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沟通对首发脑卒中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2017-07-07 13:22简爱华许湛珠庞永艳江玉棉李瑞萍郑燕兰冯艳玲
护理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病人心理疾病

简爱华,许湛珠,庞永艳,江玉棉,李瑞萍,郑燕兰,冯艳玲



治疗性沟通对首发脑卒中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简爱华,许湛珠,庞永艳,江玉棉,李瑞萍,郑燕兰,冯艳玲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首发脑卒中病人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首发脑卒中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和一般性沟通,出院后给予常规随访,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PTG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有效提高首发脑卒中病人PTG水平。

脑卒中;常规护理;治疗性沟通;创伤后成长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疾病,对首发疾病的病人而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创伤,病人在与其抗争的过程中,除了负性心理体验外,也会产生正性的心理变化,即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1]。PTG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具有使病人从创伤中自我恢复和成长的力量[2],能降低病人的负性心理体验及增强病人应对疾病的信心和希望,对改善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2-3]。既往研究表明:首发脑卒中病人的PTG水平普遍较低,不利于其应对和适应疾病,因此应给予重视和干预[4-5]。治疗性沟通指医护人员以针对性的沟通为治疗手段来解决病人现存的健康相关问题[6]。本研究将治疗性沟通应用于首发脑卒中病人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首发脑卒中病人7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7]中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初次发病;②处于脑卒中恢复期,Barthel指数[8]评分≤60分,存在中度、重度功能障碍;③认知、沟通能力正常,预计住院时间≥7 d;④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②近期遭遇离婚、亲人去世等其他重大生活应激事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53岁~67岁(64.52岁±6.84岁);文化程度:小学8例,中学及以上28例;病程35 d~80 d(44.91 d±8.63 d);中度功能障碍15例,重度功能障碍21例。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50岁~69岁(65.26岁±7.33岁);小学文化11例,中学及以上25例;病程38 d~86 d(47.36 d±9.04 d);中度功能障碍17例,重度功能障碍19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功能障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干预方法: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和一般性沟通,如进行健康宣教、疏导病人不良情绪、解答病人疑问等,出院后给予常规随访,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病人的康复情况、进行康复指导、释疑解难和复诊提醒等。试验组干预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治疗性沟通,包括关系性沟通、评估性沟通、治疗性沟通和评价性沟通4个环节[9],其中前3个环节在病人住院期间实施,采用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沟通7次~9次,每次30 min~60 min,评价性沟通在病人出院后采用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的形式实施,每月2次,每次30 min,为期2个月。此外,为避免干扰,试验组病人住院期间的干预单独安排在科室的示教室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1.2.1.1 成立治疗性沟通实施小组 小组成员由7名具备良好专业素质和沟通能力的高年资护士组成。小组成员通过集中培训和查阅文献,对PTG理论、PTG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以及治疗性沟通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具备开展本研究的能力。

1.2.1.2 关系性沟通 第1次沟通目的在于建立良好的信任性治疗关系,为后续干预打好基础。沟通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病人的个性特征、接受能力等基本资料,介绍PTG的概念、意义和治疗性沟通的目的等。

1.2.1.3 评估性沟通 第2次沟通目的是评估病人PTG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治疗性沟通的主题和内容提供依据。沟通内容主要是与病人深入交流,评估、了解病人的疾病认知、内心感受、心理状况、应对情况及社会支持状况等,结合PTG量表的测评结果,分析病人PTG的影响因素,制订治疗性沟通的主题和内容。

1.2.1.4 治疗性沟通 第3次~第9次沟通的次数和时长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及沟通效果来调整,沟通的主题和内容如下。①认知指导:给予病人信息支持,帮助病人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形成正确的认知评价;解决病人的疑虑,纠正病人错误想法,如自己是废人、功能障碍无法恢复等;指导病人从不同的视角审视疾病创伤和自身价值,努力挖掘疾病创伤的积极意义和正确认识自身价值。②心理干预: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引导病人宣泄其内心感受和心理压力;向病人讲解情绪对其PTG及身心健康的影响,指导病人充分调动和表达自身的乐观、自信、知足、感恩等积极情绪,采取分散注意力、回忆愉快往事、冥想放松、自我对话等方法来减轻负性情绪;鼓励病人心怀希望、自我激励,积极适应现状和自我改变。③应对指导:向病人分析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利弊,增强病人积极应对的意识和意愿;指导病人调整心态,正确看待和积极应对疾病带来的困难和问题;帮助病人建立乐观面对、寻求支持、积极反思、向下比较、调整生活期望、加强情感表达、寻找精神支柱等积极的应对策略来应对困境[2]。④社会支持干预:指导病人加强人际交流,主动寻求、利用社会支持来应对疾病;向家属讲解社会支持对病人的重要性,鼓励家属持续给予病人情感支持和言语激励,积极协助病人建立和利用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来应对困境。⑤自我效能干预:给予病人积极的评价,强调病人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我价值感和能力感;采取同伴教育、案例分析、经验介绍等方法来帮助病人获得应对疾病的经验,增强其应对能力和信心;引导病人感悟其患病后在自我认同、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程度、人际关系、价值观、生活期望、角色定位等方面的积极变化和益处,增强其积极改变的动机和信心。

