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则能“达”,“道”可以道

2017-07-07 12:48朱明旭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点拨思维策略

朱明旭

摘要:语文教学离不开以问答为主的教学形式。然而在一些课堂上,从问题的设计到答案的预设,再到实际教学时的动态生成,往往都是身为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的单方行为,缺少了对学习主体的关照。问与答,理应相辅相成,有恰当的时机,有丰富的形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达成语文学习的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答;点拨;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12-04

问答,是日常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高效的问答必将有助于智慧的生成,更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而反观日常的教学,一些教师问答的随意性、密集性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失去了应答的积极性,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丧失了言语思维的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课堂问答的效率是当下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针对课堂问答,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曾提出“理答”的概念。他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课堂问答包括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时教师的等待)、叫答(教师指名某位学生或小组回答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这四个环节是前后连接的,更是相辅相成的。而我们在课堂问答时更多关注的是前三个环节,往往对最后的“理答”缺乏更深入的探究。事实上,只有四者统筹考虑,才会呈现出关照学生言语及思维成长的精彩课堂问答。

一、顾全大局,设计指向全文的问题

无论何种文本,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有全局的意识,只有如此方能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甚至是纲领性的问题,带动学生对整篇文本的深入探究。

1.明确,指向文本整体性的意识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更多关注的是一个词、一句话的表达,花大力气反复地读,反复地品,却忽视了构段方式、层次安排、篇章布局等构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面,而这些正是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我们要关注文本的整体性,不能被一叶所障目。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一文的第二小节时,教师提出了以下的问题:“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又是通过哪些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光的美好?”学生一一回答之后,在教师的带领下“美美地”读了一遍,这一节的教学就算过去了。

实际上,郑振铎先生在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一幅妙不可言的春光图,展现了小燕子生活的美好环境。在教学时,完全可以从以下的角度来进行思维的训练及言语的表达:(1)“作者说这是一个烂漫无比的春天,那么他是怎么让我们感受到的呢?”——找出景物,理解烂漫。(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景物的顺序?”——指引学生发现作者的描写顺序。(3)“最后一句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引发想象,感受春光的美好。(4)“你能回忆写景的顺序,并试着背一背这段话吗?”——背诵迁移,积累词句。这样的问答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构段方式的理解,又引发了他们对描述主体的燕子美好生活的想象。

学生对于文本的把握,需要教师设计整体性、发展性的问题,引领学生在句段的品析中真正感悟到文本的精妙之处。

2.整合,形成具有辐射性的问题

有教师在进行三年级语文的课堂观察时统计了执教者提出的问题,大小共计67个。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语文课堂中就应该以问题引路,逐渐指导学生学习、感悟文本。事实上,如果所有的问题都由我们提出来,又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我们特别需要整合自己零散的问题,形成具有统领性的问题,并以此带动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与探究。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最佳路径》一课时,教者以“格罗培斯为什么能设计出最佳路径”为主要问题,引发学生对设计“最佳路径”这一过程进行解读,并发现了“大伤脑筋—深受启发—豁然开朗”这一心情上的“路径”。这样的设计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环节,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的意愿,真正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静思默想,给足灵魂到场的时间

曾几何时,我们的课堂上不仅有连珠炮似的问题,还会出现问题刚提出来便小手高举跃跃欲试的现象,让教者颇有成就感。可是,我们是否曾关注到那些没举手的孩子?他们此时在干什么,是思考、观望还是等待别人的回答?这些都要引起我们的反思。

1.多元,思维需要时间厘清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每一个孩子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往往不尽相同,我们应当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尽情地徜徉于思维的空间。

有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爸爸坚持让汤姆把这条鱼放掉?”学生在阅读文本后很快举起手。在随后的回答中出现了如下的答案:(1)爸爸的语气斩钉截铁,让汤姆觉得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2)爸爸说:“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可就在老师觉得水到渠成的时候,有个孩子突然举起手来,老师兴致盎然地请他回答。“老师,我觉得这条鱼也可以不放。汤姆完全可以先把鱼放进网里,等过了12点以后再拿出水面,这样就不违反规定了。还有,我听爸爸说,即使把它放下去,如果是产子的鱼,它受了惊吓,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产子了。”这番话让整个课堂出现了混乱,教师也有些不知所措。这个学生的想法看似离经叛道,却是他认真思考的结果,教师应该如何引导,接下来的环节又怎么处理,都是我们要直面的问题。

因此,我们不妨在抛出问题后给学生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让他们的思维在一定范围内碰撞起来,接下来的指名交流可能会更加顺利一些。

