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梦伟
汉语的发展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交际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劳动人民创造了大量词汇。在丰富的汉语词汇中,存在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现象,即同一事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称名,也就是所谓的“同物异名”词汇现象。本文主要对汉语中同物异名现象的成因、来源、类型、作用等作初步探讨。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世界上约有1/5的人口把汉语作为日常生活的交际工具。汉语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发展过程中,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均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就以词汇而言,汉语中存有的同物异名是其普遍而又特殊的一种语言现象。这种同物异名现象,毫无疑问,来自于汉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这也彰显出汉语的独特魅力,对其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一、同物异名现象的成因及来源
(一)同物异名现象的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指称同一事物,各有特色。也就是说,不同地区对同一事物的称名有所不同。例如,玉米的称谓多达幾十种,如东北辽宁话叫“珍珠粒”,潮州话“薏米仁”,粤语“粟米”,上海、台湾话“番麦”,南京话“苞卢”,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称“包谷”,山西叫“玉茭茭”“玉茭子”“玉米棒子”,豫北是“玉茭草”或“玉茭”,而在商丘一带方言中,称玉米为“玉蜀黍”的居多。
另外,古今文化的差异也是形成同物异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汉语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语言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风尚和民俗文化,因而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称谓,这必然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例如,古代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对“死”的称名也有严格的规定,天子谓之“崩”,诸侯“薨”,大夫“卒”,士“不禄”;而庶人处于社会底层,其死才名之为“死”。当然,在当今社会中,“死”的称谓是有感情色彩的,如壮士之“死”,人们敬称为“牺牲”;而敌人之“死”,则多咒之为“葬身”或“翘辫子”;一般人之“死”,常用“去世”“逝世”等。
(二)同物异名现象的来源
同物异名现象的来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共同语与方言之间存在的差异
例如,不同地区对“馄饨”的叫法不一样,普通话叫“馄饨”,新疆话叫“曲曲”,福建话俗称“扁食”,江西话“清汤”,广东话“云吞”,四川话“抄手”,湖北话“包面”或“水饺”,安徽皖南话“包袱”。作为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对各大方言都有很大影响;当然,普通话也从方言中汲取营养成分,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2.口语与书面语之间存在的差异
例如,“自个儿—独自”“看病—就诊”“老家—祖籍”“搞定—解决”“脑袋—头部”“老外—外宾”“同学—同窗”“领头—为首”“生日—诞辰”“见面—会晤”“礼拜—星期”“瓜葛—关联”“哆嗦—颤抖”之类,前者属于口语形式,后者多用于书面语。二者的用词不同,因为特定环境、特定场合、特定对象以及特定目的决定人们使用特定的语言方式。
3.正称与俗称之间存在的差异
例如,“番茄—西红柿”“白血病—血癌”“正月初五—破五”“阑尾炎—盲肠炎”“鼻翼—鼻翅儿”“汞—水银”“雨凇—冰挂”“凤仙花—指甲花”“蝉—知了”“水泥—洋灰”“中元节—鬼节”“碳酸氢钠—小苏打”“门镜—猫眼”“癫痫—羊角风”“马铃薯—土豆”等。这些词语前者为正称,后者为俗称。正称主要运用于各行各业,具有行业语色彩;而俗称主要是普通大众,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4.原称与简称之间存在的差异
例如,“邮政编码—邮编”“北京大学—北大”“中国人名解放军—解放军”“外交部长—外长”“加利福尼亚州—加州”“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乒乓球协会—乒协”“网络游戏—网游”“中央电视台—央视”等。为了交际的高效便利,人们在日常会话中往往使用一些较长词语的简称。