1.2.1.5 评价性沟通 沟通内容主要包括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根据干预效果进行延续性干预等。

1.2.2 评价方法 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10]测评两组病人干预前后PTG水平。该量表由汪际[10]研制,Cronbach’s α系数为0.874,内容效度指数为0.859,包括人际关系(6个条目)、个人力量(4个条目)、人生感悟(4个条目)、新的可能性(3个条目)和精神改变(3个条目)5个维度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分~5分6级计分法,量表总分为0分~100分,总分越高表示PTG水平越高。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病人PTG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s) 分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应提高对病人PTG的认知和关注 PTG是积极心理学的一种新理念,强调个体心理自我恢复和自我更新的能力[3],它的提出改变了以往心理干预一贯强调以病人消极变化为基础的缺陷研究思维[11],为临床制订措施促进病人心理状态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导。脑卒中作为一种疾病创伤,给病人带来了价值感丧失、悲观绝望、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在关注病人不良心理反应的同时,应提高对病人PTG的认知及重视PTG理念的实践和应用,积极探寻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高病人的PTG水平,使其能从困境中自我调整和积极改变,这对促进病人的心理适应和身心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治疗性沟通能有效提高病人的PTG水平 治疗性沟通是为帮助病人应对和适应不利环境、解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健康相关问题而实施的一种针对性沟通,有计划、有目的地影响病人是它与一般性沟通的区别[12]。近年来,治疗性沟通在护理领域日益得到重视,应用于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应对方式、希望水平等均有着良好的效果[6]。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PTG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性沟通能有效提高病人的PTG水平,这可能得益于:①治疗性沟通强调信任性治疗关系的建立,注重针对病人的需求进行指向性的干预[9],易于得到病人的支持和配合及获得良好的干预效果;②认知干预一方面能提高病人的疾病认知,增强病人疾病康复和生活的信心,使其在精神状态、个人力量方面产生积极的改变,另一方面能帮助病人正确看待困境及客观认识自身价值,有利于病人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及感知更多新的可能性;③心理干预一方面能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有利于减少不良心境对其PTG的抑制和拮抗作用[2],另一方面能增加病人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助于促进其心理产生正性的改变;④积极应对能促进PTG的产生和发展[5],应对指导能增强病人积极应对的意识及帮助病人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因而能促进病人PTG的产生和提升;⑤社会支持干预能增强病人的社会支持,使病人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言语激励、应对建议、人生感悟等应对资源,为病人应对疾病、适应现状、自我增强和积极改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有利于病人创伤后的适应和成长;⑥自我效能反映个体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和评价,可直接影响病人应对疾病的信心和态度及促进其心理行为产生积极的改变[13],本研究通过自我效能干预增强病人的自我效能,因而能提高病人的PTG水平。

4 小结

目前,国内对PTG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描述性研究,鲜有干预性研究的报道[14]。本研究采用治疗性沟通的方法对首发脑卒中病人实施干预,有效提高了病人的PTG水平,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1] 马兰,李惠萍,王德斌.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7):664-666.

[2] 陈海莲,江玉棉,王月珍,等.前列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和心理痛苦水平及其相关性[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1):1-4.

[3] 王会颖,刘均娥,王丕琳,等.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51-953.

[4] 向红霞,曹丽红,万娟.首发脑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护理,2015,7(3):189-192.

[5] 杨亚平,张振香.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2,33(12B):22-24.

[6] 朱瑞杰,朱会珍,甘自立,等.治疗性沟通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4,28(7C):2575-2576.

[7]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4-68.

[8] 刘雪琴,彭刚艺.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M].广州:广州科技出版社,2007:98-99.

[9] 马晶晶.治疗性沟通系统对脑梗死病人抑郁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12:1.

[10] 汪际.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及其意外创伤者常模的研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20-21.

[11] 方芳,周郁秋,王锐.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及其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4):49-51.

[12] 李惠萍,宋江艳,王维利.护理健康教育与治疗性沟通的比较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9,30(3):76-78.

[13] 陆靖,史铁英,李鹤.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6):1171-1174.

[14] 董丽华,陶莹,沈麒云,等.我国创伤后成长相关研究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1A):76-78.

(本文编辑范秋霞)

Influence of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on post-traumatic growth of first stroke patients

Jian Aihua,Xu Zhanzhu,Pang Yongyan,etal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Guangdong 524003 China)

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15B01128。

简爱华,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524003,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许湛珠、庞永艳、江玉棉、李瑞萍、郑燕兰、冯艳玲单位:524003,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信息 简爱华,许湛珠,庞永艳,等.治疗性沟通对首发脑卒中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20):2514-2516.

R473.74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20.024

1009-6493(2017)20-2514-03

2016-06-13;

2017-04-12)

猜你喜欢
病人心理疾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谁是病人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