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无锡方言是吴方言的一种,它有着吴方言的共同特征,在历史的进程中自身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本文对无锡方言“老小”一词进行研究,“老小”在语音、词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在字形上几乎没有变化。文章对各方言中的“老小”这个方言词和方言中“孩子”的说法进行比较,发现“老小”存在于不同的方言区里,并且就吴语方言区内,关于“孩子”的说法是不同的。“老小”这个词的发展也印证了无锡方言受到普通话等方面的冲击,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
关键词:无锡方言 老小 孩子
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东接苏州、西连常州,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无锡方言属于吴方言,在吴语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百年来,无锡方言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涌现出不少专著论文。最早记载无锡方言的是钱基博的《无锡风俗志》,方言卷中记载了有关无锡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等多方面的资料。利用现代方言学研究方法,最先对无锡方言进行研究的是赵元任的《现代吴语的研究》,书中收录了有着浓郁无锡特色的11条特征词,记载了无锡方言中常见的一些词,并将这些词和其他地区吴语进行了比较。《无锡方言词典》是无锡历史上第一本公开出版的方言词典,其中收录了许多无锡方言词语,供人查阅。但是这本词典存在很多缺陷,比如没有给方言词注音、解释字义不够准确、不能满足专业性的研究需要等,只具有参考价值。针对《无锡方言词典》存在的缺陷,黄明明在论文《谈<无锡方言词典>编纂的几个问题》中从注音、解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要使《词典》更加符合无锡方言研究的水平的观点。①
纵观以往的研究,人们多从无锡方言的整体性出发,对无锡方言的音系、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归纳、研究,总结出了《常用词对照表》《无锡方言分类词表》等供人参考的资料。
一、无锡方言词“老小”的变化
在无锡方言中,“老小”是“小孩”“孩子”的意思。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老小”这个方言词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研究。
(一)语音
1.声母和韵母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老”读作“lǎo”,“小”读作“xiǎo”,相对应的国际音标为[lɑu214][?iɑu214]。在无锡方言中,“老”读作[l?232],“小”读作[si?324]。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老”的声母在普通话和无锡方言中没有发生变化,都为声母[l]。而“小”的声母在无锡方言和普通话中有较大区别,一个是舌尖前音[s],一个是舌面前音[?]。在韵母上,无锡方言中的“老”和“小”都与普通话有着区别,可以看出无锡方言中的[ɑu][iɑu]有单音化的趋势。
由表1还可以看出,无锡方言和普通话存在着更为明显的不同:无锡方言中[s]可以和齊齿呼韵母[i?]结合,而普通话中则不可以。因此,无锡方言和普通话有相同之处,但是差别很大。
2.声调
普通话中共有四个调类,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对应的调值为55、35、214、51;无锡方言中有8个调类,因为无锡方言中的声母仍然有清浊对立,声调②按声母的清浊各分阴阳③,因此,8个调类分别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它们对应的调值④是44、223、334、13、35、223、5、23。
“老小”二字在普通话中属于上声,对应调值是214+214。无锡方言的声调由声母的清浊来定。在无锡方言中,“老”的声母[l]是次浊声母⑤,所以“老”的声调是阳上;“小”的声母[s]是清声母,所以“小”的声调是阴上。“老小”对应的调值是“324+232”。
3.变调
声调会发生语流音变,即一些声调连读时会发生一些变化,跟单独念时的调值有所不同,会发生变调。变调在普通话和方言中都存在。最早对无锡方言连读变调进行研究的是赵元任的《现代吴语的研究》,赵元任指出:“两字相连上字是阴平时,两字的全调类似一个上声字,也成平常所谓无锡腔。”吴语连读变调一般有两种情况:广用式、窄用式。石汝杰在《吴语连读变调的两个问题》中指出这两种情况“实际上是不同层次上的声调变化”⑥。
无锡方言中,连读变调的两字组各音节之间没有停顿,联系紧密、发音紧凑,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体现于每个字都发生了变调。无锡方言变调的特点是:基本上前字定调,后自附着。换言之,无锡方言中的变调多取决于字组的第一个字,后面的字不管原来读何调都会失去自己原先的调,与前字共用一个变调模式。在无锡方言中,两个连读的字的前一个字是舒声调时,那么这两个字也会发生变调。⑦
“老小”这组字不管是在普通话中还是在无锡方言中,都发生了变调。
