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洁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所以,必须重视开展课间游戏活动,并进行《优化大班幼儿课间游戏活动组织策略的研究》。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初步探寻了一些策略:资源筛选策略、环境创设策略、主题融合策略、分层指导策略、家园合作策略等,这些有效策略既丰富了幼儿的课间活动内容,又发展了幼儿各项能力,更让幼儿收获了无限的快乐。
关键词:课间游戏活动;大班幼儿;自主性;组织策略
短短的课间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向往的,但对于老师来说却是十分头疼的。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而老师却要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既要顾及幼儿的安全,又要顾及运动量,真是有点顾此失彼。如何组织好幼儿的课间游戏活动,让他们“适度地动”“有益地玩”呢?我们进行了《优化大班幼儿课间游戏活动组织策略的研究》,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组织开展一些活动,从中寻找合理的策略,助力幼儿的积极发展,通过研究,初步探得一些策略。
一、资源筛选策略
课间游戏内容适宜与否直接影响着幼儿课间活动的质量。于是在课题实施初阶段,我们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意愿,通过发放调查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讨论什么游戏适合在课间玩,什么游戏不适合在课间玩,爸爸妈妈爱玩的课间游戏是什么等。通过调查交流,我们筛选出了适合大班幼儿的课间游戏内容,如智力迷宫、拼图、魔方、七巧板、纸球纸棒、自制打地鼠、套圈等。另外,我们还把民间游戏引入课间,如挑花线、挑小棒、挤囡囡、编花篮、跳房子、丢沙包、抬花轿、斗鸡、石头剪刀布等。在收集到的游戏中,我们进行了合理而科学的筛选、取舍,力争做到既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又符合我班的实际情况,为孩子所喜欢和接受。同时,幼儿在调查交流的过程中也体会到:课间游戏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富有乐趣,参加课间活动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
二、环境创设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儿童已不再是在教师的指挥下游戏,而是游戏的主人。应为儿童准备符合其发展需要、能促进其发展的游戏环境。”只有立足孩子基础设置的环境,才是调动孩子本真的环境,亦能促进幼儿与环境在交互作用中获得自主发展。
首先在场地分配上,我们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以及游戏运动量的大小,把课间游戏分成室外运动类和室内益智类两大类。室外运动类有跳房子、编花篮、跳皮筋、套圈、绳子等;室内益智类有挑花线、挑小棒、石头剪刀布、拼图、迷宫等,这样的分类很自然地把课间活动的场地以及人员进行了分隔和分配,促使课间活动能有针对性地兼顾室内室外,合理而有效地组织开展。其次,我们采用图示法、儿歌法等不同的方法,将各种游戏规则、游戏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隐含在为幼儿提供的环境中,把教育的要求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幼儿自发的需要。比如,在“挑花线”的游戏中,我们将花线藏于“娃娃”的口袋中,进行活动的时候从口袋中取出,游戏结束的时候将花线对折两次后藏于口袋中,有序而整齐。在“跳房子”的游戏中,我们在教室外的走廊地面贴出了不同的“房子”,并在对应的窗户上贴出了不同的跳格子的方法,孩子们看着示意图,一个挨一个有序地进行。在“挑小棒”的游戏中,我们将规则制定成朗朗上口的儿歌(石头剪刀布、先后分清楚、一把一抓放、动静分得清、你我轮着来、一根又一根,比出挑棒小能手),这样就避免了幼儿游戏时可能产生的矛盾。“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合理的环境创设让规则与快乐渗入了孩子们的心中。
三、主题融合策略
经过实践探究我们发现,那些在室内能安静活动的小朋友都是有具体事情可做的,而那些走东串西的小朋友都是漫无目的地玩,难免会影响别人,制造事故。怎样让这后一部分孩子也能有事可做,不“惹是生非”呢?于是我们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自制了一些与主题活动相关的玩具或材料,组织他们在课间活动时玩。由于主题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材料也在不断变化,这样就能持续不断地吸引幼儿投入课间游戏中。比如,在开展“春天的秘密”主题活动时,我们在自然角增加一些花生、大蒜、蚕豆等发芽类植物,并提供尺子、绳子、吸管等测量工具,让幼儿尝试测量,感知植物的生长变化,并引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还投放了《桃树下的小白兔》《小蝌蚪找妈妈》《种瓜》等故事图片或动物玩偶,供幼儿看图讲故事或扮演角色表演;另外还提供一些柳条等,让他们编手环、头环、项圈等。总之,把课间游戏与主题活动相融合,这些不断变化又方便取放的材料让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四、家园合作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家长这个教育资源,引导家长共同参与,共同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课题实施阶段,我们也碰到了一个难题,如我们精心筛选的、自认为适合幼儿开展的“挑花线”游戏,只有个别几个孩子课间拿出来玩,还有的花线全部是“摆设”。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原来好多孩子都不会玩。这种需要两两合作的游戏如果一方不会玩就进行不下去,而我们老师也难以个个去帮助指导。我们课题组成员就这个问题商讨解决:何不让家长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人来唤醒课间游戏的生机与活力呢?于是,我们尝试开展了一个“家长进课堂”的活动,把筛选出来适合课间玩的民间游戏内容列成一张“游戏课程计划表”共享给家长,邀请家长自己选择内容给孩子们“上课”。有家长、老师设计了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民间游戏:挑花线”,通过观看视频、讲解示范、两两练习等形式,确实让许多孩子学会了。接下来的课间活动中,我发现玩“挑花线”的孩子比以前明显多了,还有的向同伴、老师展示新学会的“降落傘”。我们每月开展一次,并把游戏内容、玩法、活动照片等展示在“家长园地”中,这样的做法吸引了更多的家长关注与参与,更唤起了家长陪孩子玩的兴致。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中,孩子们比以前更会玩,也更爱玩了。“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当家长全身心参与进来后,唤醒了我班课间游戏的生机与活力。
“一日生活皆教育”,课间十分钟虽然短暂,但幼儿在课间活动的过程中却是愉悦的,课间活动也蕴藏着无数的教育契机。我们只有回归教育本真,回归儿童的立场,真正探寻出一些合适有效的组织策略,才能保证课间活动有序、自主、快乐地开展。
参考文献:
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