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荣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以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作为出发点,并从创设情景、实施课外阅读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语文素质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提升小学生整体文学素养和阅读水平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小学 阅读教学 文学素养 措施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一个教学认知过程,与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的有效性息息相关。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正确价值观也是对于新课标改革的顺应。
一、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小学语文属于基础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知识接纳和吸收能力有限,因此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无法深入理解语文知识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着重加强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挖掘和探索语文知识结构、知识内涵,从而实现加深知识记忆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语言是一门特殊的工具,语言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较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构成,从语言构成角度和语文知识结构角度加深语文知识的理解,并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具体措施
(一) 创设情景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知识阅历不够丰富,因此学生无法做到真正融入作者创设的阅读意境中,从而对于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不够透彻。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说教”或者“灌输式”教学方式無法带领学生融入教学情景,因此学生的阅读效果不够明显,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帮助甚少。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阅读教学中,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创设趣味性浓厚的阅读情景,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
比如,教师在讲解《三顾茅庐》一课时,首先,教师应明白这篇阅读课文的难易程度。虽然大部分学生喜欢这类故事情节较多的文章,但是他们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想和所思。有些学生能够站在刘备见贤思才角度分析刘备三顾茅庐的初衷和意图,但是理解并不够透彻和深入。其次,分析学生理解不深入原因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三顾茅庐》电影片段。这样可以将刘备、诸葛等人物形象生动化,从而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总结刘备三兄弟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神情、语言、动作有何不同之处。并以此作为判断刘备三兄弟性格特征的依据。由此可见,多媒体与阅读教材的有效结合,能够改变单一的说教模式,进而促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深入理解文章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为后期学生自主展开阅读教学和积累文学基础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扩宽学生视野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比如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教学,在讲解有关四季的文章时,春天组织学生春游、秋天观赏银杏、冬天滑雪等。从而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四季的变化,发现四季的不同特征和不同魅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背诵有关四季的诗词或者文章。并结合自身所感所想探讨文章或者诗词的含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
比如,教师在讲解《村居》一诗时,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详细介绍诗歌中小草、风筝和杨柳等所代表的形象,让学生对古诗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其次,带领学生去郊外游玩,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诗歌内容中所描绘的形象,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春天和古诗内容拥有自己的思考,还可以达到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的目的。
(三) 鼓励学生阅读课外名著
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作品鉴赏能力,教师应结合阅读教学特征,积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者”转变成“主动者”。比如教师在讲解《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巴金的其他著作,从而起到丰富学生情感和加强文章内容理解的作用。再比如讲解《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时,学生受限于生活阅历,导致学生对于寓言所表达的内涵并不理解。这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寓言或者真实故事。比如冠军邓丽萍的故事,教师也可以通过视频形式或者图片形式展示邓丽萍的成长故事,帮助学生感受坚持不懈的魅力和力量。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扩宽学生知识面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并采用多种有效方式引导学生加深内容理解与认识,并在学习和理解中注重知识积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湖北恩施市新塘乡天明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