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管中窥豹

2017-07-05 00:12冯进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陶侃实词虚词

冯进

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卷里的《晋书·周访传》节选,其中一句翻译题是“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結果仅仅“以女妻侃子瞻”的译句就令人啼笑皆非。我以此次测试文言文阅读并收集了学生的一些典型错误,在此基础上审视文言文教学。

(一)文言文教学应当贯穿文言文表达习惯和文言文语感的培养。学生翻译出了以下句子:用妻子女儿调侃谈论子瞻、用女儿和妻子来目睹、让女儿和妻子瞻仰他、娶妻名叫侃子瞻……这样的译句反映了什么问题?

文言文的表达习惯之一是,在提到人名时,第一次是全名,第二次之后只提名不提姓。可是学生们不掌握这点,把“侃”当成了调侃之类的动词,或是“侃子瞻”这样的人名。而文言文的语感同样重要,文中的“瞻”是陶侃的儿子陶瞻,但学生们当成了动词,译为“目睹、瞻仰”之类。

平时的文言文教学,对于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是一再强调。可到头来,学生却连最基本的文言表达习惯都未掌握,这不啻为当头一棒。清醒之后,我觉得文言文离当今学生生活很远,孩子们相当于学习一门外语,表达习惯和语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还是要从这个最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我认为诸如《世说新语》、《笑府》这类篇幅短小、文字生动的小品文,应当成为日常文言文教学的有力补充。

(二)文言文教学必须落实好字词教学。当下的课程改革,文言文教学开始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面向生活、面向实际的能力。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为文言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文性”已作为语文课程的性质写进《课程标准》,这是一个良好的现象。但矫枉过正,又出现了向“人文”一边倒的趋势。这种趋势就是不重字词含义的探究,只是粗枝大叶地贯通文意,随后就是一种高深莫测的阐发和不切学生发展的课文研讨。

落实字词教学不是死记硬背120个实词、18个虚词意义和用法就能解决的,根本的出路还是要大量阅读,培养文言文语感。我认为,作为高中生,最起码应该全书阅读《史记》,阅读《聊斋志异》的一半篇目以上。把120个实词、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内化为阅读文言文的直觉。

(三)文言文教学需要在历史文化背景下深刻理解古人,走进古人内心,从而理解文本。翻译中,这句话还有如下译句:将女儿嫁给陶侃为妻;把女儿嫁给陶侃为妻,并生下孩子瞻等等。文中周访与陶侃“相与结友”,两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周访通过嫁女,进一步与陶侃结为亲家,可见两人关系密切,友情深厚。可是学生们的译句,实际上是把陶侃降了一个辈分,等于周访抬高了自己,完全背离了文章原意。

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再有恐怕就是学生没有用“心”来感受文章,只是把阅读文言文当作考试的一个环节,只是在应试。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美、评价美、思考美;让学生读出沉重、读到清醒;让人物跨越历史,与学生对话;让学生与书中人物同悲共喜,把哲理和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把自然、人物和政治、社会联系起来;把天道和人道统一起来,活生生地表达当代学生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人物的见解和思考。

猜你喜欢
陶侃实词虚词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节俭的陶侃
陶侃运砖头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大将军小细节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草根”陶侃的奋斗史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
虚词使用五种错误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