此外,现称与旧称之间存在的差异,也是造成同物异名现象的来源之一。例如,“维生素—维他命”“锦纶—尼龙”“青霉素—盘尼西林”“激光—莱塞” “演员—戏子”“士兵—兵卒”“邮递员—邮差”“家政服务员—保姆”“厨师—厨子”“服务员—跑堂”“司机—车夫”等,前者是现称,后者是旧称。现称和旧称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例如,旧时期一些有职业歧视的称谓词,就逐渐被一些带有中性色彩的新词取代,这不仅反映了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也体现了人们对职业已经没有了高低贵贱的思想认识。
二、同物异名现象案例分析
同物异名现象类型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亲属称谓、网络用语、地名、动植物名等。本文将以案例来说明同物异名现象。
(一)亲属称谓中的同物异名现象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纷繁复杂。从古至今,其称谓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不同方言区的亲属称谓也不尽相同。
1.从古今发展看亲属称谓的变化
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根深蒂固,其礼仪制度深入人心,这对我国文化影响颇深,尤其是用词方面。从古今变化看,以“父母”为例,古代除“爹娘”“父母”“双亲”“二老”等古今通用之外,还有“高堂”“尊亲”“严亲”“亲闱”“椿萱”等代称。另外,在古代,自己对父亲尊称可用“家尊”“家严”,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令严”;对自己母亲尊称可用“家母”“家慈”,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堂”“令慈”。而今天,一般称父亲为“爸爸”“父亲”,称母亲为“妈妈”“母亲”。
2.从地域差别看亲属称谓的变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地域分布,不同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心理、风俗习惯。从不同方言区来看,普通话中的“爸爸”这一称谓,在各地方言中,就分别称作“爸”“阿爸”“爹(爹爹)”“依爹”“阿爹”“老父”“伯(伯伯)”“阿玛”“大(大大)”“老子”“阿伯”“老伯”“阿大”、“奶公”“阿父”“阿哥”“阿爷”“伯爷”“老豆”“爷子”“爷”“爷爷”“依爷”“叔”“阿叔”“郎罢”等。
(二)网络用语中的同物异名现象
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网络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的结合,网络语言随之产生。网络语言的产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大众追求个性化的心理特征。网络语言来源于现实生活,实际上是汉语词汇的个性变化。
例如,“虾米—什么”“酱紫—这样子”“表—不要”“偶—我”“木有—没有”“稀饭—喜欢”“兄台—大哥”“坛子—论坛”“果酱—过奖”“涨姿势—长知识”“菜鸟—新人”“匿鸟—隐身”“恐龙—丑女”“抛砖—跟帖”“小强—蟑螂”“板斧—版副”“大虾—高手”“886—拜拜了”“斑竹—版主”“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何弃疗—为何放弃治疗”等。前者是网络流行语,后者是这些网络流行语的实际意义。这些网络用语大多数是词语的谐音、数字的谐音或词语的缩写、简称。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合理的使用网络流行语能使人们的日常交际更加风趣幽默,也能更加便利、快捷地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这种流行元素融入到汉语词汇中,给语言注入了时代的气息,增加了语言的活力。但是,在创造或使用网络新词新语的同时,人们要注意新词新语必须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律,并使之规范化。
(三)地名中的同物异名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地名称谓也发生了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很多地名发生了改变。例如,把“北平”改成“北京”,“瑷珲”改成“爱辉”,“中甸”改成“香格里拉”,“大庸”改成“张家界”,“徽州”改成“黄山”,“襄樊”改成“襄阳”,“灌县”改成“都江堰”等。由于这些地名变换的时间不长,人们有时依旧会使用原名,这样就产生了许多同物异名的地名词汇。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地名为古代的,今天仍在使用。另外,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简称,这也使同一地名有几种不同的称谓。例如,“江西”古代称为“豫章”,其简称为“赣”。因此,这三个称谓就构成了“江西”这一区域的异名现象。
(四)动植物名中的同物异名现象
1.命名理据不同形成的同物异名
