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羡清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的重要性。
一、榜样示范,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光只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我们深知教师身教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应努力要求自己先做到。 如:我校由少先队组织发动开展的“弯弯腰”活动中,首先,由德育处在全体教师中先开展本项活动,校长亲自在教师大会上做动员,要求学校领导、教师做好表率作用。学生看见领导、老师都亲自弯腰捡起垃圾,学生也就能跟着做,每次大扫除要求老师和同学共同参与。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去做,长期坚持,学生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会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对小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指导作用。发现身边的榜样人物,为学生树立典范。小学生经常爱把自己与身边的伙伴进行对比、 模仿。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在各班级中开展“学习之星”、“守纪之星”、“礼仪之星”、“环保之星”“劳动之星”,“五星”的评比活动,各班根据学校的主题每周评选出不同的“星”3名,其中各班每周表现特别突出的“星”,学校将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对这些表现突出的 “星”进行颁发奖章的表彰。每月我们都要进行安全、纪律、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和发放,每期我们还会进行“优秀队员”、“文明班”的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当中受到教育,从而让产生 “我也能行”的感受,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多彩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是我们的小学生思想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习惯培养的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能力全面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校把行为习惯融入到了学校及班级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在3月开展了争当“学雷锋标兵”的评选活动;4月份开展了“和谐校园,诚信你我”的故事会比赛;5月份开展了“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的系列活动;6月份结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开展了“家庭垃圾分类比赛”亲子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用生动典型的故事,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教育也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还带领学生到外春游,到工厂、到农村、到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锻炼,锻炼中成长,在活动中自然形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家校合作,双管齐下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校的小学生大部分来自附近的农村及外来打工的流动人口子女,他们中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许多家长平时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小孩行为习惯的培养,落入了“唯分数是”的误区。对此,上个学期我校专门邀请了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的专家到我校给家长进行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专题讲座,使家长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走出“唯分数是”的误区,讲座后专家组还现场与参与活动的家长进行了互动,现场解答家长们在培养小孩行为习惯方面的一些疑惑。為进一步取得家长们对我校实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支持,我校还专门召开了“好习惯点亮精彩人生”的专题家长会及多次的亲子活动,使家长们认识到我校开展“好习惯点亮精彩人生”专题活动的背景、目的及重要意义。另外我们还要求各班主任利用“校讯通”平台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向家长们就如何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工作提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我们还围绕“教育子女好、以身作则好、配合学校好”等三方面内容,评选出优秀好家长,并在学期表彰会上邀请这些家长上台领奖。我们利用家长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作正面引导,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好家长进行现身说法,介绍家教经验,交流学习体会,畅谈学习心得,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形而又直接地影响着孩子。我校通过多方面、多渠道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了家长对学生养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家校形成合力,让学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