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虹++潘不寒
摘 要:近些年来,由于口译在国际交往中发挥巨大作用,国内学界对口译研究逐步重视起来。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能在一定社会与文化语境中直接产生意义,并于跨语言交流中广泛使用。笔者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在阐释隐喻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以莱昂氏语境意义分析的知识系统为理论框架,选取2016年中国政府及领导人重要讲话中隐喻汉英口译的典型例子来分析,进而探究优化隐喻口译的策略。
关键词:隐喻 汉英口译 语义冲突 语境意义
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局限于对其进行本体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不再把隐喻单纯地看作是语言内部的修辞手段,而是把隐喻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相联系,认为它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关于隐喻意义的理解问题,大多数语义学家的共识是:隐喻在篇章中的意义只有依赖语境才能得到解释和理解。综观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不少学者对口译和隐喻分别展开了深入探讨,但鲜有学者将两者结合起来或是从语境视角尝试探索比较系统的隐喻口译处理策略。本文以隐喻存在的两种语境以及隐喻与语义冲突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实例探究隐喻在口译中的实际处理情况,探索更加实用且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的译法,力图为隐喻的口译实践提供相关建议和思路。
一、隐喻存在的两种语境
在修辞学方面,最早将语境概念引入修辞学的要属Richards。就隐喻语境而言,J.C.Crocker和J.W.Fernandez(1997)考察了隐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G.Hofstede和M.H.Bond(1991)讨论了隐喻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Leezenberg(2001)虽以《语境中的隐喻》和《隐喻的语境》为题对隐喻语境进行了专题论述,但并没有像J.Lyons那样将隐喻存在的语境进行归类。因而在西方现代语言学史上,J.Lyons梳理出的“语境意义分析的知识系统”(1997)是讨论隐喻语境方面较为系统权威的。他将言语运用分为两大类:语言知识与超语言知识。由此,相对应的语篇分析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与词汇和语法相关的言内语境(internal linguistic context)分析;与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相关的言外语境(extra linguistic context)分析。
(一)言内语境
言内语境是生成隐喻的上下文语境。隐喻的生产和理解首先不能脱离言内语境。《篇章隐喻研究》(2009)中指出,辨别篇章中隐喻需要三个必要条件,即必须包括一个被喻体所指代的本体;喻体域和本体域之间必须存在潜在的不一致性;作为具体话语社团成员的阐释者有可能发现一个连贯的理解,正是这种理解涉及来自喻体域的某种意义转移并使得语境中的不一致性变得有意义。在口译过程中,译员有时仅仅顾及到言外语境,而忽略了上下文语境。
(二)言外语境
1.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是生成隐喻的宏观环境。一定文化社团内的隐喻思维习惯是产生隐喻的根源。从古至今,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总是以自身的体验为基准,久而久之,这种以已知喻未知、以自身喻他物、以主观喻客观、以具体喻抽象的方式被一定文化群体接受,形成了一种隐喻化的认知方式和固定的思维框架。Hofstede归纳了文化语境中的隐喻主要受以下因素左右:第一,权势距离:一个社会中权势分布的差异;第二,对不确定性的回避与接受程度;第三,个体与集体:自我与群体取向的程度;第四,男性与女性:对攻击性的定位;第五,时间定位,以传统定位的静态性和以未来定位的动态性。口译活动中,由于文化背景复杂多样,译员对以上五点的恰当把握尤为重要。
2.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是生成隐喻的具体环境,对话语能产生直接影响。情景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的互动在整个语义系统中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Halliday(1979)将语场、语旨、语式作为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项:语场涵盖发生的事件、参与者和环境因素;语旨指参与者的角色关系;语式指语言在实现社会行为中起的作用。在口译过程中,受国家间交往方式的影响,口译员在翻译隐喻时,应斟酌社会关系,考量受话人本身的经验世界,把握翻译尺度。
