曽荇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江西抚州344000)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经皮钢板相关内固定术对pilonⅢ型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曽荇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江西抚州344000)
目的对应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两种方式对患有pilonⅢ型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pilonⅢ型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pilonⅢ型骨折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术后骨折部位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在骨折疾病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pilonⅢ型骨折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1.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74%)(P<0.05);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14.82± 2.01)d、术后骨折部位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89.70±8.56)d明显短于对照组[(19.53±3.47)d,(107.35±12.94)d](P<0.05);在骨折疾病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9例)(P<0.05)。结论应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患有pilonⅢ型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相比于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更加明显。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经皮钢板内固定术;pilonⅢ型骨折pilonⅢ型骨折多指胫骨远端的1/3处,出现波及到胫距关节面的一类骨折性疾病[1]。该类患者的胫骨远端位置的关节面会发生严重的粉碎,远端位置发生松质骨压缩、骨缺损等病理学表现[2]。本次对应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两种方式对患有pilonⅢ型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现汇报如下。
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来源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pilonⅢ型骨折患者,共计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包括男27例,女19例;左腿骨折患者14例,右腿骨折患者32例;患者体质量42~78 kg,平均(54.1±9.6)kg;年龄19~79岁,平均(43.7±8.4)岁;骨折发病时间1~14 h,平均(6.3±1.8)h;撞击伤骨折患者21例,坠落伤骨折患者16例,重物压伤骨折患者9例;治疗组中男29例,女17例;左腿骨折患者12例,右腿骨折患者34例;患者体质量44~71 kg,平均(54.4±9.5)kg;患者年龄19~73岁,平均(43.2±8.7)岁;骨折发病时间1~18 h,平均(6.5±2.4)h;撞击伤骨折患者22例,坠落伤骨折患者17例,重物压伤骨折患者7例。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时间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于近胫骨嵴的外侧位置,做纵向手术切口,保证骨折位置可以充分显露,不需要对骨膜实施环形剥离,清除骨折间积血,通过返折和牵引操作保证骨折能够充分复位。通过拍片对骨碎片情况进行复查,依次将螺钉拧入。对于骨块缺损程度严重位置,开展人造骨添加,然后对操作部位进行冲洗、止血、缝合处理。术后放置引流管并对皮肤切口进行缝合。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骨折断端位置做长度在4 cm左右的纵向切口,开展骨膜外剥离,对骨折的断端开展复位处理,螺钉固定,同时进行骨折连续性重建,切口的深度要适当,尽量达到深筋膜,在骨膜、深筋膜间的疏松地带开展有效分离操作,对皮下隧道予以建立。经隧道在骨膜表面放置钢板,通过隧道过骨折线后,骨干一侧插入,然后将螺钉经皮植入到相应的位置,对固定钉孔予以合理选择,在两钉孔之间行小切口,对局部皮肤予以保护,经钻孔、攻丝、螺钉实施固定,透视检查证实骨折复位满意后,对切口开展冲洗缝合,并放置橡皮条,实施引流。
1.3 疗效评价标准痊愈:踝关节症状显示,生理功能评分>90分,踝关节无肿胀,能自如活动,步态表现正常;显效:踝关节症状减轻效果明显,生理功能评分>80分,但<90分,踝关节位置发生轻微肿痛,步态基本正常,活动度为正常值水平的75%左右;有效:踝关节症状减轻,生理功能评分超过60分但没有达到80分,在活动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疼痛感,活动度能够达到正常值水平的50%,步态表现基本正常;无效:患者踝关节症状没有减轻,生理功能评分没有达到60分,在静止休息或行走状态下都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活动度没有达到正常值水平的50%,出现明显的破行和踝关节肿胀症状[3]。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本组总例数× 100.0%。
1.4 观察指标选择两组pilonⅢ型骨折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术后骨折部位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在骨折疾病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几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pilonⅢ型骨折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pilonⅢ型骨折控制总有效率达到71.74%;治疗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pilonⅢ型骨折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在骨折疾病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对照组pilonⅢ型骨折患者采用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期间有9例出现围术期不良反应,治疗组pilonⅢ型骨折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期间有1例出现围术期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5)。
2.3 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和术后骨折部位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对照组pilonⅢ型骨折患者在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后共住院接受治疗(19.53±3.47)d,患者术后(107.35±12.94)d骨折部位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治疗组pilonⅢ型骨折患者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共住院接受治疗(14.82±2.01)d,患者术后(89.70±8.56)d骨折部位生理功能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P<0.05)。
表1 两组患者pilonⅢ型骨折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比较(n)
临床上pilonⅢ型骨折患者,多会合并腓骨下段骨折,软组织发生挫伤危险性相对较大,患者胫腓骨联合损伤的实际发生率占全部踝部骨折疾病患者的10%左右[4-5]。应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患有pilonⅢ型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操作视野更为开阔,能够使骨折端充分暴露,可以真正实现精准的骨折复位,且腓骨下端位置骨折治疗过程中内部钉的应用显得极为重要,生理解剖复位能够充分保证内部钉的固定程度更加牢固,使患者的胫腓骨长度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恢复,从而有效维持良好骨折对线对位,也可以为患者在术后能够及早进行功能锻炼提供一定的帮助[6-7]。PilonⅢ型骨折疾病发生会使患者的胫骨骨松质损伤程度加重,这时植骨是治疗的最好办法,通过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过程中能够植入自体骨和人造骨,可以有效的预防关节塌陷、骨损伤、股不连等相关并发症的出现[8]。
[1]常国荣,岑智聪,高洪辉,等.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同分型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及指征[J].中国医药导报,2011,4(34):48-49.
[2]沈啟捷,刘亚斌,金硕.影响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7): 1909-1912.
[3]李卫华,王岩,王满宜.Pilon C3型骨折后外侧入路的一例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12):1103-1104.
[4]李健,王瑞,孔晓川,等.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二部分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4): 283-287.
[5]黄洪,储辉,俞航,等.影响胫骨Pilon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6):490.
[6]孙铭.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5例胫骨Pilon骨折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4):438.
[7]郁耀平,陈大伟,俞光荣,等.Pilon骨折中腓骨固定的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20):2072.
[8]刘欣,王磊,陈先,等.Pilon骨折术后动态足底压力的分布特征[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8(11):107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9.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