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阅读习惯 强化朗读训练

2017-07-04 12:43奚丽萍
甘肃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技巧

奚丽萍

【关键词】 习惯;训练;朗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2—0049—01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阅读习惯是一个学生学习行为的自动化、常态化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学生学习的一种持久力量,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种持之以恒的、甚至伴随学生终身的精神寄托。下面,筆者结合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重视课文的朗读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由此可见,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只有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的体会是:首先,使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文章语句,并将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身临其境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叙事抒情。其实这是一个从学习到理解的过程,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文字、理解文字、记忆文字。其次,朗读对掌握语言的表达规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实践证明,朗读及背诵是对文章反复感知的过程,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能够培养与增强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或阅读其他文章时,学生会敏锐地发现语言文字使用时的千变万化和丰富多彩,大脑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正确使用文字、规范语言表达的观念。这样就会在培养朗读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一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掌握朗读技巧,做好朗读训练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教授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首先,教师在朗读时,要用清晰、洪亮的声音,给学生做示范性的课文朗读,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调和表情,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在朗读时,教师的语言要流利、准确,声音洪亮,不卡不结,不错不漏;要能读出课文的节奏感,读得从容舒缓,速度适中。教师朗读时要有感情,把握好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充分、正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训练学生朗读时要掌握技巧,循序渐进。《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朗读有不同的要求:一年级是“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读停顿,不唱读”;二年级是“注意长句中和段落间的停顿”;三年级是“边读边思考,读出不同的语气”;四年级是“能初步表达课本的思想感情”;六年级是“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可见,朗读要求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与学生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的不断增长而不断提高的。

此外,课堂应该充满活力,教师在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时,要采取多种形式,或是领读,或是按角色朗读,或是集体朗读,尽量把课堂气氛调动得有兴趣、有激情、很活跃。切忌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增强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美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想方设法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为其注入生气和灵气,把教材内容通过优美的朗诵,改造为具体、生动、鲜活的情景。这样,静态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动态,让学生获得愉快的心情,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知识的转换过程。学生一旦对朗读课文产生兴趣,就会喜爱学习,就会非常投入。那么,教学质量、学生素质的提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细心关注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学习的最佳状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曾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教师的期待和鼓励中获得信心和力量,就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魏书生强迫有问题的学生找到长处,并以此肯定、激励,以赞赏家的眼光,在学生长处的土壤上,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的智力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由此可见,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的创造才能。教育家陶行知说:“学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教师发挥创造性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能培育出创造性的人才。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