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一朵云

2017-07-04 03:23张翀
中国美术 2017年1期
关键词:宣德著录器物

由陈维骏先生编著的《异云——明清宣德炉集珍》(Enchanted Clou&)出版了。这部堪称当今最重要的明清铜香炉典藏级著作,出品与发行的双方都邀我写点什么,可常被友人挖苦说“学问不做三代以下”的我又能怎么写呢?盛情难却,于是,只好先埋头读书。

其实,最早看到这部书的时候,我就想起一件旧事。大约十多年前,我刚刚跟随业师学习古代青铜器,父亲的朋友就辗转求看两件铜器。业师虽面有难色,但也碍于情面,还是看了,几人上门,打开一看却是民间铜香炉,品相年代都够不上好。业师也大致说了几句。或许从那时起,与铜炉的缘分就暗暗结下了。的确,研究古代铜器的自然多在三代之内,过者连汉代铜器都很少涉及,更遑论明清了。但是,有意思的事情就发生了,作为铜质器物,明清香炉确实是继商周秦汉之后的复兴,宣德炉的形状也多取自上古的鼎、簋、鬲等彝器。不唯如此,从前代礼用之器到近世的私人文房,宣德炉的确是具有非常重要的转折性,而唐宋之间不乏铜质什物,但多未成器。想到这里,我提笔写评的胆量也就长了几分。

还没见书的时候,佳作书局的朱帅兄就事先提醒,书很大,也很重。当收到书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厚厚一部大八开摊在桌上,谁都会惊艳的。函套是左侧为以四方押经炉局部的侧影图案,色调也选用了皮壳的枣红色,不过经过一些设计处理,有点油画颜料的堆积感,厚重却不失美感。是的,这应该就是整部书的基调吧。其中一版的封面通篇黑色,仅仅是各铭烫了两个汉字和英文单词,冷峻却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像天边一朵异色的云,远远地望着你,让人想起了炉中燃尽却未冷的香屑。正因存在这一点情怀,使得这部书近四百多页厚重却不沉重,也并不只是徒然的美丽。否则,收录72件铜炉也只是为著录而著录了。

书前,有汪涛、洪三雄、陈维骏、何朝阳诸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撰写的文字。通过不同向度共同构建的宣德炉简史,使我们很快地就知道什么是“宣德炉”。这在宣德炉的收藏和研究中,肯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一篇好的文字并不是背书或是抄书,而是让不了解的人迅速通晓,这才是学术最本质的体现,这也成为本书能够成为最重要宣德炉著作的原因之一。汪涛先生在《说“宣德炉”及其收藏》中作了一些《宣德鼎彝谱》《宣德彝器谱》《宣德彝器图谱》三部文献的考证工作。这当然是必须的工作,文献有传抄因袭的问题,也会涉及著录流传等问题。但回归到器物上,有无宣德三年(1428)的铜炉并不是一个主要问题,这就是汪涛所言的在中国工艺史和美术史的一宗悬案,“是否真有宣德爐,或某一件是不是宣德炉,这不应该是争论的重点”。这一观点极富创见性,这绝不是古董行中的“眼松”,恰恰是让宣德炉摆脱老式的古董赏鉴,开始成为具有美学标杆的物质文化研究。毕竟宣德炉多为光素,仅靠铜质与线条取胜,所以一点都掺不了水分,好坏妍媸高下立判。光素居多的宣德炉亦使得本书所收每件器物的释文也不那么好做,光洁的器物谈什么,怎么谈?都是难题。可是当你翻阅图录的时候,就发现这些释文的撰写迥然于以往文博式的图录,采用半文半白,古意盎然不说,也在条目化写作中生出若干斐然的文气。每件宣德炉依据各自要点,或是皮铜色,或是器形,或是款章,款款而谈,酷似晚明的小品,但又拿捏恰当,文不害质。