二、隐喻与语义冲突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之后,隐喻的研究逐步深入,学者从非语境化研究转入语境化研究。在这一转变中,最具代表性的是Richards(1936)所提出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互动理论,Black(1962)提出的“焦点”和框架之间的互动,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的“目标领域”和“源领域”,Lakoff(1987)提出的“映射理论”以及Fauconnier(1997)提出的“合成理论”等。其中Black(1979)将隐喻定义为本体和喻体之间词义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新意义产生的过程。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就是对“差异的回应”,差异关系即语义冲突,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本体和喻体属于不同范畴。束定芳(2000:227)指出,传统隐喻理论中对隐喻机制最普遍的解释就是偏离。所谓偏离,就是对正常语言规则的违反。由此可以看出,偏离引起的语义变化即为语义冲突,这也是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正因为隐喻使用在语言意义组合中违反了语义选择限制和常理,因而听话者不能仅从字面理解句子的意义,还需要根据语境深入挖掘句子背后的新意义,其真正工作机制存在于接下来听话者对这一隐喻真正含义的推断过程中。对新意义的解读过程实际上是语义理解从源域到目标域转移的过程。听话者必须依靠对本体的认知和推理,借助相关因素,找到两者在语义上的相近之处。
對隐喻语义的研究,离不开语境的支撑。语境的出现通常将交际作为前提。交际是适合一定的目的的语言符号和类型之间相互适应。何兆熊曾在《新编语用学概要》(2011)一书中转引Sperber和Wilson(1986)的观点,认为“言语理解中的语境不仅包括上下文所表达和隐含的信息,还包括情景因素”。意义概念为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提供联系,而语境又依次为延伸这些意义的概念表达提供依据(Widdowson,1990:101)。若没有语境,那么这句话表达的就是句子意义,是通过语言符号来表达的独立于语境之外的静态意义。此时,“语境”并没有完全消失。若将语境加入,就会变成话语意义,话语意义则是具体的。
隐喻涉及的源领域与目标领域之间相互作用是建立在语义冲突的基础上,而听众对隐喻的理解即为对这种冲突的消除。为了确保语篇连贯,同时又能体现隐喻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体现的语境依赖性、多棱性和完形性,口译员在翻译过程中要快速、准确地抓住说话人所要表达的隐含意义,并对其进行加工再输出,方便受话人了解讲话的精髓。口译作为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实质不是单纯地实现语际之间的语码转换,而是要忠实地转达异语双方的交际意图,这也使得口译员在翻译隐喻时尤为谨慎。尽管口译本身存在即席性特征,但我们可以在事后进行文本分析并对隐喻的处理策略进行改进。
三、口译过程中隐喻处理策略的优化
近年来,在口译认知过程的相关研究中,主要关注点在对口译信息处理过程的研究上,即从源语输入(SL-Input)到目标语输出(TL-Output)的过程。译员在发言人和听众之间的话语互动中起着关键作用。译员不仅仅是双方的传声筒,还在二者之间起着话语协调、交际协调甚至文化协调的作用。但其最本质和重要的原则是,无论进行怎样的“字词转换”和“句法处理”,都要以力求语言的对应(linguistic correspond)为基础。Eugene A.Nida(1969)也指出,“所谓翻译,是指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这句话表明,在翻译中,译者所寻求的应当是对等语而非同一语。波赫哈克曾分析了口译活动中语篇(text)的含义,并指出口译中的语篇是一种包含语言信息、副语言信息和言外信息等在内的超语篇,这也恰恰说明口译员在进行口译活动中离不开语境。笔者探究大量文献后发现,国内学者鲍刚(1998:9-17)曾对口译研究方法进行过比较详尽的总结和归纳,在他列举的十种方法中,笔者拟采用“源/译语资料分析法”,并基于国内外研究者对语境意义分析的知识系统的普遍认同,以莱昂氏语境意义分析的知识系统为理论框架,分析并试图找到不同场合下隐喻口译过程中语义冲突的最佳处理途径。
(一)言内语境下的处理策略
(1)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2016年G20峰会)
Its not to build Chinasown back yard garden,but actually a garden shared by all countries.
