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珍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它成了教师们永恒的探讨话题。面对作文指导,我们往往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綱、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我们在愁苦中思考,在回眸里反思:什么样的作文指导才是有效的?毕竟,愁苦代替不了成长,朴实才能闪耀出智慧!
一、让学生想说、敢说、愿说
学生在作文时,往往不能敞开心扉,不愿说真话,特别是不好的话,怕教师认为他们不够优秀,所以作文往往是“报喜瞒忧”,只写积极的一面,而对不足的一面羞于提及。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一定要让学生展示真实的自我。
如三年级(人教版教材)的第一次习作是向教师或同学作自我介绍,多数同学一提笔就是姓名、年龄、就读学校,然后就是“大大的头,大大的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嘴巴”,从头到脚都是“大大的”,不然,就从头到脚都是“小小的”,毫无个性,让人无从辨认到底写的是谁?针对这种“千人一面”的怪现象,笔者决定让学生感受一下“真话”。于是笔者对学生说:“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如果通过我的描述你们能准确地说出是谁,那么请给老师一点掌声鼓励鼓励,以此来告诉老师,我的介绍是成功的,好吗?”学生齐声喊道:“好!”他们个个眨着好奇的双眼,兴致盎然地倾听我的描述。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汉字。”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确实,如果作文脱离了生活实践,哪怕好词妙语再多,也只是一纸空文。
在一次作文指导课上,当笔者提出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喜欢做的一件事时,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其中占比例最大的一件事是:他们都提到如今天高云淡,秋风习习,最适合放风筝了。可是,虽说如此,如果要学生把放风筝的经过写下来,他们一张张兴高采烈的笑脸便顿时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因为他们大多没亲自放过风筝,或纵然放过,也没有留意观察,所以无从下笔。看着一张张由兴奋到失望的脸,我知道时机成熟了,便说:“现在你们自由组合,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配发一个风筝,我们到操场去放风筝,好吗?”“太棒了!”“但是,你们得答应老师一件事。”“行!快说。”学生一个个语气坚定,俨然一副待命的特警模样。“你们得把这次放风筝的心情和经过详细地写下来。”“没问题。”于是,一节室外的作文课开始了,整个操场洋溢着学生的欢笑声。
三、放飞童心,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现代常识教育认为:学生的心灵是否舒展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心灵舒展的孩子必会快乐而轻松地飞,心灵压抑的学生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作文是“情动而辞发”的过程,是学生喜怒哀乐、畅所欲言的殿堂。因此,在作文课上,我们要放飞童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其给我们展示一个无极限的、不同于我们成人思维的童真世界。
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的一次习作中,笔者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谈谈十年后的自己将会是什么样的?对于八、九岁的学生来说,十年后自己将会是怎样一个人或者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一时半会儿谁也说不上来,更别说下笔了。因此这节作文课我并不急于向他们提出习作要求,只是拉家常似的问道:“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终究是孩子,一听到吃马上就来劲了:“我喜欢吃鸡翅!”“我喜欢吃鸭爪!”“我喜欢……”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示意他们注意课堂纪律,发言先举手。唰唰唰地举起了一片小手。我随意叫了个学生,他说:“我喜欢吃鸡翅。”“哦,能说说为什么吗?”“因为鸡翅的肉滑而不腻,不必担心塞牙。”“哎呀,听你这么一说,老师还真想尝尝呢!可是,在吃鸡翅时你有没有遇过不开心或不尽兴的事呢?”“唉,别提了!”只见他兴奋的脸上顿时写满失望。“说说吧。”我和其他同学异口同声地说道。“这鸡翅虽说好吃,可光买鸡翅(那时农村还没有冰鲜鸡翅卖)吧,太贵了!把整个儿鸡买下来吧,鸡翅又太少了,总觉得吃得不尽兴!”“哦,那你想要怎样的鸡翅才能吃尽兴呢?”“要是一个鸡翅有大型客机的机翼那么大就好了,全村人吃上三天三夜也吃不完……”
责任编辑黄日暖
见习编辑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