高度凝练又言之有物的文字是本书第一个看点。不卖弄,不虚华,是主编李捷先生对文字的偏好,也就是说任何想了解宣德炉的爱好者都能通过本书获益良多。第二个看点是图片。在李捷的《后记》中说到书中的图片是从上万张图片中选择出来的。也就是说全书近三百张图片背后有上万张的素材,成品率不超过3%。需要这么较真吗?我无法回答你。但我想说的是一部基本合格的纪录片素材带的时间至少是成片的三倍,而BBC、Discovery这些优秀记录片公司的素材带时间只会更长。更为难得的是他们尝试了平行移轴的“双镜头”拍摄技术,使书上的图片呈现出最接近双眼视觉所见的效果。一书在手,可睹真器。其实不用看器物的照片,当只看到扉页中一张,我就知道摄影师的品味了,多重曝光效果所形成摇曳不定的器形轮廓,似有一种暗香浮动,由比较实的物质顺利地过渡到物质背后的景象、情绪,这才是本书的高明之处。这在正文中的图录照片也淋漓地体现了这种意境。宣德炉图片的背景是虚化的淡色,这与现在大多数文博图录所用的蓝灰渐变图录不同,会引导人的目光更集中在器物本身,器物的色泽、线条得到最大限度的还原。每当看着这些图片时,心思就会澄静起来,物我两忘,仿佛书房中真的燃起了香似的。除放铜炉整体图片外,还不计工本地设置了最大尺幅的细节照片,或纹饰,或器形局部,甚至只是为了展现皮壳。常常用一整页只为呈现宣德炉皮壳,当尺寸发生变化之后,美开始静静绽放给它的读者。留着几斑青绿的枣红色,像是古老文化中的秘境,引人探究祖先的密码。书中还间或穿插了有关铜炉室内景观的图片,这种图片一般是黑白色调,毫不抢镜,这是暗中的美学哺育。未来优秀藏家的品质并不在于藏品的多寡,而是在格调,甚至是一室一器的生活艺术家。实际上,这么大体量的一部书只收录了72件铜炉,也在传递这种讯息。除了照片,还请汪黎特先生制作全形拓片、刘欣先生写真绘画。拓片是金石著录的一种“复制”手法,特别是清代晚期全形拓方法创发之后,施拓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不仅从另一个角度记录的宣德炉器形与纹饰的细节信息,也给本书存留了相当分量的金石气息,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这种方法,传递出椎拓的声响以及时间上的温度。而写真绘画则是本书图片的另一种样式,也暗示着宣德炉收藏研究除过传统的金石著录外,还有可能成为美术史的转向。知道刘欣,是因他为马科斯·弗拉克斯《士林典藏:稀见木作小文房》的书绘制了复原书房场景,属于水墨系统的语言。在本书中,绘制铜炉写真可能受到《宣德彝器图谱》的启发,但更多有项元汴《历代名瓷图谱》的影响。瓷不同于彝器,需要呈现出釉色。刘欣所绘的写真更多也是在设色上下了很大功夫,器影传摹并不亚于照片,但与照片不同的是在于光线。因为是手绘作品,这就反映出艺术家的主观,但正因为主观,它才可能接近明清人使用它们时的真实光线。木梁纸窗,光影绰绰,案上的宣德炉铜色偶尔耀动,但更多的是沉稳内敛,像极了文人的性格,也难怪明清的人会爱得那么紧。现在出版古物著录的书不应只是一味的因袭,《历代名瓷图谱》可是被不同出版社一印再印,失神许多,反而不如《异云》中刘欣新绘之作神采奕奕。

在我看来,一部出色的古物著录书应该容纳照片、全形拓、写真图绘等数种不同的著录体系,全方位地展现器物,尽管是落于平面的纸上,但也给人楚楚动人的感觉。文字上则要讲究得不露痕迹,内以学术为骨,外则文采为肉,丰盈出落在读者面前。要达到这种水准,自然是相当不容易,而我正在读的这部《异云》则是此中的翘楚之作。选器、拍照、文字、写真、拓本、版式、装帧,无一不精,处处可见出品方的良苦用心。走笔至此,窗外透出一朵曙云,像极了宣德炉上枣红的皮壳。静夜中,若能以此书为伴,再焚一炉香,真是人生福事啊!

(张翀/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在读)

猜你喜欢
宣德著录器物
身如器物
器物之心
孔雀绿地青花鱼藻纹瓷器的演变与工艺特征
宣德炉探究
我国档案著录的基本概况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炉中岁月长
录附:《石渠宝笈》著录的圆明园旧藏书画目录
器物之心
试析协同应用国际档案理事会系列档案著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