在普通话中,当只有一个上声音节时,调值是214;当有两个紧密相连的上声连读时,前一个调值要从214变为35,后一个调值不变,即“老小”由读[lɑu214?iɑu214]变读为[lɑu35?iɑu214]。在无锡方言中,“老小”属于两字组广用式连读变调中的“阳上+阴上”的情况,它变调为“阴上+阳上”。换言之,无锡方言中的“老小”实际应该读为[l?32si?23]。
无锡方言中的“老小”在语音方面与普通话中的“老小”有着区别和联系。首先,方言和普通话都是从古音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是在古音的基础上发生变化,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音系。“老小”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的,不同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声母、韵母、声调自身都在发生着变化。其次,无锡方言仍然保留着声母的清浊对立,仍然有入声调,这是和普通话最大的区别。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入声调,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入声归入了这四种声调之中。最后,无锡方言和普通话中都存在着变调,无锡方言中变调的情况远复杂于普通话。
无锡方言词“老小”的发音与古音和普通话的发音都存在着差别,这说明方言和古音有联系,和普通话之间相互影响。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方言受到了普通话的较大影响,无锡方言的发音可能会不断向普通话靠拢。
(二)“老小”的不同语义
“老小”在无锡方言中表示“小孩”,可以称呼自己或者别人的子女,是一个称谓词。在其他有关称谓的书籍记载中,“老小”有着其他的语义。
由表3可以看出,《汉语称谓词典》中记录的意思较为全面。“老小”是个称谓词,在汉语中共有四个解释。其一,指老人和幼童。《晋书·食货志》:“十二以下,六十以上为老小,不事。”其二,指妻子和儿女。《水浒全传》第八回:“你顾前程去挣扎,回来厮见。你的老小,我明日便取回去,养在家里,待你回来完具。”其三,专指妻子。《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許宣日常一毛不拔,今日坏得些钱钞,便要我替他讨老小。”其四,泛指家属。《水浒全传》第三十九回:“只见数乘轿子,抬着两家老小(老小都有实在意义,“老”指老年人,“小”指小孩)上山来。”
和汉语中“老小”的词义相比,无锡方言词“老小”的词义明显缩小了。在无锡方言中,“老小”只表示“小孩”“孩子”,语义偏向了“小”的一方。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由指“老人和小孩”变为指“孩子”,从泛指变为专指;2.无锡方言将“老小”中的“老”作为前缀,无意义。对于“老小”,在无锡有种说法是“老小老小,越老越小”,简单来说,就是老人越老就越像个小孩。这可能也是“老小”代表孩子的一个原因。
(三)字形
《说文解字》:“老⑧,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凡老之属皆从老。”
“小⑨,物之微也。从八丨,见而分之,凡小之属皆从小。”“老小”一词从古至今没有发生变化,古代写作“老小”,普通话中也写作“老小”。而无锡方言中“老小”有些许变化,《无锡方言词汇研究》中将“老小”记为“佬小”,其他资料如《无锡词典》《现代吴语的研究》等中仍然用“老小”这两个字。
二、方言词“老小”及方言中“孩子”说法的比较
吴方言是我国除北方方言外最大的方言区,使用人数约占汉族总人数的7.2%。吴语按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片,无锡方言属于太湖片。太湖片分布广泛,又分为了六个小片,分别是毗陵小片、苏沪嘉小片、苕溪小片、杭州小片、临绍小片、甬江小片。毗陵小片的代表是常州,苏沪嘉小片的代表是苏州,而无锡则处于这两个小片的过渡地带,因此无锡的归属有着分歧。陈祺生和颜逸明认为无锡当属毗陵小片;钱乃荣、翁寿元则认为无锡方言中的声韵等各方面更接近苏州方言,应属苏沪嘉小片。正因为无锡处于过渡地带,因此无锡方言中或多或少都带有两个小片的特色。⑩
下面列举一些方言中“老小”这个方言词所代表的语义,以及其他方言中与“小孩、孩子”所对应的方言词来进行探讨、研究。
从表4中可以看出,“老小”并不单单存在于无锡方言中,牟平、乌鲁木齐、丹阳、福州等地方言中都有“老小”这个方言词。
无锡方言属于吴方言,山东牟平方言、乌鲁木齐方言等属于北方方言,福州方言属于闽方言,在这几个方言区都使用“老小”这个方言词,这说明方言与方言之间也存在着联系,但是同一个方言词的读音、所代表的意义存在着不同。另外可以发现,方言词所代表的意义都是由古义发展而来的。如乌鲁木齐方言中“老小”泛指家属,与《水浒全传》第十九回中出现的“老小”的意义相同。《水浒全传》中晁盖道:“刘唐兄弟,你和学究先生,且把财赋老小,装载船里,径撑去李家道口左侧相等,我们看些头势,随后便到。”
从表5中可以看出,“孩子”一词在无锡、苏州、常州方言中有不同的说法,在无锡市内不同的地区语义也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这说明除了同一个方言区之外,同一个地区的不同方言也存在着差异,是在不断变化的。
从表6中可以看出,“老小”在无锡方言中就指孩子,不管男女统称为“老小”,而在常州方言中“佬小”专指男孩。一个是泛称,一个是专称,“老小”在无锡方言和常州方言中词义发生了变化。
“老小”这个方言词不只在吴方言中被使用,在其他方言区内也存在着。不同方言区内,“老小”的语义有所不同,这些语义都是在古义基础上发生了变化,有的是词义缩小,有的是词义转移。不管是何种变化,“老小”都是在古义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并没有脱离古义随意变化。
