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室重塑的影响

2017-07-05 08:41赵翰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重塑心室血浆

龚 敏, 赵翰文

(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 心内科, 安徽 淮南, 232052)



短篇论著

冠状动脉介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室重塑的影响

龚 敏, 赵翰文

(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 心内科, 安徽 淮南, 232052)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 脑钠肽; 心室重塑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引起的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造成心肌细胞因供血不足而呈局部性坏死[1]。AMI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急危重病,具有发病急、病程短及死亡率高等特点[2]。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AMI患者首选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患者近期病死率。脑钠肽(BNP)是由心室合成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类物质,有研究[3]表明,血浆BNP水平能反映心室功能改变情况,可作为评价心力衰竭病情及预后的指标。本文探讨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6~74岁,发病至入院治疗均在12 h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64.56±7.17)岁, BMI为(21.35±2.18) kg/m2; 梗死部位为前壁25例,下壁17例; 合并高血压史19例。对照组47例患者进行常规保守治疗,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63.32±7.23)岁, BMI为(21.16±1.94) kg/m2; 梗死部位为前壁24例,下壁23例; 合并高血压史27例。所有患者采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心电图、冠脉造影等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AMI。排除伴有严重心瓣膜狭窄、心肌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肝肾功能紊乱、凝血功能障碍、药物过敏反应等疾病患者。2组性别比、年龄、BMI、梗死部位、高血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抽取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24、48 h和7、14 d的外周静脉血,每次抽取约2 mL置于抗凝管中,分离血浆后低温冷藏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相关试剂检测血浆中B型利钠肽(BNP)水平,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HP5500型彩色超声心动图仪,检查所有患者入院时及入院14 d时的超声心动图,记录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2 结 果

2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24 h时的血浆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在入院48 h、7 d及14 d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入院时, 2组患者的LVEDD、LVESD及LVEF均无显著差异(P>0.05); 入院14 d时, 2组患者的LVEDD、LVESD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 LVEF较入院时显著上升,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见表2。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累积生存率为90.69%,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60%(χ2=3.886,P=0.048)。

表1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浆BNP水平比较 ng/L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指标比较

与入院时比较, *P<0.05; 与观察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冠状动脉介入已成为AMI常用的治疗方法,可早期缓解患者心肌缺血缺氧,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提高急诊救治的成功率及改善预后[4-6]。

BNP是由心脏分泌的利尿钠肽家族的一员,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类神经激素,其合成与分泌受心室功能调节,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会释放贮存于心肌细胞的BNP入血,且分泌量随着心室充盈压的高低变化[7]。BNP具有促进排钠、利尿、调节血压和血容量的自稳平衡等多种生理作用。临床研究[8]证实,血浆BNP水平对评估诊断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作为心功能情况的临床评价指标。有文献[9]指出,血浆BNP水平在AMI患者中明显上升,且与心室重塑密切相关。

本研究显示, 2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24 h时的血浆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可能与AMI早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有关。虽然已采取治疗措施,但患者心肌缺血状态和心脏舒张收缩过程都会导致心室充盈压上升,进而增加血浆BNP水平。在入院48 h、7 d及14 d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可能因观察组A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较大程度上缓解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使损伤的心肌细胞得到恢复,同时有效减少心室壁张力,从而逐步降低血浆BNP的合成及释放[10]。临床上常用超声心动图检查的LVEDD、LVESD及LVEF指标来评价心功能。本文中2组患者入院14 d时的LVEDD、LVESD均较入院时下降, LVEF较入院时上升,且观察组的指标数值变化均较对照组更明显,表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MI后,患者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得到有利改善,减轻心室重塑程度,心功能恢复更好,同时与血浆BNP水平变化基本一致,可能可作为评价AMI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状况的预测指标。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χ2=3.886,P=0.048), 表明AMI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改善患者近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1] 刘年安, 李新, 钱江, 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外周血炎症介质的关系研究[J]. 贵州医药, 2016, 40(1): 43-44.

[2] Ward M J, Baker O, Schuur J D. Association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Length of Stay and Crowding for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West J Emerg Med, 2015, 16(7): 1067-1072.

[3] 周建文, 陈燕新, 钱大钧.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左室功能的相关性探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11): 1896-1898.

[4] Yan W, Wen S, Wang L, et al. Comparison of cytokine expression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able angina stage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Int J Clin Exp Med, 2015, 8(10): 18082-18089.

[5] 熊俊彪. 血浆和肽素与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5, 26(1): 72-73.

[6] 王世喜, 刘景艳, 侯传龙. 介入术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观察[J]. 贵州医药, 2016, 40(5): 519-520.

[7] Tabara Y, Igase M, Miki T, et 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s a determinant of the nocturnal increase in blood pressure independently of arterial hypertrophy and hypoxia[J]. J Hypertens, 2016, 34(12): 2393-2401.

[8] 许琴, 淡利军. 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心衰患者诊疗中的价值研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26): 35-36.

[9] Moltrasio M, Cosentino N, De Metrio M, et 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marker of cardio-renal interaction[J]. J Cardiovasc Med (Hagerstown), 2016, 17(11): 803-809.

[10] 张迪, 汪琦, 郭群萍. PCI对AMI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影响及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2): 607-608.

2016-12-20

赵翰文

R 542.2

A

1672-2353(2017)13-189-02

10.7619/jcmp.201713065

猜你喜欢
重塑心室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重塑未来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李沧:再造与重塑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房阻伴特长心室停搏1例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重塑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