2.转换,言语需要推敲确定

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表达必须运用明确的、线形的、连贯的语言,而思维活动却可以是片状的、块状的,具有极大的压缩性、高度的跳跃性。这些对我们的课堂提问也有较大的指导价值。从片状、块状的思维转换为明确的、线形的语言,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时间,更需要我们的等待。静思默想,有时候可能更为有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有的要借助大声朗读来增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也有一些则需要安静下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日常积累中提炼观点与表达的语汇,理清思路,以明确、连续的语言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狼和鹿》一课为例。教学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包含了两个小问题。一开始,几个学生在回答时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没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就在教师急于引导的时候,一个之前回答过的学生再次举起了手。在成功解答之后,教师倍感欣慰,问他为什么会有后来的想法时,他兴奋地告诉大家:在第一次回答错误后,发现老师说的是森林和鹿群两个词,于是再次快速浏览了课文,想到了逐一回答的方法。

不难看出,这个孩子很有心,更善于思考。他的第二次回答并没有借助于朗读,而是以浏览课文的方式提取信息,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从感知文字到理解内容,除眼睛和神经系统外,一般不需要其他感觉器官参与”这一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眼脑直映”的概念。我们的课堂需要高声朗诵,也需要静思默想。

3.讨论,试答可以增进信心

当小组讨论已逐渐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一种常态化教学策略时,如何有效地组织讨论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面对教师的问题,除了静思默想以外,讨论和交流更有助于提升个体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在讨论的过程中,试答则是一种有效的讨论策略。

所谓试答,就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行回答教师的问题,并通过组内其他成员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回答语言,以期取得更优化的言语表达。在经历了小组试答以后,学生对于观点的表述一般会更加准确全面。在实际教学中,试答可以增进学生的信心,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讨论问题、倾聽意见的积极性。

三、紧追不舍,扩张言语思维的广度

在经历小组讨论、试答之后,问题的答案得到了基本的明确与大家的认可,此时的“叫答”便显得水到渠成。学生的思维是动态的,每个人又都是充满个性的,由一个问题衍生出更多的思考和追问、再答,则会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思辨的语文味道。

1.追问,提升思维的广度

在实际教学中,一个问答结束一般并不代表整个问题的解决,语文的特性决定了一个问题可能对应着多个答案,一个答案的出现可能又产生新的问题,这也正是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在日常教学中,对一个问答的追问往往是由教师提出的,这样的追问对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具有引领作用,而真正由学生提出的追问则更显思辨的力量。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追问,追问老师,追问同学,追问文本,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来对待课堂上出现的各类或者主要的问题。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番茄太阳”》时,教师别出心裁地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明明笑的句子,并说一说从每一次的笑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当学生找到“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追着人走”这一句时,有的说从中感觉到明明的笑声好听,令人回味,而教师的追问“仅仅是好听、令人回味吗”则让学生的思考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一番研读之后,他们发现作者这样写笑声,更好地表现出明明的天真与开朗。简单的一句追问,让文字变得更有张力,让学生的思维飞得更远。

2.再答,优化应答的言语

有了追问,便有了再次回答的契机,学生就需要再次“候答”,再次经历从思维到语言的过程,而此时的思考很可能会比前一次更深、更广。“经验总是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的。”正是通过这样不断锤炼的过程,学生的语言才会变得更加丰富,思维才得以更好地提升。

四、遇水迭桥,抢建思维成长的阶梯

面对学生的回答,身为理答者的教师有多种选择,可以是表扬、激励、重复、纠正、追问、归纳等等,也可以是留白式的无反应理答。采取哪种方式,要视学生的回答情况而定,每一种方式都是对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机智的考验。在众多的理答方式中,“点拨”与“归纳”更为常见。

1.点拨,助推问题的发展

点拨可以抓住问题或答案的某个点,通过提示,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文本内容,以形成山重水复、豁然开朗的领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此类理答方式来积极回应学生的回答。

有人说,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三感:个性的存在感、丰厚的收获感和深刻的个人体验感。在经历了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之后,学生自然会产生丰厚的收获感,而通过进一步的思考与解读,他们对文本的解读也会充盈着个性的气息。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时,“文中第二段为什么要对张飞进行描写”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讨论。有的说是表现了张飞的鲁莽,有的说是借张飞的鲁莽来衬托刘备的诚心。这时,教师点拨道:“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叫《三顾茅庐》,究竟谁才是主角呢?”学生恍然大悟。教师趁热打铁,介绍了衬托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当然,要想真正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就必须有足够的教学机智与把握全局的独到眼光,发现有价值的闪光点,遇水迭桥,抓住时机,适时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收获。

2.归纳,形成学习的能力

在问题得以初步解决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类、整合并形成学习语文的方法与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此时的归类、整理的过程则属于归纳。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恐龙》和《海底世界》两课结构相似,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总分”的构段方式,再让他们通过自学来把握整篇文本,并进一步学习此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这样的归纳既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效率,又让学生对段落有了更为整体的认知。

问答,一个看似老旧的话题,实际上却蕴含着不少教学的精髓。只有认真设计,捕捉时机,适当引领,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才能如行云流水一般自在而丰润,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才能不断地得以锤炼与提升。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点拨思维策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有关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探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