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康
(永嘉县巽宅镇石染小学,浙江 温州 325117)
摘 要:小学教学是学生学习阶段的基础部分,有效的小学教学能够为初中学习打牢基础。本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当前小学教学的质量优化途径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小学教学;教学质量;优化;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因为这个阶段不仅是为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更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的有效教学,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新的时期,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该有所改变,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存在很多的弊端,无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想要有效地提高小学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小学教师就必须更新现有的教学观念。
一、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时代下需要教师适当地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只有对学习充满兴趣,才有一定的求知欲去引导自身思考、探索,这样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也非常高。因此,在小学课堂上教师要做出合理的规划,尽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因材施教”,也就是根据教材创设一些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将整个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在小学教学中,应该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教师要尽量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条件,分清“教”与“学”的区别。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尽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对其提出的一些问题要尽量鼓励并且支持,双方要相互理解,只有更好地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亲切,形成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亲切的眼神或者是手势来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界限,从而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三、革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小学教学注重知识的教学,而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却没有顾及。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应该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对待所有的学生都使用相同的教学方式,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因为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的过程,更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其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四、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课堂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后必须做的一件事情,因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尽管考虑了上课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只有在课后进行反思,才能逐渐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课后反思也成为促进教师进行反省和提高的一种内生动力,应该让课后教学反思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学反思时,教师应该着重从课堂评价、问题反馈以及教学实际质量入手,建立有效的反思和评价制度,教师之间也应该相互交流教学成果,并且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要根据反思的结果对自己的教学方案做出适当的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五、面向全体学生,完善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并且针对这些学生的个性进行教学,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调查发现,当前很多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因为智力因素形成的,而是因为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但是教师并没有根据这些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也就使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教学内容中要将这些元素充分体现出来。教师也要改变对待差生的观点,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对差生进行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平等性与客观性。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想更高效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就必须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相互沟通。在学校,教师就像是学生的家长,要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充分培养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并且走进学生的心扉。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平等的交流关系,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以此就可以针对学生的特性进行教学,提高小学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及时地疏导,确保其思想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李祖都.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下旬),2016(10).
[2]张士亚,钟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22).
[3]王越群.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J].陜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