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下大学英语微课应用模式研究
——以习语教学为例

2017-07-03 15:31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习语建构学习者

刘 琪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363105)

建构主义下大学英语微课应用模式研究
——以习语教学为例

刘 琪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363105)

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将微课引入大学英语课堂,以英语习语教学为对象进行分析,探讨文化教学层面中大学英语微课应用模式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总结微课视频的制作方式和翻转课堂的设计方法。

建构主义;文化教学;微课;翻转课堂

1 引言

全球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中国也正加速其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同时,也对国民和世界不同国家人民的交流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顺畅、有效、深入。然而,由于课时安排和课程设计等原因,中国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仍然留有哑巴式英语教学的阴影,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形式,以词汇拓展、句法分析和技能讲解为核心内容,教师对于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元素较少提及或展开论述,学生对此也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战交流中较少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英语来正确传递信息和表达想法。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发起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和有利条件,以便学生能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进而完成接收信息、消化理解、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等学习行为。这项理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重视“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文化性、情境性、积极性、指导性、非结构性等,实际上是把学习研究的焦点从外部的影响转向内部的激活,从低层次的认知转向高层次的思维发展,从单一视角的深究到多种视野的透视”[1]。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注重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头脑中的想法,培养其发散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将微课引入大学英语课堂,以英语习语教学为对象进行分析,探讨文化教学层面中大学英语微课应用模式的可能性研究和可操作性设计,期望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英语文化,增强他们自主性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大学英语微课应用模式设计——以英语习语教学为例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和其他作为社会一员所应获得的能力[2]。语言是文化的显现者与传递者,而文化也使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

由于大多数习语的字面意义与延伸意义不相符,如果不清楚它们的文化起源,学生难免会遭遇理解和运用这些英语表达的困难。但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较少注意这方面语言与文化的输入,以至于学生碰到习语时仅仅了解单词表上所标注的字面意义与延伸意义,对其文化起源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记忆不够深刻,运用也无法像母语学习者那样灵活自如。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第2册第4单元Text A College Sweet Heart中出现的英语习语tie the knot为例,分析如何利用微课与翻转课堂展开对习语的教学活动。

2.1 微课视频的制作

微课视频是从介绍tie the knot字面意义开始,分别配图讲解tie和knot的含义,由此导出tie the knot本义和延伸义。语言有“抽象”和“具体”两种属性,其中,“抽象”是指相对稳定、变化不大的语言规则,“具体”是指不同人在不同场合因为不同目的使用相同语言规则而产生的不同的话语行为[3]。根据柯林斯英汉双解大字典记录,tie有系、打结、捆之意,knot表示结或打结。先用图片让学生对这两个单词的意义(sense)有一种直观的认识,了解到在生活中可以用它们来描述什么样的对象,以及当tie和knot组合起来时,它表示打结的一种动作或行为,而在爱情里,tie the knot却相当于get married结婚的意思,并在此时,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习语的意义放在了不同语境下会有新的语义或所指(reference)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和客观知识的相互作用,接收新知识信号,打破旧知识框架,重新建构,新旧知识碰撞、磨合、相融,整体呈螺旋式上升的状态。换句话来说,大脑不是机械式地、被动地收发、录入录出讯息,它是经由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对新知识重新进行意义的建构,产生新的理解,得出推论。在语言教学中,如果教师生硬又直接地告诉学生词汇或语法的规则或介绍某种文化现象,是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对新输入的信息的解释,也将很大程度上制约他们对知识进行灵活能动的语言输出,即生成话语。因此,习语教学的微课视频制作的第一步是提供相关图片,帮助学生逐步熟悉习语中的词语组合,从抽象的单词意义到具体的该单词语义或所指,让学生有画面感,产生兴趣,充分调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自主思考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延伸意义的由来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接着,采用反问句How has it obtained such a meaning?Why do you think tie the knot means getting married?引发观看者的思考,并拍摄两名学生关于tie the knot含义的讨论,增强视频内容的趣味性,增加问题答案的多元性。通过观看这个环节,学习者有了思考的方向和助力,可以自己搭建对tie the knot延伸意义的文化起源的概念框架,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发散思维,利用想象力,“把教材内容及相关资料加以同化或顺化”[1],为下一步深刻理解和领悟该习语的真实文化起源做足准备,同时也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制作视频的第二步应巧妙设疑,以问题为驱动,并且提供部分问题解决的实践措施,增多理解的角度,促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力。

