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小明
教育真是一件颇为奇怪的事情。
一位知名校长回忆起小时候看到自己的表哥因为违反纪律遭到了老师的暴打。那根棒子被打断的一刻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记忆里,至今都无法原谅那个老师。
林清玄也写过一篇文章,写自己上学的时候因为深夜外出吃面被老师打手心,居然棒子都被打断了。当时,他自己产生了深深的仇恨,直到很多年以后这种仇恨忽然转化成了思念。
很奇怪,同一种教育方式,居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林清玄写道,好老师有两种极端的类型,“一个是无限的慈悲,把人从深谷里拉拔起来;一个是极端的严厉,把人逼到死地前冲的力量。虽然他们的方法不同,但我相信他们都有强烈的爱,才会表现那么特别的面目”。
然而,智慧如林清玄者也要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来参透这种教育,可见其难了。我回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给人一个馒头(他人)不会记得,给人一记拳头(他人)会记得终身。”这是凝聚他人生經验的一句话,虽然话语浅显但是道理并不浅显。回顾我的从教经历,发现其间一直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时候自己的一句严厉的批评学生会念念不忘,而自己的许多付出却早已被学生淡忘了。古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这种经验非贤人君子难以奉行。
教育是不能没有批评的,可是批评在如今却面临着越来越尴尬的局面。例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报道,某些地区的教师因为批评不当,出现了体罚学生的行为;或者学生因为不接受老师的批评而殴打老师。教育到了如此水火不融的地步。诚然,教师体罚学生不对,但是必要的批评是必不可少的。这两者又如何区分呢?特别是如果孩子认识不当,把批评也看成是体罚,认为是教师的过错,从而深深地埋下憎恶的种子,这是否是得不偿失?如果能够让学生把批评看成是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正确认识到“它”的正面意义,从而欣然接受,化恨为爱,岂不皆大欢喜?所以教师应该补上“正面教育转化”这一课。
一、“教育感恩”教育
我曾经问过学生,你是喜欢老师的表扬还是喜欢老师的批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喜欢老师的表扬,不喜欢批评。孩子们的见解似懂非懂,他们认为老师的表扬说明他们很乖,让他们感到很舒服,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可是,教育仅仅有表扬是不现实的,批评中也包含着教师的爱。为什么学生领会不到这种“爱”?关键是他们缺少对“爱”的理解。教师在教育中需要加强对教育的教育,即“教育感恩”教育。我曾经看过民国版本的国文课本,上学第一课是一首儿歌,《见到老师要敬礼》。我也曾经在小学阶段听过这样的歌曲《老师的窗前》,学过魏巍的《我的老师》,蔡老师把教鞭轻轻落在“我”的写字板上,这样的美好情景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中。我也看过许多美丽的插图:学生为老师送伞,给老师的办公桌换上美丽的鲜花……这是多么深刻而美好的教育画面。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就是对教育的理解,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步。然而曾几何时,这样的课文和插图变少了,我们把教育看成了“工具”,忽视了对教育本身的理解,以至于出现了只要学习好就是教育好的错误认识,认为学习上取得成绩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学习差都是教师教育不到位。这样只会造成对教育的索取,而不是对教育的感恩。当然,我们还需要从更多的方面宣传和展示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从而使人们对教师工作取得理解和认同。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
