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制度的完善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2017-07-06 18:42:10张小路
中国商论 2017年21期
关键词:财务审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

张小路

摘 要: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各个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长远发展,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显得十分关键。在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中,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要性较为突出,主要是由于企业现代化建设中,为了能够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整合企业资源,尽可能避免企业资源浪费,从而为企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作为企业资产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的管理受到企业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固定资产使用周期长、成本高,效益回收时间长,所以存在一系列风险隐患,影响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基于此,本文就企业内部控制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展开深层次剖析,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提出有效的措施,提升企业市场竞争优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 固定资产管理 财务审计 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7(c)-079-02

在现代企业经营发展中,由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本土市场同国际市场联系愈加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激烈的竞争,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企业如何能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内部管理是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很多企业成员风险意识不足,未能有效辨别管理风险,内部控制力度不足。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比较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助于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固定资产管理十分关键,有助于提升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避免资源浪费,谋求长远生存和发展。

1 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概况

以某专业化铸造企业为例,公司拥有五条专业的铸造生产线,配备2台12吨树脂砂混砂机和1套再生系统,12台国产和进口压铸机,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经过固定资产检查和确认,可以了解到公司的固定资产范围主要包括机械、建筑物、房屋、运输工具以及其他生产经营相关的设备工具等。对于单位价值超过2000元,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均可以归结为公司的固定资产范畴[1]。

2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2.1 风险认知和评估不充分

现代企业经营发展中,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提升经营管理成效,首先需要对风险评估流程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以及风险的应对、改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未能严格遵循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开展工作,工作局限性较大。由于风险管理工作主要划分在审计部门的工作范畴中,并非审计委员会直接管理,而是由监事会代为管理。但是审计部门由于人员配置不足,所以审计监控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还有待进一步改善[2]。与此同时,财务审计和审计管理工作执行中敷衍了事,未能充分发挥原有作用,岗位设置不合理,同原有的职能定位不相符合。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审计人员更多的是兼任着多项审计工作内容,无论是财务审计还是审计管理功能均无法有效发挥。

2.2 职责模糊,权限不明朗

现代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加强内部控制工作需要在明确各个岗位职权基础上实现,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范围。就实际情况来看,却存在着岗位权责模糊的现象,尽管制定了相配套的制度,针对权限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但是存在较大局限性,只有在明确岗位权限、职责基础上和部门功能定位基础上,才能更加全面的落实责任制度。企业当前的管理制度缺乏对权限问题的解释和说明,固定资产报废和权限审批缺乏规范化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仍然以计划发展部门为主[3]。

2.3 制度内容落实不到位

关于专项内容的审批和管理活动,主要是由计划发展部门负责,但是具体工作开展中,请款明细表仅仅由计划发展部门审核通过,缺乏财务部门的有效审核,可能存在徇私舞弊现象。对于这一问题,并不符合权责不相容职责分离原则,请款申请和审核不可以由同一个部门承担,需要不同部门分别承担和开展工作。结合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可以了解到,请款申请主要是由企业的归口部门负责,请款审核则是由企业内部财务部门承担[4]。从实际角度来分析,由于这一部分的资产同样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当,账目内容不相符合,或是存在资产流失的现象,不利于后续的固定资产管理有序开展。

2.4 会计内部控制力度不足

企业在资产管理中,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管理标准,致使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合理有序开展[5]。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支出部分,项目核算不全面,部分设备养护成本经费并非计入其中,此部分资产同样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范畴,这就可能导致企业固定资产流失,设备管理不当,影响到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成效。

2.5 审批授权制度不完善

对于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具备明确审批权限,制定完善的采购计划,严格遵循采购计划有针对性开展项目采购活动。在企业设备更新换代中,对于报废的机械设备并未递交相关申请,缺乏专门的负责人审批,致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明确企业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企业财务账目处理不当,账目和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同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应该建立相对应档案,做好资产编号。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关于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缺乏专门的制度支持,固定资产的信息未能定期更新和完善,所以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情况掌握不充分,无法指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采购计划,可能造成企业资产流失[6]。

3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对策

3.1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成效,加强内部控制的首要前提是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7]。企业管理者应该提高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重视程度,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為后续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和帮助,切实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有效予以完善,并将员工工作情况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同薪酬待遇挂钩。与此同时,提升内部控制工作重视程度,树立明确的管理目标,寻求合理有效措施提升管理成效,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考核,调动人员工作意识。同时,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促使员工可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立专门的管理队伍,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成效。此外,还应该合理划分团队成员职责,承担各自的工作职责,相互监督和管理,切实提升工作成效。

3.2 构建风险评估体系

首先,应该加强风险判断,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和制度的要求,确保各项业务能够规范化开展,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成效,尽可能避免为企业带来不必要损失,诸如,企业切身利益或是整体形象受到严重损失。其次,还要规避经营风险,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如果管理人员意识不足,未能严格遵循管理标准开展工作,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问题出现,无法反馈出更加真实、全面的固定资产信息,在错误信息基础上管理和决策,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不当,影响到资产利用效率[8]。故此,应该尽可能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提高工作人员风险控制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后,应该注重财务风险的控制,如果在固定資产管理中盘点不及时、折旧不及时,可能导致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不足,带来不同程度上的财务风险。这就需要注重财务会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全方位判断信息可靠性和真实性。

3.3 内部控制工作规范化

为了可以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成效,应该推动内部控制工作规范化开展,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落实责任制度,实现权责统一,提升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同时,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至少有两名人员相互监督,避免徇私舞弊现象出现。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能够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应该加强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和管理,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比较大,通过强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提升资产利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夏新根.科研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探析——基于内部控制视角[J].价值工程,2016,29(34).

[2] 谢慕廷.关于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及合理配置研究[J].企业导报,2014,12(10).

[3] 刘以乔.CZ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基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微观探究[J].经济视野,2013,21(1).

[4] 蔡明亮.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研究——A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案例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4.

[5] 马新勇.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难点及对策[J].大众科技,2015,31(9).

[6] 钟璟毅.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广西电业,2015,11(9).

[7] 刘红.ZL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5.

[8] 相军华.从固定资产管理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J].会计师,2015,22(24).

猜你喜欢
财务审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
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分析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之我见
西部农村村级财务审计思考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现代网络技术在企业财务审计中的应用探讨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4:55:38
关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40:26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05:09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3:56:37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08:22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