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言语思维 提升核心素养

2017-07-05 11:46罗刚淮
江苏教育 2017年41期
关键词:监考言语导图

罗刚淮

发展言语思维 提升核心素养

罗刚淮

发展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使命。习作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策略,一是设计问题支架,促进学生思维从模糊到清晰;二是范例引路,让学生从思维的简单走向丰富;三是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形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重视思维发展,重视通过习作来培养和促进学生言语思维能力,是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习作;言语思维;核心素养

思维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要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各门学科的共同任务。当教育将目光从“三维目标”转向人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深远处时,思维能力应该成为不可或缺的选项。当然,培养和发展儿童的言语思维,更应成为当下习作教学的重要使命。

一、支架助力:从模糊到清晰

由于认知的局限,儿童的言语思维常常处于散乱、零碎的状态,而写作需要的却是严谨的逻辑推进,这就是习作教学之难的源头。要帮助儿童走出言语思维的瓶颈,设置一些思维“支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些“支架”就像桥梁,可以将学生的言语思维碎片联接贯通。

《监考老师》是一篇典型的考场习作,多数小学生觉得这题目“太难”,因为写的不是本班熟悉的老师。有个学生说,他把监考老师咳嗽的声音都写上了,都没有超过300字。在习作讲评课上,一位教师给出了以下这样一个言语支架:

1.你考试紧张不紧张?不论紧张不紧张,都要说明原因。

2.坐进考场,在等监考老师来的时候,想了些什么?

3.监考老师走上讲台说了些什么?此时这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监考过程中,监考老师有什么举动?从你身边走过,或停留过吗?将当时的一瞬间回忆出来。

5.收卷时,他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6.监考结束后,你想赞扬他,还是批评他,写出你看着他离去的心情。

经过这样的支架引领,学生豁然开朗,发现有许多内容可以写,教师顺势布置重写《监考老师》一文,大多数的学生都写出了具体传神的习作。问题支架引导学生搜集观察到的信息,重新整理素材,构思布排内容,文章因此具体生动多了。支架策略基于学生的思维基础,又展望到学生潜在的发展区域,于其中找到着力点,用巧妙的方式给学生牵线、垫脚或是启发、引导,使他们的思维从此岸走向彼岸,实现思维的跨越。

二、范例引路:从简单到丰富

范文引路一直是传统习作教学中的宝贵经验。其实,范文不只是给学生一个可供模仿的言语样式,这些言辞篇章的背后,都是思维在运行、组合,发挥作用。因此从某种角度说,范文在提供思维模型。不论是整篇文章的结构思路,还是一段文章的逻辑顺序,都是言语思维训练和发展的重要路径和载体。

苏教版六下《习作5》,要求“请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篇习作。要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写好后与别人交流交流,说不定有的烦恼就会烟消云散了呢”。应该说六年级的学生会有很多烦恼,比如升学的压力、生理变化带来的不适应、同学相处的小矛盾、与父母相处出现的小摩擦等等。但是,烦恼对于生命个体来说,都属于“隐私”,很多学生担心自己的烦恼一旦诉诸笔端,就会成为老师、同学的笑柄。于是一位教师以自己的 “下水文”来引路,写出自己真切的烦恼——初为人母:

“看到这个小不点,我已经难以招架了。做妈妈的最初那点喜悦,被这没日没夜的啼哭,粉碎得一干二净。”

教师现身说法,以真诚换来真诚,让学生觉得老师的“烦恼”都可以说出来,都可以写成文字,我的为什么不可以?心锁一旦打开,表达冲动便会油然而生。

可是,写“烦恼”最关键的是“烦”和“恼”怎样用文字呈现。这位老师继续出示例文:

“除去睡眠时间不够,我发现自己神经高度紧张,甚至出现了幻听。有时走在路上,或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我忽然就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于是停下脚步,或抬起头来,四处张望。”

当学生融进教师的烦恼,与教师一起感同身受时,教师提问:“孩子们,当你遇到烦恼时,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教学在不断打开,学生的“烦恼”被不断唤醒,“烦恼”的体验不断在累积和强化,他们的言语思路在不断铺设和延伸。

紧接着教师出示例文的最后一部分:

“再看看这个小家伙,长长的睫毛、玲珑的鼻子、粉嘟嘟的小嘴,还时不时地梦笑。我的心给萌化了。我发现,我的烦恼不见了。”

教师顺势追问:“孩子们,老师终于走出了‘烦恼’,你们是怎么让自己走出‘烦恼’的呢?”这堂习作课通过范例引路,教学指向清晰,示范得力,学生不仅有了习作胆量,更获得了习作力量。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选好例文,用好例文,用足例文,让范例成为儿童写作核心素养发展的助力器。

三、思维导图:从形象到抽象

有了充足的习作素材,并不意味着言语表达通达顺畅。其间,思维经历着复杂的转化过程。同样观察事物,同样参加春秋游,同样经历一个游戏过程,为何有的学生下笔滔滔成文,而有的学生抓耳挠腮?其实,最大差异在于思维整理。思维导图,就是引领儿童整理言语思维的最佳工具。

笔者班级有一位四川南充的学生,在介绍自己家乡特产“保宁醋”时,面对着众多的素材,无所适从。于是笔者引导他画了一张思维导图(见图1),该学生脑洞大开,散乱的素材,一下子变得条理分明。

(图 1)

思维导图的制作,要坚持先“放”——利用儿童跳跃式思维的特点,让他们围绕一个物象天马行空,浮想联翩;随后再“统”——选择“树形”“链形”或“螃蟹形”结构,让学生在游戏中迅速整理素材,完成构思。一旦绘图成功,他们的言语思维便有了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提示,写起来定会得心应手。

总之,习作是儿童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而言语思维素养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说,儿童通过习作训练,他们的言语判断、推理、演绎、概括、想象等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地锻炼和发展,驾驭和调控语言的水平日益提高。

G623.24

A

1005-6009(2017)41-0014-02

罗刚淮,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南京,211102)小学部副校长,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监考言语导图
基于Excel VBA的考试管理系统设计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烃思维导图
监考时……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监考老师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