同一事物从它的形状、功用、产地、生长特征等不同因素去命名,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名称。例如,“马铃薯”的得名源于其形状呈马铃状,又被人称为“洋芋”,因为它是从东南亚传入我国,这是以来源地命名的。又如“牡丹”,因其花朵饱满艳丽,因而又称“富贵花”,这是从其外形而命名的;又因宋时洛阳牡丹闻名天下,所以又称“洛阳花”,这是从其产地命名的。
“壁虎”又叫“守宫”“蝎虎”等。因其外形与蛇相似,因而又叫“四脚蛇”。“红鹳”因其羽毛鲜艳,像火焰一样,因而又叫“火烈鸟”。“蛭蝚”又叫“至掌”,这是因为它生活在池沼或水田中,靠吸食人畜血液,还能依附在人的手足上,这是根据它的习性来命名的。“蝉”又叫“知了”,因为蝉的叫声听上去像是“知了,知了……”的声音。
2.历史原因形成的同物异名
我国古代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外来事物大都持一种轻视的态度,因此在对外来事物的命名上也反映出一种轻视的色彩。唐代以前引进的作物大多冠以“胡”字,如“胡麻”原指芝麻或亚麻;“胡荽”叫“胡菜”“香荽”,但也指“油菜”;“胡葵”是“蜀葵”的别名;“胡瓜”,就是“黄瓜”;“胡豆”指“豌豆”或“蚕豆”,后来取消了“胡豆”的说法。
唐代以后,从外邦传入我国的植物命名大多冠以“番”字,如“番瓜”(即南瓜)、“番薯”(甘薯)、“番豆”(花生)、“番椒”(辣椒)、“番茄”(西红柿)等。清代从海路传入的,大多用“洋”字,如洋芋、洋葱、洋姜、大洋生(清末传入的一种大粒种花生)、小洋生。
三、同物异名词汇的作用
汉语中的同物异名词汇数目众多,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增加人们用词的多样性,使人们更好地传情达意,而且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对汉语教学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丰富汉语表达,避免用词重复
同物异名词汇大多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除了表示相同的概念意义之外,还具有各自不同的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因而在不同的场合使用这些同物异名词语能够获得不同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如,“父亲”“母亲”分别和“爸爸”“妈妈”是同物异名词。“父亲”“母亲”带庄重色彩,多用于书面语;“爸爸”“妈妈”带亲切意味,多适用于口语。又如“鼓动”和“煽动”这两个动词,都含有用语言或文字激发人们行动起来的意思。两个词的差别,主要在于感情色彩不同。“鼓动”是中性词,可用于好的方面,指激发、动员别人做好事,含有褒义;也可用于坏的方面,指挑唆、怂恿别人做坏事,含有贬义。
由此可知,汉语同物异名词的使用能使语言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汉语词汇的多样性能够促进语言的不断发展。同物异名词汇的运用体现了语言的动态发展过程,增加了语言的生机与活力。
(二)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
词汇教学是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人们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是学习词汇,而词汇学习中不可避免的是同物异名词汇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
教师课堂教学讲解词语时,可以合理发挥同物异名词语的作用。在对课文生词的解释中,适当地用同物异名词语加以补充说明,可以避免词汇学习的单调、枯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词汇,領略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在讲解“向日葵”一词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事物,教师可以列举不同地区对“向日葵”的不同称呼:山东莒县把“向日葵”叫做“转日葵”,栖霞叫“转日莲”,济南叫做“朝阳花”,昌乐叫做“向阳花”;安徽灵璧称向日葵为“转莲”;湖南邵阳“向日葵”称“盘头瓜子”;河北承德把“向日葵”称为“朝阳转”,任邱称为“望天葵”,唐山称为“日头转”,文安大城称为“转枝莲”或“盘莲”,永清霸州称为“望枝莲”,固安称为“望日莲。
这些不同的称呼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心理。
四、结语
同物异名又称同义名,是指同一事物先后给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称,这些名称虽然不同,但它们的实际含义是相同的。汉语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大量同物异名词汇,这些同物异名词语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汉语词汇同物异名现象的研究,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话题。同物异名作为一种充满乐趣的语言现象,是劳动人民实践认识的产物,引发了无数人的兴趣和探索,也值得人们去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