就“小孩”这一意义而言,无锡方言和常州方言类似。无锡胡埭地区所说的“细佬”与常州方言“小佬”尤为相近,是因为胡埭与常州接壤,从而受到了更多常州地区语言的影响。虽然无锡方言中“孩子”的说法与常州方言中的说法更为接近,单从这一个词来看,无锡方言受常州方言影响较大。但是在这里只是比较研究了“小孩”这一意思,不能因此就说无锡方言属于毗陵小片。
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是因为无锡方言属于两个方言小片的过渡地带,所以无锡方言具有这两个小片的色彩。如:“脖子”在无锡、常州方言中说为“颈根”,在苏州方言中说为“头颈(骨)、颈颈”,无锡方言与常州方言一致;但是对“洗”“多少”等意思的说法,无锡方言与苏州方言的说法一致,说为“汰”“几化”,而常州方言说为“洗”“多少”。因此,在研究无锡方言的归属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探讨无锡方言的发展变化时,要多和这两个地区的方言进行比较,这样才能更好、更全面地研究无锡方言。
三、无锡方言词“老小”及无锡方言的发展
(一)“老小”的发展趋势
“老小”是无锡人常用的一个方言词,也是发展比较稳定的一个词。然而,随着语言演变,它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
字形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老小”“佬小”这两种写法都在使用。一般记载于书面的都用“老小”这两个字,只有小部分用“佬小”来记录。不过,现在提到“老小”,无锡人的脑海中出现的汉字更多是“佬小”。“老”与“佬”应该是一对异体字。常州方言“小佬”中的“佬”字在古汉语中应该是“老”。现代汉语中,将古代汉语中作为后缀的“老”,都用“佬”来代替,“佬”作为后缀表示男女老少的称谓k。因此,无锡方言词“老小”以后记载时可能会一致使用“佬小”。另外,也可以推断常州方言中的“小佬”可能由无锡方言中的“老小”发展变化而来,“老小”和“小佬”可能是一组逆序词。
语义方面,“老小”直接延续古代汉语中的词义,只是词义有所缩小。最早对无锡方言进行研究的《现代吴语的研究》中记载的意思就是“小孩、孩子”,并没有“妻子”和“老人”的义。到现在,无锡人说“老小”的时候就指“孩子”。换言之,近百年来无锡方言中“老小”的词义并没有变化,也没有将“老小”用于其他地方,因此,“老小”在未来可能会一直延续使用下去,“孩子”义也将一直使用,并且不会扩充其他的意思。
语音方面,本文将“老小”记为[l?32si?23],钱乃荣《当代吴语研究》中将“老小”记为[l?21si?23]。无锡方言中“老小”的发音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但不是很明显。另外,能明显感受到年轻一代人的无锡方言发音已经不够纯正,远没有老一辈发音地道。
无锡方言在吴方言中并不是优势方言,因此它会受到吴方言区优势方言的影响l,如字形可能会从“老小”变为“佬小”。就无锡市来说,无锡城区的无锡方言是无锡的优势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郊县的词汇会受到城区方言的影响,无锡城区的词汇会代替一部分郊县词汇,因此在未来“老小”这一说法可能会成为无锡方言中“孩子”义的统一说法。
(二)无锡方言的发展
中国人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普通话不仅在国内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上升。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方言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无锡方言也不例外。最显著的表现是在与老一辈用方言聊天时,时常会听不懂;年轻人在互相交流时更多使用普通话而不是方言。无锡方言的发展演变受到的影响并不单单源自普通话,还来源于无锡人口的流动、无锡方言自身的局限等。
无锡作为长江三角洲的腹地,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通常使用普通话,这就导致了无锡的社会语言环境向普通话靠拢。另外,学校等公共场所要求使用普通话,这使得孩子能够接受的方言教育主要来自家庭。但是不同家庭所说的无锡方言可能不一致,上文已经有过比较,“孩子”这一意思在无锡就有三种说法。如果一个家庭中,妈妈来自城区,爸爸来自羊尖,大人之间交流或许不成问题,但是孩子可能存在只能听不会说的情况,因为不知道该使用哪一种说法。
由于無锡方言受到了各方面的冲击、抑制,因此,无锡方言中比较有特色的词如“老小”的存在就尤为重要。它虽然在变化着,但是仍保留了厚重的无锡色彩。
四、结语
“老小”是一个带有无锡特色的方言词,它读为[l?32si?23],在现代汉语中是“孩子”的意思。“孩子”在无锡方言中共有三种说法:城区、八士、洛社、雪浪说为“老小”;鸿声、羊尖说为“小倌”;胡埭说为“细佬”。无锡城区所说的方言作为无锡方言中的优势方言,在未来的方言发展中,“老小”这个方言词很可能会代替无锡其他地方“孩子”的说法。无锡方言受到了普通话、周边优势方言的影响,在未来“老小”可能会慢慢有所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也许是细微的。
正如“老小”这个独具特色的方言词受到各方面的冲击,无锡方言也正在承受着来自普通话、无锡方言自身和外来人口流动的制约。无锡方言有向普通话无限靠拢的趋势,在传承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阻碍。因此,具有方言特色的词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发展较慢、较稳定,较少受普通话以及吴方言其他地区的影响,能够保留无锡方言特色,使得无锡方言长久留存,而不与周边方言、普通话合流。
注释:
