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亦爽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州 350108)
摘 要:校园网贷因其借款门槛低、放款速度快等特点迅速挤入高校借贷市场,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借款首选。一方面,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飞速发展大大刺激了学生们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诸如信息审核不力、放款资金流向不明等问题却极大地增加了校园网贷风险。通过分析近年来校园网贷发展情况,认为其中主要存在信息泄露风险、法律合规风险以及资金流向风险,并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角度对此做出了解释,最后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一些防范建议。
关键词:校园网贷;风险;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138-02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P2P网贷平台凭借其融资快捷的特点逐渐成为个体户、小微企业等借款者的首选融资渠道,其中作为P2P网贷平台发展最迅猛的产品类别之一的校园贷款更是赢得了众多高校学生的青睐。据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65万,全国在校大学生约为3 000万,其中超8成有资金短缺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大学生自身固有的高消费需求、低辨识力和抗诱惑力使得校园金融十分盛行。但是校园网贷针对高校学生施行的“先消费后还贷”导致一些学生无力还款而最终酿成悲剧,可见校园网贷存有极高的风险。此外,一些校园网贷平台由于逐利性会恶意降低借款门槛造成借贷市场出现不良竞争并导致逆向选择的发生。本文将从校园网贷的初始信息审核环节、放款资金流向中间环节以及最后收款合规环节三方面分析校园网贷存在的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一些防范建议。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文献有许多但有关校园网贷的研究相对较少。张国文(2014)通过探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并从法律层面对其进行分析,认为P2P网络借贷平台在政策、经营、资金方面存有风险并给出了相关建议。魏鹏(2014)根據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指出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六大风险,并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的比较得出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审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问题。谈超等(2014)通过构建不确定性的委托——代理模型对P2P网络借贷平台内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可以解决逆向选择问题、信用担保则可以防范道德风险。
从现有的文献看,大部分都集中在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研究上而有关校园网贷的探讨则相对较少。校园网贷作为P2P网贷下的一个子类在某些方面具有与P2P网贷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校园网贷的资金发放对象是高校学生,因此它与P2P网贷又有所区别。本文通过分析校园网贷由于放贷人群的特定性所导致的独特性以及近年来校园网贷发展情况,认为其中主要存在信息泄露风险、法律合规风险以及资金流向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一些防范建议。
二、校园网贷发展现状
2009年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通知》的下发使得各大银行纷纷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但高校学生的消费需求并未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此外随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大学生逐渐成为借贷市场争相抢占的消费群。校园网贷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填补了因政策原因造成的高校借贷市场空白。大学生强烈的购买需求以及不成熟的攀比心理会导致非理性消费,校园网贷平台的出现使得他们的消费更加便捷,尤其是它能够缓和高校学生实际有限的消费能力同内在极度旺盛的消费需求之间不匹配的矛盾,通过网络借贷和分期付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资金压力。
然而在低门槛、放贷快的背后,校园网贷市场隐藏着审核不力、高利息等乱象。据媒体报道,河南某高校一名大二学生以28名同学之名在14家校园金融平台负债近60万元最终绝望跳楼,然而他的家人和同学们还得想办法处理债务。这些由校园网贷引发的悲剧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已经提出要加强对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与整治。
三、校园网贷存在的风险
校园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特殊发展渠道在信息审核与发放贷款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它也存在着极高的风险。信息审核不严格造成个人信息盗用情况严重,后期催款程序不当又极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并且对借贷者以后的信用产生终身不良影响。
(一)信息泄露风险
