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聚芳
(山东高密第二实验小学,山东 潍坊 261500)
作为一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工作了20多年的教师,笔者听了很多课,也执教了很多课,参加了几次课改,但就亲身经历而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局面几乎没有大的改观,这需要引起语文教师的深深思考。
一、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
语文教师总在课堂上不遗余力地讲,有时详细分析课文内容,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条分缕析;有时耐心细致地和学生一问一答,回答不确切的地方教师就开讲,不讲深、不讲透就感觉不尽职责;有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拓展延伸,令人目不暇接。教师主导成了主控,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学评价机制方面的原因,语文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只通过一张试卷来考察;教师教学理念方面的原因,教师认为学生自己学不到点子上,不相信学生能够独立领会教学内容。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实际上,学生的阅读实践一直被教师善意地剥夺,学生的读书活动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点缀,久而久之,学生没有形成读书的能力,听语文的学习模式也就随之形成了,于是,教师只好讲得更多了。随着教师日复一日地讲语文,学生日复一日地听语文,学生越来越不会读书了,学生读的能力就是在教师事无巨细的包办讲解中逐渐弱化的。叶圣陶在《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一文中,批评了逐句讲解的做法,“第一,这里缺少了练习阅读最重要的预习阶段。……从形式上看,他们太舒服了,一切预习事项都有老师代劳;但是从实际上说,他们太吃亏了,几种有价值的心理过程都没有经历到。第二,这办法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那个目标根本矛盾”。
二、公开课读得多,常态课读得少
课堂经常会以常态课和公开课来区分。公开课,顾名思义,除了和常态课一样,上给学生听,教学生学会知识外,还要上给其他人听。因此,公开课上,教师往往更加刻意地追求上课“成功”,对待起来格外认真。公开课和常态课的关系,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大餐”和“家常菜”的关系。
除了精心备课、试讲之外,公开课执教者特别关注学生的预习情况,念叨最多的一句话是“一定得读熟书啊,读不熟书这课没法讲”。尤其是执教公开课时,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先读好书。所谓“读好书”,就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得流利通顺,如果有些学生能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那就更让执教者开心了。要达到这一要求,至少需要一节课的读书预习时间。经过这样的预习之后,公开课往往比较成功,但静下心来反思,就会觉得这个公开课上得比较“假”。这个“假”在于学生下功夫不在公开课上,而是在课下:如果没有课前充分预习,没有学生“读熟书”这一前提,公开课难以保证成功。既然读熟书再开讲是保证语文课堂学习成功的前提和关键,那么教师带领学生先预习再深入感悟文本,是顺应语文教学规律的举措,应该大力提倡。
语文教学应该扎扎实实、大大方方地进行预习。公开课遵循了语文学习规律,实践了“整体—部分—整体”这一教学理念,因此成功了。而在常态课上,学生没有认认真真地初读课文,没有做好和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准备,因此也就没办法真正参与到课文学习中来。久之久之,就形成了“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的局面。
三、课内阅读多,课外阅读少
“课内悟法,课外迁移用法”是各科学习的规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也不例外,阅读能力甚至语文素养的提升也遵从这一规律。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虽然课内阅读存在教师主控课堂、学生自主阅读时间相对较少等弊病,但还是要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学习,虽然新课标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但就语文教学现状来说,“教教材”依然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因为应试考试就考教材,因此教师不遗余力地教教材,教学方法难以创新。从时间上来说,语文课内阅读时间基本上有保证,相比來说,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就很随意了。新课标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145万字”,这一标准普遍难以达到。
课外阅读现状的形成有多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学生课业负担重,无暇进行课外阅读,当然这一点跟教师、学生家长对成绩的过分追求有关;第二,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高,用于看电视、玩电脑等的娱乐时间超过课外阅读时间;第三,阅读指导较少,系统性指导更少等。此外,课内阅读组织学习形式过于重视知识灌输,教师为考而教的功利思想等也是课外阅读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
由此可见,以上三多三少其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即学生被动学习多,主动学习少。学生学习语文是被动的,因为天天吃着教师帮他嚼过的馍——条分缕析的课文内容,逐渐丧失了自我咀嚼消化文章的能力。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还语文学习的本来面目,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