①黄明明:《谈<无锡方言词典>编纂的几个问题》,江南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卷第5期。
②无锡方言的声调按中古声母的清浊分阴阳:古清声母平声字归今
阴平;古浊声母平声字(包括古全浊声母平声字+古次浊声母平声字)归今阳平;古清声母上声字归今阴上;古浊声母上声字(包括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古次浊声母上声字)归今阳上;古清声母去声字归今阴去;古浊声母去声字(包括古全浊声母平声字+古次浊声母平声字)归今阳去;古清声母入声字归今阴入;古浊声母入声字(包括古全浊声母平声字+古次浊声母平声字)归今阳入。
③曹晓燕:《无锡方言接触研究》,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27-28页。
④曹晓燕:《无锡方言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⑤庄申主编:《无锡市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918页。
⑥张丽娜:《无锡方言词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年5月。
⑦庄申主编:《无锡市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921-2922页。
⑧[汉]许慎著,[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南京:江苏古籍出
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⑨[汉]许慎著,[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南京:江苏古籍出
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⑩翁寿元:《无锡、苏州、常熟方言本字和词语释义》,苏州:苏
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祝克懿:《名词后缀“佬”的词素义及色彩义》,辞书研究,
2004年第1期。
?游汝杰:《方言和普通话的社会功能与和谐发展》,修辞学习,
2006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黄明明.谈《无锡方言词典》编纂的几个问题[J].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2][汉]许慎著,[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
社,2001.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1.
[4]曹晓燕.无锡方言接触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
[5]曹晓燕.无锡方言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6]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钱乃荣.当代吴语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8]张丽娜.无锡方言词汇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11.
[9]项行.无锡方言词典[Z].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
[10]吴连生等.吴方言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
[11]王火,王学元.汉语称谓词典[Z].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8.
[12]鲍海涛,王安节.亲属称呼辞典[Z].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8.
[13]吴海林.中国古今称谓全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1.
[14]蔡希芹.中国称谓辞典[Z].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15]翁寿元.无锡、苏州、常熟方言本字和词语释义[M].苏州:苏
州大学出版社,2014.
[16]庄申.无锡市志[Z].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7]无锡县志编纂委员会.无锡县志[Z].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
版社,1994.
[18]李荣.现代汉语大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19]周晓峰,徐益峰.常州方言[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20]李荣.苏州方言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21]祝克懿.名词后缀“佬”的词素义及色彩义[J].辞书研究,
2004,(1).
[22]游汝杰.方言和普通话的社会功能与和谐发展[J].修辞学习,
2006,(6).
(朱锦霞 江苏徐州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000)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