然后,插入一小段英国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结婚典礼上,主教为王子王妃绑上圣带、宣布他们二人结为夫妇的视频。以此告诉学生,这一习语的文化内涵源自于英国宗教婚礼仪式,进而加深学生对tie the knot本义和延伸义的理解。英语的学习需要情境,文化教学的课程内容更需要精心编排,除去与日常生活尽可能地紧密联系外,还应注重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威廉王子夫妇对于广大英语学习者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是英国皇室举足轻重的人物,婚礼自然沿袭了很多自古以来便有的繁琐礼节。选择这样颇具权威性的视频,更有说服力,也让学习者深深感到tie the knot表示结婚时所具备的庄严感,虽然它和get married同义,却多了一抹后者所没有的神圣和一诺终身的语义色彩。因此,如果在微课中穿插视听材料的话,最好选择学生熟悉的、能体现习语文化起源的代表性案例。

最后,介绍该习语的汉语翻译“永结同心、共结连理”,对比中国传统文化中新人结婚典礼上牵同心结的习俗,并留出问题给同学们发散思维、积极思考:Have you ever met such rituals before?Why are they not popular any more?Are there any other cultures resembling“tie the knot”in Chinese and English?当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被点燃,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时间和精力,独立探索、思考时,往往收获更大,产出更多,对大量新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之后的同化会更顺利,理解也更深刻。因此,视频中还应把英汉文化作比较,留下问题给学生思考和解决,注重学习者对类似习语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当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时,这些拓展任务便是很好的纽带,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完成从单层面、单维度、单视角到多层面、多维度、多视角的学习,促进其知识的有效吸收、内化和发散,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2.2 微课视频的应用——翻转课堂设计

教师在课前应布置作业,请学生观看tie the knot微课视频。以45分钟的翻转课堂教学为例,首先,用图片测试学生对knot的意义、tie the knot本义和延伸义的理解。其次,用一句汉语翻译“女人应尽早结婚,男人应尽晚结婚”来检验学生使用tie the knot的情况,同时,提醒学生完成汉译英时的方法和技巧。翻转课堂教师应观察学生对微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对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促进学生意义的建构与生成。意义的建构是在大脑中进行,而生成是需要体现在具体的活动中,因此,翻转设计第一步,是和微课产生联结,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了解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认识和运用。

接着,回到原文,提出问题:When do you think is the proper time for two young people to tie the knot?What qualities are you looking for in your future spouse?What is the foundation for a long-lived marriage?请学生两两一组讨论这些问题,并选出2组学生展示他们所准备的对话,由老师适当点评,将这一习语的学习从语言实践层面提升至婚姻观认知的高度上。合作对话是英语学习的语言互动最主要的形式,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接触和使用语言的机会,发现不同的语言形式或特征,再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假设,积极建构意义和生成话语。但是,要对抽象的语言知识建构新的意义,得确保学习者能够了解该语言形式的各种变化,否则不可能建构完备的、能动区分该语言与其他语言类型的意义,也不会生成正确的、灵活的、地道的话语。因此,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对话展示是微课应用于习语起源文化教学中的设计所不可或缺的一步,让学习者通过合作对话来不断调整说话双方的遣词造句、交流中的动作和行为、思维逻辑、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在不同语境下,对习语的各种使用方法进行全面的尝试和验证。

然后,联系微课视频最后留下的问题,请观看视频后搜查相关资料的同学上台完成展示。最后,布置作业,就以下图片问题,写一段观点,实现翻转课堂语言学习的多维度即说、译、写等:If your parents force you to tie the knot like this,will you compromise or stick to your beliefs?英语学习需要通过多方位多层次大量的语言练习,使学生的英语建构和生成这一语言习得的必经过程,提升至自然、自觉、自动的境界,同时,也需要把语言知识镶嵌在各种情境中,引导学习者“合法的边缘参与”[1],给予他们更多更好的机会完成建构和生成。

综上所述,习语教学的微课和翻转课堂设计模式如图:

图1 翻转课堂设计模式

3 结语

英语习语是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十分常见的模块,与日常英语应用也息息相关。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加深印象、灵活运用、主动掌握,会帮助他们更快更积极地融入英语国家,实现顺畅、有效、深入的沟通交流。教师应根据这两部分内容的特点,制作微课视频,应用于翻转课堂中,注重语言学习的多维度,以及从语言实践层面到思维逻辑、价值取向等精神层面转化,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水平,促进他们对英语语言与文化以及中英语言与文化对比的学习研究。

本论文尚有局限,比如并未涉及所有文化教学模块的研究分析,微课与翻转课堂的设计举例还不够丰富等,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此,谨希望本研究能给众多从事微课视频制作和翻转课堂应用的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考、认识和不同视角。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4(2):12.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2.

[3]李光华.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文化教育——兼谈支架式教学模式[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3.

[责任编辑:余义兵]

G642

A

1674-1102(2017)02-0152-03

10.13420/j.cnki.jczu.2017.02.037

2016-12-03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FJJKCG15-178)。

刘琪(1986-),女,安徽池州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翻译和西方戏剧。

猜你喜欢
习语建构学习者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建构游戏玩不够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