不记得是什么原因,小时候有一次被老师留了下来,天色已经暗下来了,但是老师还没有放行的意思,心里感到有些怨恨。这时候,老师把我叫到了讲台前面,对我说,“看!你的头发这么长了。快坐下,我来帮你剃个头。”老师把一块桌布围在了我的脖子上,然后从包里拿出了剃头刀。天哪,老师的包里居然放了剃头的家伙,我感到很好奇。说实话,这把剃头刀已经不锋利了,经常“咬”我的头皮。看到我不时地抽搐一下身体,老师就会发出“哦哟”一声,然后按着我的伤口,说“马上好,马上好!”这时,我的眼泪下来了,感受到了老师对我的爱。所以,在今天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已经把原因忘记了,把“恨”忘记了,留下的是深深的爱、浓浓的感谢。从这件事中我知道,有时候教师的一些行为能够起到神奇的“转化”作用。即使是教师的一些不当行为也能够获得孩子的谅解。当然我们面对的是孩子,这种“转化”就需要有教育的特点,需要把这种爱表现出来,让孩子们感受到,并且让他们获得理解。这三步非常重要,如果教师没有表现出这种爱,或者没有让学生关注到,抑或没有让孩子正确理解教师的行为,都不能起到“转化”的作用。如果学生改正错误,教师仅仅奖励了一粒糖,而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对他改正错误的奖励,是不能起到“转化”的作用。当然,这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以身作则的能力,这种“示范”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真心地向你问好,就需要教师真正尊重孩子;要求学生热爱学习,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学习;要求学生不说谎话,就需要教师不说谎话……这种榜样示范作用能够让孩子明确“正面”,“转向”教师这个榜样,从而起到正面转化的作用。
三、不妨采用“脱敏”疗法
曾经听到某位教师讲过一个沉痛的教育故事。有一位学生非常出色,常常要求自己在各个方面做得最好。有时候老师会发现,在晚上十点半,学生在QQ中发来短信,说自己刚写了一篇作文,请老师给些修改意见。孩子的双休日常常被各种各样的补习给占满了,她最大的乐趣就是学习。老师也常常在班级予以表扬,要求学生们向她看齐。可是一到中学,面对突然增多的学习任务,这个孩子明显感到不适应,最终出现了精神崩溃(这不是个案)……老师感到自责,一个孩子十点多了还在做作业,没有玩耍的时间,这正常吗?老师没有去“批评”,相反去鼓励她,这难道不是自己工作的一种失误?孩子一直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从来没有遭遇过挫折,等到真正面临困难的时候,她就束手无策了。问题的关键是,孩子淹没在了“表扬”的海洋中。因此,让孩子对一种教育方式进行“脱敏”,才是问题的关键。这在相反的方面也是成立的,有些孩子到了高年级无法管教,正是因为在低年级没有受到“批评”,所以当遭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指责时容易产生“过敏”的现象,从而生成严重的教育冲突。当然,“脱敏”并不是要求教师搞平均主义,对孩子的成长进行统一的“剪裁”,而是应该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思考问题,将不利于自身成长的观念和行为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因素,以此推动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创设学生“自我修复”空间
曾经在公交车上听到两个学生评价教师,一个学生说他的任课老师非常好笑,年纪一大把了还常常使用网络语言,让他们听得很反胃。老师还常常讲到他正在读中学的女儿,一讲就是半节课……作为一名教师,我知道这是老师试图拉近和学生的关系,可是不仅得不到孩子的认同,还产生了相反的作用。的确如此,面对“心理逆反期”的学生,有时教师的谆谆教导并不能转化为孩子的正确认识。只有让孩子认同,才能真正产生教育的作用。这就需要孩子的“自我修复”。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创造适合孩子的修复“空间”,让孩子去“正面转化”。例如,某些学校推行班级岗位制,要求学生分担班级工作中的岗位。一位学生平时经常违反纪律,教师采用了“角色”替换的方法,让学生担任早读“小老师”。在管理的过程中,孩子认识到要想管好同学,自己就先要做好榜样。孩子的认识明确了,他的行为自然就合理了。当然,教师还可以有多种方法。例如某个班级让学生观看电影《死亡诗社》,随后组织了沙龙进行讨论,让孩子认识到如何面对困扰……总而言之,教师可以创造各种空间,让孩子学会反思,从而“自我修复”。
教育的开始不一定总是正面的,但是教育的结果应该是正面的,让孩子学会转化,才能化腐朽为神奇,还教育以真正的智慧。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