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内涵发展的“四中”路径

2017-07-05 12:44李静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7年6期
关键词:四中襄阳一流

李静

这里是激荡教育思想的大擂台,也是呈现教育人生的小舞台;这里是孵化卓越校长的练兵场,也是锤炼未来教育家的炼钢炉。我们是湖北教育人,我们致力于传播荆楚教育好声音。

作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示范学校,襄阳市第四中学(以下简称“襄阳四中”)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深挖内部潜力,积极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以“四个一流”学校创建为总目标,以“至善”文化为引领,以素质教育为方向,以制度创新为基础,以精细管理为重点,以教研教改为抓手,以激发师生潜能为途径,以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为宗旨,切实加强科学管理,促进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走出了一条独具襄阳四中特色的内涵发展路径。

实理念,强特色

特色发展,理念先行。襄阳四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总方向,以建成“全市一流、全省一流、全国一流、世界一流”名校为总目标,坚持“成就最好的自己、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办学理念和“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平心修学、用心出彩”的工作理念,以“至善”文化为统领,不断求实创新,强化四中特色,让“高精尖人才培养”“以人为本、普遍激励”“素质教育”“德育套餐”“教育家团队”“教育扶贫”等理念追求融入每一个四中人的血液,成为促进襄阳四中持续发展的精神基因。

理念先导,实绩伴生。近年来,襄阳四中先后培养出6名湖北省高考状元和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四中“德育套餐”被国家级媒体推介,德能双馨的“教育家团队”受到社会广泛赞誉。襄阳四中的办学理念和实绩得到了省内外教育同行的认可和赞同,形成了广泛的辐射效应。仅2016年,学校先后接待了武汉市教育考察团、北师大校长培训班、衡水中学等近百个团队的参观访问,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教育工作者直观感受了襄阳四中的优质教育成果。一年来,学校30多名教师走出校门,受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与更多的教育人共享四中发展理念。

实培训,强师资

学校要发展,必须要尊重教师、信任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继续发展、继续教育问题很受教师关注,学校必须热切回应教师的期望。我们着力推行“讲台上的教育家”培养工程,着力打造“六支队伍”,即一流的干部队伍、一流的名师队伍、一流的学科室主任队伍、一流的班主任队伍、一流的青年教师队伍和一流的教辅和行管队伍。

一流的队伍必须是坚持学习的队伍。学校坚持校本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高校培训与海外培训相结合。优化教师培训的“七个平台”:一是积极争取并利用好国培、省培、市培项目;二是借力“襄派教育家”专项培训,做好名师提升工程;三是进行“高校学术之旅”,接受学科前沿教育;四是到国内著名高中,如人大附中、杭州二中等参加高端交流培训;五是办好校内“学科讲坛”和“名师讲坛”,扩大教师培训面;六是引智借力,请进教育名师和“大家”来校培训;七是用好国际部资源,开展海外高端培训。

扎实的培训,满满的收获。一个师德高尚、专业精良、无私奉献、成就卓越、具有襄阳教育家气派的教师团队已然形成。目前,襄阳四中拥有在岗特级教师13人、湖北名师4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隆中名师20人,是全省拥有在岗特级教师、“湖北名师”和襄阳拥有“隆中名师”最多的学校。2016年,学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2篇,出版专著一部;优质课竞赛获市级一等奖以上13人次,“一师一优课”获得省级表彰达35人。

实担当,强素养

坚定“立德树人”使命,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和课程化,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增强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上着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形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提升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完善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和执行中立德树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首先,坚决贯彻和落实国家课程,保证国家课程开足开齐开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国家意志落在实处。其次,用好地方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他们对襄阳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第三,结合四中校情,形成具有四中特色的核心素养成长体系:突出“以生为本”,通过多种载体,立足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注重实践创新,勇于责任担当,让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高度重视活动体系的构建。目前,学校有演讲社、辩论社、文学社、昆虫社、歌唱队、舞蹈队等各类社团30多个,几乎每月策划一次大型活动。例如学生业余党校、18岁成人宣誓仪式、80华里远足、毕业典礼、樱花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2017届高三成人仪式通过网上直播,点击播放近20万次,影响深远。樱花节校园开放日,两天时间来校参观的市民近10万人。还有如结合学生需求的科技讲堂、传统文化讲堂、周末影院、绿色“网吧”、心理咨询、周末真话。科技讲堂邀请了以中科院丁仲礼院士为代表的众多大师为四中学子讲课。通过开展如奥赛兴趣小组、化学晶体模型制作比赛、摇绳发电比赛、水火箭比赛、航模比赛、科技创意大赛等,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正是围绕“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让一大批优秀学子脱颖而出,赢得社会广泛赞誉。例如被誉为四中“校园保尔”的沈琼、全国最美中学生张文豪、最美国学达人李祥瑞等。“德行高尚、学业优良”的四中学子“群星”现象闪耀中华。

实对标,强教学

不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就会陷入庸俗的泥淖;没有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只会不断被边缘化。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必须以教育质量的提升为重要标准。质量提升要抓好备、教、考、辅、改基本环节。备课做到一课一备,凝聚集体智慧,备考突出问题导向,一轮二轮精准发力;教学注重课堂效率,经常开展优质课、示范课、研讨课、同课异构等活动,巩固课堂主阵地;科学规划各年级考试形式和频次,以考测教,以考促教;课外的自习与辅导同样不可或缺,这样能给学生自主思考和教师点拨指引留出空间,帮助学生将知识整理内化;最后就是学生自我的知识结构的更新和能力框架的成型。

提升教学质量,以我为主,但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抬头看路。实施对标管理,瞄准国内高中名校,善于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持续发力,追赶超越。在湖北即将迎来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学校提前布局,积极应对,先后多批次组织教师到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课改名校学习先进课改理念,小范围内“试水”走班制;另一方面,在传统高考还未改变的当下,与高考名校之间的联考、交流也有其现实必要性。

学校内涵发展是教育的正确导向,急功近利的评价机制是现实困境。作为办学者,学校有责任讓学生考上理想的高等学府,毕竟好的教学质量也是教育生存和发展所需;但作为教育者,办教育更要有坚韧的教育定力和深广的教育情怀,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更加凸显对生命的个性和差异性的尊重,更加重视对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教育的起点是人,教育的终点是人的幸福,只有坚持这个前提,才能真正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学校才能走出一条让党和政府放心、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作者系襄阳市第四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 徐世兵)

猜你喜欢
四中襄阳一流
襄阳市第七中学
MTBE装置醚后碳四中二甲醚含量高的原因及优化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What do young people worry about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