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秀
摘 要:幼儿计算教学指的是幼儿园对幼儿初步培养数学意识并进行计算教学的活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以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今天就来讨论一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来进行幼儿计算教学。
关键词:计算教学;幼儿;游戏化
一、借助现有的工具,把数学知识展现出来
如果教师单纯地告诉幼儿这个数字是1或这个数字是2的话,幼儿可能只是开动了记忆细胞,却并不能了解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现有的工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例如,教师可以拿一些糖果来创建教学情境,每个幼儿面前都摆放一些糖果,拿出一块糖果,用卡片标注上1,拿出两块糖果就用卡片上标注2。对于幼儿来讲,糖果总是充满了魅力,他们总是希望得到的越多越好。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糖果来创设数学教学的情境,让幼儿意识到数字所代表的含义,例如,当幼儿提出要3块糖果时他会意识到旁边的小朋友要的5个似乎更多一些,所以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数字,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初步接触到数字的大小比较。
二、游戏化教学,吸引幼儿兴趣
幼儿教学本身就应该以游戏化为主,他们正处于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幼儿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听自己讲课,那么教学效率一定很低,幼儿也不太可能专心去学习,因此,在对幼儿进行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教学的模式。举例而言:在进行数字的比较教学时,教师可以开展一个“我爱拍皮球”的游戏,让8个小朋友参与到活动中来,但是只准备7个皮球,教师喊开始的时候幼儿们跑过去抢皮球,最终会发现皮球的数量不够一人一个,因此,教师可以趁机对学生进行数学的教学,为什么会有一个小朋友没有皮球呢?因为我们有7个皮球、8个小朋友,那这是不是说明7小于8呢,正是因为皮球的数量小于小朋友的数量所以才会有小朋友没有拿到皮球。等进行完数学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再拿出一个皮球分给没有抢到的小朋友,然后再对幼儿进行引导“大家看我又拿过来一个皮球,现在皮球的数量就和小朋友的数量相等了对不对”,从而印证7小于8这个事实。从这一方面来讲,在对幼儿进行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也能吸引幼儿的兴趣。
三、注重让幼儿进行思考、学习
对幼儿的教学不仅仅应该局限于教师教、幼儿听的模式,更应该注重的是幼儿对教学的实践与感知。因此,在进行幼儿计算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让幼儿动手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开动脑筋。例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减法的教学时,可以让幼儿自己去想什么是减法?很多幼儿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进行探究,给每个幼儿准备一盒小木棒,然后教师从学生的盒子里拿出几根小木棒,这个过程结束时教师去询问学生,你们盒子里的小木棒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幼儿们都会回答变少了,那么为什么变少了呢?因此教师拿走了自己的一部分,然后教师再让幼儿去思考这个减少的过程跟减法有什么关系。可能有的幼儿就能回答出来“减法就是东西减少的过程”。教师不要把所有的知识都一股脑儿地告知幼儿,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来引导幼儿进行思考、总结,这种形式不仅能够提升幼儿计算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脑筋,让他们学会思考。
四、表扬式教学,对幼儿进行支持、鼓励
幼儿正处于一个渴望得到别人关注、希望别人夸奖自己、鼓励自己的年龄阶段,因此,在对幼儿进行数学计算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教学方式,例如,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讲,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现、探究能力,在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每个幼儿一人一个积木,并询问幼儿现在手里拥有的积木数量,幼儿都会回答是1,然后再分发给每个幼儿两个积木,然后再去询问幼儿手里积木的数量,幼儿们都会通过数数得到数字3,教师这个时候一定要对幼儿提出表扬,说明幼儿数数的准确性,然后再鼓励幼儿进行下一步探究“为什么本来有一个,给你两个就变成三个了呢?”幼儿们这个时候都会回答“因为一加二等于三呀”,对于学生每一次回答問题,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先去表扬幼儿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如果幼儿回答正确则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回答错误,教师则要重点进行引导而不是批评。这种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
总之,幼儿园的教学很重要,它是学生认识社会、初步接触知识的重要过程,因此,如何提升幼儿园的教学效率也是很多幼儿教师研究的课题。首先,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学习能力尚有欠缺,而且处于一个爱玩儿爱闹的年纪,其次,要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支持、鼓励。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计算教学时一定要进行全面考虑,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各位幼儿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贺红艳.迁西幼儿园算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6(15).
[2]甘小惠.如何在幼儿计算教学中提高计算技能[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