校园网贷在借款人信息审核方面十分宽松使盗用信息的情况极易发生。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一些校园网贷平台为扩展业务而恶意降低申请门槛要求,造成平台审核风控不严,个人信息泄露较为严重。对于那些个人信息被盗用的学生来说,一旦借款者不能及时还款,放款者就会找到他们催其还款,并且这些受害者还得承担因信息泄露造成的个人信用值降低的风险。此外,高校学生自身固有的还款能力弱、风险意识低还会导致逆向选择的出现。逆向选择是指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对于向高校学生放款的校园网贷平台而言,学生是一个既无固定收入,还款能力又弱的借款群体。但对于高校在校生而言,校园网贷平台参差不齐,他们只能依据各平台在网上的宣传标语来做出判断。这意味着学生们不可能完全获知和辨别平台的可靠性,就产生了校园网络借贷平台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为借款人在无法识别真实信息的情况下,会倾向于选择贷款额度更高、审核程序更简单的校园网贷平台,而那些信息审核较为严格例如需要线上线下双向审核的平台将鲜有人问津。这时就产生了逆向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合乎规范的校园网贷平台将被挤退出借贷市场,校园网贷平台的平均质量逐渐下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导致校园网贷乱象丛生。
(二)法律合规风险
关于法律合规风险主要体现在虚假宣传以诱导学生过度消费、高校学生的实际还款利率以及校园网贷平台的最后催款方式上。有些校园网贷平台为牟取暴利,恶意降低贷款门槛并进行虚假宣传,尤其在实际资费标准上做手脚。据报道,虽然大部分校园网贷平台在宣传时往往会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学生,月利率通常在0.99%至2.38%之间,然而在实际还款时却会衍生出诸如服务费、押金、违约金等一系列费用。这意味着即便初始贷款额并不很高,但若不能按期偿还,最终本金加上利息、罚息等就可能让学生还不起钱,导致学生贷成高利贷。据银率网数据统计,涉及校园借贷的平台借款利率普遍较高,个别项目借款学生所付年利率达25%以上。另一方面在催款方式上校园网贷平台也存在不合规。由于在校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贷款逾期的现象很容易发生,而平台为避免重大损失就会采取催款行动。部分校园网贷平台根据前期借款人在线上填写的信息,会先打电话给当事人并进行威胁,有些甚至会将逾期信息告知该学生的关系圈,让借款人的家长替其还钱。这种催款方式有侵犯借款者隐私权的倾向,其中威胁、恐吓等行为更是不合法律规范。
(三)资金流向風险
校园网贷平台在发放贷款这一环节容易出现资金流向风险并由此带来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市场交易一方参与人不能观察另一方的行动或当观察成本太高时,一方行为的变化导致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当高校学生从校园网贷平台那里得到贷款后,贷方并不十分清楚这笔款项的去处,相反借方可能会利用这种不对称信息做出对贷方不利的行为,这时就产生了道德风险。尽管学生们在平台上借款时会填写款项的用途,但贷款的实际去向并不一定与所填用途相符。据统计,超8成高校学生会将贷款用于消费但其中不少人会在款项用途一栏写上“创业”“培训”等。此外,将贷款用于赌博等不良行为的学生也大有人在。这意味着一旦学生有赌博等不良行为就会造成贷款逾期进而影响校园网贷平台的资金回流并且增加了平台的机会成本(平台本可以将这笔贷款发放给用于消费、创业的学生并有极大把握如期收回本息)。
四、防范建议
(一)出台相关法律严控信息审核
校园网贷平台信息审核不严是“劣币驱逐良币”的重要原因。网贷平台良莠不齐,一旦风控不严的平台占据高校借贷市场,个人信息泄露、信用值下降、征信记录黑名单等将齐齐出现。因此应从源头开始解决校园网贷平台鱼龙混杂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相关部门出台有关校园网贷平台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平台的借款人信息审核环节做出详细规定,统一各个校园网贷平台的信息审核条件等。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和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和整治,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加强学生借贷风险意识
校园网贷乱象丛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高校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和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足。“及时消费”是大部分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加之学生之间不成熟的攀比心理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先消费后还贷”更是刺激了学生们的消费需求。此外,一旦学生后期还不上款,还可向父母求助。这种依赖心理会助长高校学生的消费能力同消费需求间的冲突,继而导致消费需求的增长。因此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等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加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力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大金融、网络安全知识普及力度,还要加大学生资助信贷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国文.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防范与监管[J].武汉金融,2014(4):9-11.
[2]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14(7):3-9.
[3]杨宇焰,陈倩,田忠成.P2P网络信贷平台的主要模式、风险及政策建议[J].西南金融,2014(1):29-31.
[4]李有星,陈飞,金幼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88-97.
[5]谈超,王冀宁,孙本芝.P2P网络借贷平台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5):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