在《英语常用隐喻辞典》中,“‘in ones own back yardmeans‘in a place which is very close to ones own base and within ones sphere of influence”。含义是“在某人后院,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从言内语境着眼,根据上下文,由于“back yard”本身就有“花园”的意思,因此,下文无需再加上“garden”作解释,否则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2)对有些符合发展方向但出现了这样或那样一些问题的,要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消除风险隐患,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应使之有合理发展空间。(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
For those players that follow the right direction but have encountered problems,we need to give them prompt guidance,fix the problems and remove potential risks.We need to give them reasonable space for development instead of rejecting them outright.
根据上下文语境,“出问题”与“放弃发展”存在着因果关系,成语“因噎废食”本身也有因果关联,而口译员只译出了“果”,即“reject”,并没有提及“因”。为了使上下文能够更好地衔接,可加上“因”并改译为“instead of fearing of chocking and rejecting them outright”,或者采用更地道的说法“instead of throwing away the apple because of the core”。
(二)言外语境下的处理策略
(3)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质、创品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We will also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use flexible and custom-tailored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foster a craftsmanship spirit of striving for the best,so that more types of products,products of a higher quality and brand products will be made.
比较例(3)中译员对两个隐喻的处理:“定制”译为“tailor”,是符合外国人用语习惯的。在《英语常用隐喻辞典》中,“‘to tailor somethingmeans‘to do something to adapt to some particular demand”。从莱昂氏语境意义分析的知识系统来看,这也符合超语言知识中的背景知识(特定文化),翻译得恰到好处。但“工匠精神”的翻译却没能照顾到外国人的语言文化,而是采用了一种中式的翻译方法,“craftsman”虽当“匠人”,但国外并不把它引申为“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等含义,虽然译员为了使意思更为清晰,在后面加了“of striving for the best”,但这略显赘余,可以换用更为地道的说法“foster an excelsior spirit,so that…”。语言学里面,“excelsior”指“不断向上的、精益求精的”,也是美国纽约州州印上镌刻的箴言。
(4)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2016年习近平亚投行开业仪式致辞)
The door of Chinas opening-up will never shut and China welcomes all countries to ride on its development.
“顺风车”是21世纪比较流行的词语,“顺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顺利、和顺”之义。目前打车软件中也有了“顺风车”这一功能,即指倡导同路的朋友搭乘一辆车出行,为交通减压,总体上是褒义。中国在亚投行的体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了让各国积极合作、实现双赢,译员其实可以将其翻译为“ride-sharing on its development”,使受话人感受到自身也是能分得蛋糕、有利可享的。
由于文化差异,“顺风车”并不是在任何语境下都是褒义。在西方国家,“顺风车”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提出,后引申为一种行为,即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西方国家用“free-riding”来表示这种含贬义的行为。在2015年答记者问时,李克强总理讲到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时说,“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没办法搭别人的便车”。译员的译文“Talking about free-riding,such a big country cannot…”是符合当时情景的。
(5)这用来形容中阿双方结伴而行、风雨同行再恰当不过了。(2016年习近平主席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致辞)
Indeed,there are no better expressions to describe China and Arab countries that have been with each other all the time and shared weal and woe all along.
在情景语境中,语场、语旨、语式是很重要的三个变项。2016年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中东和阿拉伯国家,目的是共商合作、友好发展、互利共赢。在这次题为“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奔涌向前”的发言里,主席引用不少当地俗语、谚语以拉近双方关系。“风雨”喻指“重重困难”,译员在翻译时委婉地用“福祸相依”来表示,不仅传达出主席本意,更让其他国家感受到与中国惺惺相惜。值得一提的是,译员还采用了压头韵的修辞方法,符合外国人话语习惯,这次译文是相当成功的。相比之下,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总理也曾提及“风雨共行”,译员的译文是“together against all the odds”,虽然也准确传达了含义,但在“雅”方面稍显逊色。
(6)实际上,我们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登记市场主体在中国各地都井喷式增长。(2016年李源潮副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致辞)
In fact,there has been an upsurge of newly registered market ent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as we vigorously push forward reform on administrative review and approval.
