的教育体系。他们尤其不满的是学校普遍不重视道德教育和信仰教育,使得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人暴露在毒品、性混乱、赌博、缺乏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的环境中
记者:在家上学这种教育形式在具体实施层面,比如:在课程内容、教材选用,以及对社会公共教育资源的利用上,国内外有哪些差异?
王佳佳:中美两国的在家上学实践者均对学校的教材表示不满。他们普遍认为,学校的教材僵化、陈旧,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世界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书本知识远远无法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但学校教育并未对此予以积极关注。于是,中美两国的在家上学实践者普遍对学校教材进行了改良。但在改良的方式上,二者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
中国“在家上学”实践者引入了相当比例的国外教材,希望能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课程理念和经验。在英语教学方面,国内“在家上学”经常选用的教材有《美国原版经典语文课本(小学)》《苏斯博士双语经典系列》等;在数学教学方面,经常选用的教材有日本的《数学游戏故事绘本》、美国的《我是数学迷》等;在科学教学方面,经常选用的教材有法国的《法布尔昆虫记》、韩国的《从小爱科学:有趣的物理》等。
美国“在家上学”教育实践者使用的教材多出自本国,同时非常重视开发当地的课程资源,如公园、博物馆、图书馆、工厂、教堂、大学、商业机构等。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调查的“家长为孩子选择教材渠道”结果显示:美国在家上学实践者从图书馆获取的书籍资料约占77%,从家庭学校组织获取的资料约占50%,从专家处、家庭学校出版商获取的资料约占76%,此外,还会从教堂、学区、学校等地方获得教学资料。
中国“在家上学”的实践者普遍强调孩子知识视野的拓展。与学校课程相比,国内“在家上学”的实践者设计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包含生命教育、儿童文学欣赏、美术、戏剧表演、音乐、体育、综合实践等许多学校教育开设较少甚至根本没有开设的课程。在学时上,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安排给被学校教育认为是“副课”的内容,如音乐、武术、体育、自然、科学等。
中国“在家上学”实践者引入了相当比例的国外教材,希望能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课程理念和经验
记者:在您的报告中,不管是在英国、美国,还是在中国台湾,合法化是主流趋势,可是现在的政策是对在家上学的禁止和叫停,您怎样看待这件事情?
王佳佳:面对以年均30%增长的在家上学群体,政府的态度并不予以支持。我的解读是:当时教育部出这个文件,也是出于保障孩子的受教育权和受教育质量。因为我们对“在家上学”的教育质量是存疑的,并没有研究明确表明,是好还是不好。虽然根据我们的调查,家长总体上是满意的,但并不能说明孩子也是同样的判断。
后来,也有媒体注意到:教育部发的是通知,实际上不具有政策和法律效应。它的指向是:家长要做出“在家上学”的决定时要审慎。教育部的态度是不支持,家长如果真要选择,可能有风险。但教育部目前还没有政策或法律措施来跟进。
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在家上学了解的增加,我自己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些变化。起初,只是因为好奇。结果让我很惊奇,我发现我们对“在家上学”重要性的认识远远不够。
在家上学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是对于孩子而言的。当我们的孩子在学校不适应的时候,“在家上学”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另一方面,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以前学校很强势,学校说什么,就怎么样,家庭教育围着学校教育转。但在家上学这种形式的出现,使家长有了更多用脚投票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倒逼学校优化其治校方略,更多地关注家长和孩子的教育需求。
未来,学校将不断向学习中心转型,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转型,现在国内有走班、选课制,已经是往这些方面转型了。学校教育在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方面,也应给学生多几种选择。
也有人问我,你做了在家上学研究,是否考虑让自己的孩子选择在家上学?我们要提供一种适合孩子的教育,不是说我们选择一种教育形式,就往孩子身上套,而是让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去感受,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记者:关于在家上学的研究,在推动政策决议方面,您有哪些正在做的,以及近几年的规划?
王佳佳:目前这份报告已经受到了新闻媒体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广泛关注。但转变成教育决策,还需要很多力量的推动。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研究在家上学的监管政策如何制定。比如:如何设定适当的条件允许在家上学,如何监管在家上学的教育过程,最终如何评价在家上学的效果。这就要建立一套很系统的工程。你要先有这个研究,比如,最主要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拉出一个底线,达到了你可以这样做。目前,合法化是大势所趋。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提供教育的信息和数据,展现国外的经验和情况,国内的趋势和现状。现在,毕竟还是一个小众的群体,五六千人,在两三亿的学生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要真正引起政策的转变,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