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层 巧分工 促合作

2017-07-03 09:43杨慧萍
新课程·小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师学生

杨慧萍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如今农村小班化的常用教学手段,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合作学习的认识、组织等操作不当,使得合作表面化、形式化、无效率。如何组织好小组合作,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当前小班化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师;学生

随着生源的不断减少,学校班级不断缩水。农村学校被迫走上了小班化教学的道路。为了更好地迎接小班化教学挑战,小组合作进入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中。

一、造成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甚至失效的典型问题

1.“合作”不明确

这节课我们看到老师给了学生小组讨论的机会,设计了一系列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小组讨论,但是这种讨论看似小组合作,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而已,没有思维。其实,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是远远大于小组讨论的。合作包括讨论,但是讨论不等于合作。

2.问题定位不清

从这堂课几个问题的提出,我们发现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严谨。设计存在几个问题:(1)思维性不强,比如第一个“找城市”的环节,学生一目了然的东西其实没有必要放在小组里讨论。这样无意义的讨论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2)猜测城市和猜测温度的问题的设计没有层次感,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思考。针对班里不同程度的学生,老师应该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来引导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思维。小组合作中定义: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启发性、趣味性等,从而引发学生融入课堂,刺激他们开动大脑,激发学习的兴趣。

3.时间掌控不到位

听这堂课的老师发现,该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可能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敢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刚布置下没多久就匆匆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导致问题的讨论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也不能真正进入合作的状态。

4.评价不全面

我们看到这堂课上教师运用了加分的评价方式,这种对整个小组的加分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刺激小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是不够的。我们在评价小团体的时候也不能忽略对学生个人的肯定和评价。针对学困生和优等生我们都要给出相应的评价。

小组合作是教育发展的趋势,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小组合作,让小组合作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呢?

二、建立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1.明确合作,養成习惯

要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教师与学生首先要明确何为合作。什么是小组合作呢?所谓的小组合作,是以小组为单位,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创设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只有明确“什么是小组合作”才能组织好小组合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要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就要使小组合作时学生处于有序状态,必须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习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倾听能力、互相交流能力等习惯的培养。

2.分层设计问题、任务,把握时间

在小组合作中,老师设计问题、任务一定要有目的,有层次,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空间,然后再适当开展竞争性的任务合作。比如,朗读比赛、角色扮演比赛等,这些以小组为单位的竞争性任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能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对话课时任务可以分层,由简单的句子朗读比赛,简单对话的比赛,到情境中的自由发挥对话比赛。这些任务的设计既可以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也可以刺激小组间学生的竞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教师把握好合作的时间也非常关键,合适的时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合作,实现合作的目的。

3.进行科学的评价

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评价者可以是老师、小组长,也可以是组员等。在我的课堂上,既有老师的评价也有同学之间以及学生自己的评价。比如,在我的辅学单里就有评价一栏,有老师、同学和自己的评价项目。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要老师的肯定,还需要同学们的认可,一段时间试行后我发现他们还是很喜欢得到多方面的肯定。

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小组合作中,有时候针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减少作业的福利。比如抄写上进行一定的减量。有时候我们给予表现优秀的小组看英语画刊、英语故事的奖励;有时候我们也给优秀小组优先回答问题的奖励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是应该尽量多思考多设计一些有效多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总之,小组合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不能为了迎合而互动,不能为了烘托而合作,而应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乔秀兰.对两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反思[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

[2]夏谷鸣.正确把握英语课堂交互活动的走向[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