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珊珊
(剑影西湖幼儿园,福建泉州,362000)
摘 要:教育工作中,幼儿的教育不可忽视。根据最新的《指南》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幼儿健康教育不仅仅是特指幼儿身体保健教育,更重要的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在最新《指南》中特意指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使幼儿懂得保护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纠正其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行为习惯,预防和矫治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从而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幸福感。所以幼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满足其生理需求,运用恰当的方法满足其心理需求和帮助其正确宣泄负面情绪也很重要。而游戏,这个亘古不变的吸引幼儿的话题,将会给幼师提供一个新的教育思路。
关键词:游戏 幼儿 心理需求 负面情绪
相信很多人对于犯罪心理学这个词并不陌生,也就是说,犯罪是有原因的,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地犯下罪行。在很多犯罪的案例中,研究者不乏发现这样的情况,很多犯罪者其实并不是一时冲动犯下罪行,而是在幼年时期就因为一些因素给心灵造成了创伤,以至于长大后,在遇到一些刺激后,愈加严重,最后才会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所以,对于幼儿的身体健康需要足够关心,心理健康也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否则将会贻害终身。而游戏对于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和宣泄负面情绪则有着很大的作用,幼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方式。
一、利用游戏充分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
没有谁是不喜欢游戏的,特别是幼儿,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由于各方面的发展都很不完全,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激起幼儿的兴趣。很多很难管教的孩子只要有足够有趣的游戏可以让其自得其乐,孩子一定会安静下来,专注于游戏之中,这就是游戏的魅力。幼儿作为一个刚刚降临这个世界的新生命,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畏惧。这种时候如果强迫幼儿做一些不想做的枯燥的事情,势必会适得其反,使其产生厌烦心理。想要进行早教,对幼儿进行教学,就应该将教学内容穿插在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不仅达到了目的,还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而不至于让其感到难受。其次,很多幼儿在离开父母的时间总是很爱哭闹,觉得自己到了一个充满坏人的陌生世界,心里十分的恐惧。幼儿在幼儿园门口哭闹着不愿进去的景象想必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那么,如何消除孩子的这种抵触心理和恐惧心理呢?答案就在游戏中。幼儿哭闹无非是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暂时不能满足其需要父母无时无刻关爱的心理需求,只要幼师利用适当有趣的游戏,转移幼儿离开父母身边的注意力,让其感到和其他孩子一起在幼儿园做游戏很有意思,很安全,就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幼儿也不会再哭闹着喊爸妈了。
二、游戏是幼儿宣泄负面情绪的良好方式
任何人都会有负面情绪,幼儿也不例外,即使是再小的孩子,也会有不开心的时候。这个时候,游戏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幼儿属于弱势群体,平时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甚至是伤害,很难自己解决或者表达出来,这些危险的心理因素,如果不及时排解,长期堆积在心里,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就会变得畸形。所以,幼师应该多注意这一点,及时发现幼儿的负面情绪,比如利用沙盘,积木等的摆放方式来分析幼儿的心理,再对症下药,及时利用一些游戏来排解孩子心中的苦闷。就像一些大人生气时会去健身房不停地击打沙包一样,幼儿也可以利用一些游戏,让他来发泄出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使自己平静下来,捏橡皮泥、玩沙、玩小玩具等都可以达到这一目标。有些幼儿在生活中表现出攻击性、莫名其妙的发火、冒冒失失、容易沖动等行为,都很有可能是负面情绪没有很好地宣泄的后果。幼师如果“以暴制暴”,也许一时可以唬住孩子,但事后孩子只会更加变本加厉,因为教师不但没有帮忙宣泄出幼儿的负面情绪,反而加重了孩子的恐惧心理,这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幼师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运用好适当的手段。正确地利用好游戏这个方式,幼儿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将来患上心理疾病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
三、正确选择游戏,学会“对症下药”
纵然游戏对于幼儿的教导是极好的,学会“对症下药”也很重要。毕竟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火上浇油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对于不愿离开父母,哭闹不止,对周围的人表现出恐惧的幼儿。教师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带领其参与一些类似于躲猫猫、丢手绢、警察抓小偷之类的互动性较强的游戏,让其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和热情,一旦孩子不再把你当成陌生人,恐惧心理也就烟消云散了。对于那些过于活泼好动的幼儿,教师则应该适当为他们选择一些需要安静的游戏。比如拼拼图、搭积木、走迷宫等,这类游戏可以很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其专注在自己的游戏世界中,忘却和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从本质上来说,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和成人在社会中的处人为事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在游戏的过程中,也是幼儿人格和情感形成的过程。而基于游戏快乐的属性,这种方式要比其他的书本教育好太多。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掘自己的兴趣所在和天赋之处,对于幼儿的成长大有裨益。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自己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发泄自己内心的不快,补偿自身遭受到的伤害,可以很好地避免一些心理疾病的发生。
四、总结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患心理疾病的几率越来越高,幼儿的心理问题也要引起广大幼师的高度重视。《指南》中指出,“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从而保持幼儿愉快心情。而游戏这种健康科学的方式也应该被大力倡导应用在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和宣泄负面情绪中,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愿望。
参考文献
[1]郑冬梅.请把游戏还给我们的孩子[J].未来英才,2015(10).
[2]文志英.浅谈幼儿园游戏教学创新[J].新课程·小学,2014(02).
[3]宿景丽.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