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卫东+康丽娟
摘 要: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点。但是,要知道,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计算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学生整个小学生涯的数学学习甚至其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会被影响。但是小学数学计算一直是枯燥、乏味的。因此,着眼于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学好数学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计算这一部分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最主要内容。通过计算能力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过来,为了使计算教学顺利进行,首先,应该寻找学生的兴趣点。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小学生在这个时期对于所有的事情都是带着好奇心的。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点,有针对性地对计算教学内容进行准备和整理。
新课改之后,教育观发生了改变,要求老师的教学内容是为了每一位孩子进行的。坚持“一本”原则。这也就要求老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带动每一位学生融入课堂活动中。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如果是借助外物进行计算,那么就应当准备多种多样的材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点,也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的一种表现。
二、理论与实践的碰撞
新课改以前,计算教学要求以课本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方式当然就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本着“二让”的数学教学理念。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为什么要让生活与数学相结合呢?首先,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标的新要求。其次,让数学与生活相联系是数学这一学科的要求,也是数学计算的功用所在。例如,在进行计算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提前布置作业,自己一天一共花了多少钱?给你的零花钱还剩多少?或者是学校里分课间零食,共计学生多少人,有人请假没来,我们应该去教务处领多少呢?等等诸如此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当老师提出与自己相关的问题时,学生心中会生出一股表现的欲望。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首先,我们这里的实践并不单指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还包括老师在计算教学中的情景创设活动。例如,问题情景、故事情景、活动情景、竞争情景。当然,创设这些情景要根据学生这个时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其次,计算教学的过程应该注意时效性。当然这是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进行的。在进行情景铺设时要注意不能提到有违正确的三观的例子。最后,情景的铺设应当注意与目的的一致性。每一次的教学任务都是有目的的,而情景的创设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如果是故事情景,不能一味地询问学生“你干了什么?”而是要紧扣目的,回归主题。情景只是学习计算、提高能力的载体。
三、角色的转换
传统的“一言堂”式教育把学生当做学习被动接受的客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而现在,老师应当以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过程。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强的学科,计算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最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其中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处于被填鸭式的学习,如果可以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索,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会得到飞跃的进步。
现代教育心理学者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便于学生提出提问,进行知识的构筑,另一方面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进一步安排计算的学习内容。例如,老师可以将下一次要学习的课程以小黑板的形式展示给大家作为作业。这份作业由学生在家中完成,次日上课时分成4人或者5人组讨论并且展示。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充当引导者,学生是主体。这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学的计算和思维构建能力。
四、采取合理形式,分类教学
巴基斯班曾把教学方式分成了三大类:第一,组织和自我组织教学活动的方法;第二,激发和形成学习习惯的方法;第三,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这是与新课改的理念相符合的。强调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位进行教学活动。不可否认的是每种教学方式都有优点与缺点。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教师能力的高标准。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应当注意分类型授课。传统的讲述型授课已经不再满足新课改下数学计算教学的需求。我们更需要直观的图片式与活动式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生意料之外的状况。教师则需要灵敏地去改变授课方式,调节气氛。教师要综合计算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状况等各方面因素有意识的,本着科学的目的,选择最适合每一次課堂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掌控大局,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类教学。
参考文献:
[1]弗赖登塔尔.作为数学教学任务的数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03
[2]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