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2017-07-03 15:54瑜,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自控骨科骨折

郭 瑜,张 莉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住院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50)



创伤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郭 瑜,张 莉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住院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50)

目的 观察创伤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总结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 将本院创伤骨科行手术治疗且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的8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给予疼痛常规护理措施)及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各440例,2组均护理干预1周后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同期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护理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相比较(P<0.05)。结论 创伤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良好,同时予以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创伤骨科; 自控镇痛泵; 镇痛效果; 预见性护理

创伤骨科是随着医学技术快速发展之下由骨科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科室,收支的病症类型以急性骨创伤为主[1]。手术治疗为创伤骨科疾病治疗最有效的手段,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解除病症痛苦,促使患者重返正常生活轨道,受到患者的广泛青睐。然而,无论是微创手术还是传统开放式手术,术后疼痛依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目前中国已经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了自控镇痛泵以降低患者痛感,取得的成果较为注目。但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关注。本研究围绕创伤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及其有效护理方法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创伤骨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行手术治疗且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的8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40例。对照组男274例,女166例; 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5.25±1.17)岁; 病症类型:锁骨骨折114例,肱骨骨折101例,股骨骨折85例,胫腓骨干骨折77例,踝部骨折63例;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12例、高空坠落108例、跌倒伤120例; 临床表现:患部肿胀149例、活动受限291例。观察组男277例,女163例; 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5.30±1.20)岁; 病症类型:锁骨骨折117例,肱骨骨折103例,股骨骨折85例,胫腓骨干骨折75例,踝部骨折60例;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15例,高空坠落107例,跌倒伤118例; 临床表现:患部肿胀144例,活动受限29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临床依从性好者; ② 无严重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者; ③ 无创伤骨折手术禁忌者。排除标准:① 合并全身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② 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③ 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健康宣教、生命体征指标检测、心理干预、皮肤护理、出院指导等[2]。

1.2.2 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① 定时检查自控镇痛泵:严格贯彻落实交接班制度,每天定时检查自控镇痛泵运转情况,确保其输注系统正常运行,同时核查镇痛药物的剩余剂量、穿刺部位是否发生红肿、过敏、出血、渗液等情形并将患者实际情况详细记录[2]。② 疼痛护理:护理人员依据创伤骨科患者实际情况以及医嘱要求设定给药频率及剂量,并将手动给药操作方法告知患者,每隔2~6 h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及比对,如果疼痛程度未减轻或无法耐受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动态调整镇痛药物给药剂量[3]。③ 生命体征指标监测:鉴于目前自控镇痛泵所使用镇痛药物为吗啡或者是芬太尼,在镇痛过程中可能会诱发一系列不良情形,诸如呼吸抑制、窒息、心率过缓等情形,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4]。所以护理人员应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全面而系统的风险评估,对于潜在高风险患者应动态监测其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并做好交接班工作。④ 穿刺护理:自控镇痛泵镇痛期间护理人员应将导管妥善固定,注意对穿刺部位皮肤进行清洁和消毒,密切观察是否存在脓性分泌物,如有感染应及时上报至主治医师处后采取相应抗感染治疗预案[5]。⑤ 给药指导:护理人员应将自控镇痛泵正确使用方法准确告知患者,并着重向患者强调在机体感受到疼痛时及时手动输注镇痛药物,切忌不能够得到疼痛剧烈时给药,以避免降低镇痛效果[6]。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满意度:采用舒适度评分量表(BCS)予以测定,得分3~4分为非常满意、2~3分为满意、1~2分为一般、<1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7]。

1.3.2 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所有检测试剂盒均购自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8]。

1.3.3 VAS疼痛评分标准:0分,无痛; 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 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 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VA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VAS平均评分为(4 005±134.5)分,对照组平均评分为(4 005±134.5)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干预1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为(1 331±78.3)分,对照组为(2 647±79.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护理前2组在TNF-α、IL-6、IL-8、IL-10、TGb-β指标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经各自护理方案护理后2组患者各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临床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改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见表1。

2.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同期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临床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创伤骨科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见表2。

表1 2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患者自控镇痛(PCA)是目前国外医学界较为流行的一种疼痛处理技术,主要是指医务工作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预先设定镇痛药物的给药剂量,之后将其交给患者实施“自我管理”[9]。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该种疼痛处理技术逐渐衍生出来以下四种镇痛方式: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患者神经丛自控镇痛(PCNA)、患者经皮自控镇痛(PCSA),其中前两种应用频率最高[10]。但是受制于患者认知程度,自控镇痛泵应用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使得镇痛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实施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成为提高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的重要保障。

本次研究中2组患者在护理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TNF-α、IL-6、IL-8、IL-10、TGb-β)相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而护理之后再次进行比较,结果证实各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结果表明预见性护理实施后创伤骨科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而上述指标则是疼痛作用机制及炎症反应的重要因子,其数值的高低与疼痛程度具有直接关联性,使得观察组疼痛VAS评分非常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在自控镇痛泵镇痛过程中舒适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更加认可,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因此,通过上述结果,本次研究最终认定,预见性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自控镇痛泵镇痛工作中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镇痛效果,对于缓解当前紧张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创伤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良好,同时予以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1] 肖熔灿,周传,方志辉.护理干预对减少骨科手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并发症的作用[J].当代护士,2012,15(11):45-47.

[2] 姜雪,郎红娟,杨小炜,等.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两种镇痛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5(18):3546-3549.

[3] 祁丽萍,陈林,牟宝华.骨科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疗效及护理体会[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6,10(5):595-596.

[4] 唐丽玫,王慧萍,王国芳,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静脉镇痛泵不同拔除时间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5,14(7):778-780.

[5] 周曙,龚琴,丁云霞.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自控镇痛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33(24):3501-3502.

[6] 姜辉,祝胜美,李剑,等.急性疼痛管理小组对提高患者术后自控镇痛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10(3):120-123.

[7] 吴桂荣.提高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满意度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4,17(6):146-147.

[8] 张海霞,尹巧燕,安小刚.心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负性心理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3(35):3966-3967.

[9] 郭萍,温红梅,廖清.预防骨科术后患者留置镇痛泵引起尿潴留的临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3,10(11):1253-1254.

[10] Junttila Jaana K,Koivu Aija,Fagerstr m Lisbeth,et al.Hospital mortality and optimality of nursing workload:A study on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RAFAELA Nursing Intensity and Staffing 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6,60:46-53.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pump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GUO Yu,ZHANG Li

(DepartmentofInpatient,theAffiliatedHospitalofInnerMongoliaMedicalUniversity,Hohhot,InnerMongolia,01005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controlled analgesia pump in trauma patients,and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measures and experience.Methods A total of 880 trauma surgery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ump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given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of pain) and observation group (given nursing care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with 440 cases per group,intervention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1 week of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85%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nursing,the difference i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he analgesia effect of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ump after ope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s obvious,and the foreseeable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nalgesic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trauma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ump; analgesic effect; predictive nursing care

2017-01-25

张莉

R 473.6

A

1672-2353(2017)12-088-03

10.7619/jcmp.201712026

猜你喜欢
自控骨科骨折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电气工程中自控设备电磁干扰问题探讨
成功来自于自控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自控技术优化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