“井喷”原本是石油业专业术语,指地层流体无控制连续不断地涌入井筒、喷出地面或侵入其他低压层位的现象。如今“井喷”成為流行语,形象地喻指一事物的火爆场面。在情景语境中,各种语境因素具有互动性,正是这样的互动性充实了背景信息,同时也为语篇整体提供了可预测性。例(6)选自副主席李源潮在谈到中国改革与创新方面作出的成绩列举的第一个案例,其目的是向世界展现中国的经济活力。“upsurge”确有“急剧增长”的含义,但这并没有体现出来小企业成为市场主体这一事件成为当下的火爆场面。为了能更好体现中国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我们可以改译为“there has been a torrid growth of newly registered market entities”。
通过对译例的详细探讨以及大量的文本分析,结合不同语境,笔者归纳出隐喻的口译策略可以优化的两个方面:
第一,针对言内语境,喻体的选择在言内语境中的系统性不容忽视。喻体所指代的本体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隐含在上文或下文中的,因此,译员可以省去对隐喻进行解释说明,以防前后文赘述,但要运用恰当的连词来衔接,防止对受话人产生信息干扰。
第二,针对言外语境,我们可以从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两方面来分析。文化语境方面,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喻体的选择要求符合各自的国家习俗。因此,译员应在了解受话人文化背景知识的基础上,用受话人较为习惯的喻体表达出来,若出现文化缺位状况,可抛去喻体形象,用通俗易懂的话使受话人明了。由于场合的正式性、重要性、参与者身份等因素的不同,口译员在翻译隐喻时应注意维护本国形象,在比较强势的场合如“两会”“军事会议”上,尽量采用较为直接的方式,在“信”的基础上,句式、措辞体现毋容置疑的确定性;而在以友好共赢为目的的会议上,口译员可将翻译延伸至“雅”上,既体现和睦相处,又能彰显大国风范。翻译方法可以说是“遇强则强,遇弱则弱”。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隐喻口译进行语境化研究是优化其处理策略的重要途径。当然,仅从语境视角来探索隐喻口译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影响隐喻处理过程的因素还有很多。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在口译中进行隐喻处理的一大障碍,不同概念的概念隐喻以及无对应概念的概念隐喻造成了认知上的障碍,“文化空位”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口译中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另外,口译的即席性特征又要求译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克服各种障碍带来的困难,在口译的隐喻处理过程中,口译员要在理解讲话人言语意图的同时,保证记忆清晰并且不丢失其他重要信息,这无疑给口译中的隐喻处理增加了难度。
本文尝试初步归纳并优化口译中隐喻的处理策略,笔者将继续通过大量口译实例与文本分析探究隐喻汉英口译的策略,以期形成一套更具实用性和操作性的隐喻翻译规则。除本文采用的语境意义视角外,隐喻的口译策略还可以从影响口译过程的相似性(形状相似、功能相似、心理相似)以及文化模式解释(文化背景差异与关联性)这两个因素入手进行研究。多维度的探讨可为口译实践提供不同视角的建议与思路,使译员在口译过程中更准确得体地翻译隐喻。
(本文为2016年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于语言生成认知程序的隐喻汉英口译策略研究——以中国政府记者招待会中的交替传译为例”[项目编号:201610504105]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献:
[1]Black,Max.More About Metaphor:Metaphor and Thought[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19-43.
[2]Lakoff George&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3]Richards,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4]Sperber Dan&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5]Widdowson,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6]P?chhacker,F.口译研究概论[M].仲伟合等译.北京: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2010.
[7]束定芳.隐喻与转喻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8]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9]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杜虹 潘不寒 湖北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430070)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