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构建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2017-07-03 08:58招秀芬
新课程·小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语文课堂教学

招秀芬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广大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深感教学手法单一。学生视学习为一种沉重、单调乏味的事。其实,语文课实在有必要创设一种有利于语文学习的“课堂生态”。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引起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广大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构建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教学;语文课堂;现代教育技术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是指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生态的课堂以人为本,关注人性,突出发展,追求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练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它由认知领域扩展到生命全区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维的对话过程。

然而,在课改进行了多年的今天,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教学内容空乏,教学方法单一,重传授、轻激励的现象还很普遍,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在情感、行为上都能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达到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从而营造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构建充满“趣意”的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而低年级学生阅历又较浅,问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决。而现代教育技术,使之直观化、具体化。“百闻不如一见”,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观观察引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适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以扶助,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浓厚兴趣。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城市的孩子对小蝌蚪的认识相对陌生,我们利用影象资料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对小蝌蚪的变化有了一个整体了解。然后将影象中蝌蚪变化的几个阶段的图片制成教学软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蝌蚪身体变化过程分步展示,学生就能身临其境地在课堂中了解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课堂趣味盎然,为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原动力。

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构建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

现行新课程标准语文教材融语言文字训练与品德教育为一体,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不但能提高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能培养优秀品质和情感。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各种情境,正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形式之一。古人有“言不尽意,立象显意”之说。比如,《搭石》一文,通过对故乡搭石的叙述描写,表现了家乡的人性美,有多少人走搭石,怎样走搭石,课文写的再多也很有限。因此,对课文的结句“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他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应引导学生想象,丰富家乡搭石体现的人性美。我们摘取了其中一些画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再现乡村、流水、衣着朴素的乡亲在小溪两岸生活工作的情境,特别是特写了乡亲们尊老敬老、相互礼让、无私助人的情境,现代教育技术把这些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说不清的情感再现出来,课堂洋溢着浓浓的人性美。充满诗意的课堂,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

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构建饱含“情意”的语文课堂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拓宽知识面。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音乐、图片、实物、影片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读书的情境,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引起情感的共鸣,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达到“语语悟其情”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台湾的历史知识,让学生感受台湾和祖国大陆血脉相连的关系,又通过多媒体画面呈现地震带来的危险,课文中几个人物在献骨髓、抽骨髓、送骨髓过程中的艰难和危险,从中感受两岸人民那种血脉相连,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密关系,激起学生心中浓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意。又如,在教学《桥》一课时,在课程结束之前,我们增加播放《感动中国》的片段,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影象,进一步了解一位共产党员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了解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之际,舍己为人、自我献身的伟大情操,然后我们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学生通过课内与课外资源的结合,心绪激动,写起话来思绪万千。实践证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学生的感官被充分调动,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的感官刺激了思维,语文课堂更省时高效。

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构建体现“创意”的语文课堂

“21世纪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善于参与,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大胆参与获取知识过程,发展学生个性。比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课文插图上面碧绿的草地,有树林,还有蔚蓝的天空,让学生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学生三两句就讲完了,内容空洞无物。这时,老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动态画面:有优美的音乐、小鸟清脆的歌声、潺潺流水声……再一次让学生描述画面,这时学生的眼中就有了快乐的小鸟、美丽的蝴蝶、生机勃勃的大地……接着,老师再出示第二幅图:咆哮的洪水,动物的残骸,狂风中挣扎的小树。让学生把两幅图的内容联系起来,想象变化的过程。学生的话题就多了,滔滔不绝,在不知不觉中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学生主动感悟词语,积累词语,表达思想,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构建带有“写意”的语文课堂

“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重在神态的表现与情感的抒发。以这种观念看课堂,教师在课堂中则不求面面俱到,而应给学生的思维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去以小观大、由小窥大;进而掌握所学的精髓,领略所学的美妙。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特级教师窦老师就淋漓尽致地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窦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走近圓明园”“走进圆明园”“走出圆明园”三个环节,在走进“盛世圆明园”这个环节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老师先以“昔日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让学生边读边勾画,然后围绕“景点、文物、建筑规模”三方面用上“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还有……”等关联词说一说,然后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象,并让学生选取一个最喜欢的景点去想象、去描绘它当年的美丽与辉煌。通过熏陶与体验,理解与扬弃,感悟与反思,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中获得了质的提升,从而夯实了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终身化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关注教育的生态平衡,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卢谦.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05(1).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语文课堂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