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新
摘 要 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实践,分析教学视频资源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阐述校园电视作品的基本内涵与优势功能,研究校园电视作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关键词 高中政治;校园电视作品;教学资源;校本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060-02
1 前言
目前,信息化教学不仅成为校园活动中一道无比靓丽的人文风景,而且掀起阵阵热潮并逐步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然而,就高中政治课程而言,由于应试教学惯性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来自高考压力的步步紧逼,以教学视频为重要形式的信息资源在实际应用上还存在严重不足或不平衡的问题。只有在教研课、观摩课等一些时候,学生才能偶尔地享受这种“教学福利”,其余时间则基本不用,教师在课堂上依然采取“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授课模式,直接导致教学活动长期处于“高消耗、低收益”的运行状态。这应引起高度重视和认真以待[1]。那么,教学视频到底是一种什么可利用的资源呢?它究竟有何优势特征呢?如何把校园电视作品深入有效地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去呢?
2 简析教学视频资源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什么是教学视频资源呢?顾名思义,就是在学校教育中,直接地应用或者服务于师生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类视频资源的总称。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习惯于把利用摄像机所拍摄下来的真实人物与场景,主要包括实时的视频、音频信息以及经过剪辑编制以后的电视片,称为视频资源。根据其内容和使用范畴,可把教学视频资源分为学习视频资源和教辅视频资源两大类型。其基本特征与应用价值集中地体现在“五个非常有利于”,即:非常有利于实现真实场景的异时再现与异地再现,非常有利于实现受众群体的最大化,非常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再创造,非常有利于实现实时在线、易于存储与传输的优势功效,非常有利于在人机交互中实现节约化教学的良好目标追求[2]。
3 简析校园电视作品的基本内涵与优势功能
所谓校园电视作品,就是以集中地反映校园内教育教学生活为题材而自拍自制的一种影视类作品形式。它既属于教学视频资源的范畴之内,又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文化资源。把校园电视作品积极有效地应用于课程教学活动,有利于产生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功能。
具有强烈的教育性和目的性 校园电视作品的制作目的,就在于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把具有一定特定意义的内容录制并编辑起来,主要用于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把校内外先进独特而具有个性化的题材集中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具有强烈的典范性和引向性 无论是正面反映还是负面反映的校园电视作品,其主题内容都具有强烈的典型性,能够让接受教育的学生在观看后明确“什么是该做的”且需要发扬光大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且需要坚决抵制的。
具有难以抗拒的亲和力和魅力形象 校园电视作品反映的人物、现象和道理,既普通朴实又显而易见,都是反映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甚至许多是一些发生在身边周围的人和事,令人有一种“自以为我”或者“零距离接触”的亲近感。如《校园里的母爱》《我们一起成长》《知荣辱,校园因此绚丽多姿》等,既然“我”就是重要角色,岂不魅力十足、可亲可近?
4 校园电视作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对于学生而言,高中教育不仅是决战命运的关键环节,更是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发展时期。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程所承负的“教书育人”职责尤为突出。教师善于借助校园电视作品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既是十分必要的,又是非常重要的。
借助校园电视作品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活动,有利于在寓教于乐中收获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益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知识性、政策性、时效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而且在材料、观念和情境等方面的时新标志相对明显。这些内容虽然思想性和渗透性较强,却由于学业负担较重,思想压力较大,高中学生对它们并不感冒甚至心生畏怯之感。成功的教学不在于强制学生,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借助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具体资料和教学形式,来诠释并佐证一些必须说明的理论性知识,从而征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情感。
比如“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就以往教学经验来说,这绝对是一个“高大上”的教学重难点内容。有鉴于此,笔者没有直接地进入课堂教学程序,而是首先播放校園电视作品中“有趣的生活实验”片段:某学生把一根竹筷子投放到盛满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筷子“弯曲”了起来;稍后从杯子里取出竹筷子,它又恢复了细长笔直的原样。播放结束后,让大家热烈地讨论一小阵子。然后笔者结合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引导全班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哲学观点。如此而为,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3]。
借助校园电视作品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活动,有利于在优化教学中赢得令人期待的事半功倍效果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思想政治课还存在理论性和知识性“双强”的特征。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采取“呈现教学内容+列举事例解析+学生强加记忆”的直接灌输模式,从而呈现出“教师为了教而教、学生为了学而学”的严重不和谐现象,过于忽视学习主体在情感体验和自我消化等方面的实质性需求。久而久之,师生双方都不免陷入一种疲于教学的低迷心态和不良循环之中。
校园电视作品,不仅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图文并茂、音像和谐、动静自如、操作便捷等技术性特点,而且在内容上拥有丰富多元、自主灵活、具体可感等优势功能,确是构建和谐关系、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比如在教学“文化生活”中的“我们的民族精神”内容时,有教师借助校园电视作品这一媒体形式,充分展示1998年“大江保卫战”、汶川大地震救灾抢险、中国申奥成功与北京奥运会、神舟系列飞船发射等相关音像资料,尤其是包括许多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在内的那些激动人心的举动和场面,传递一种扑面而来、身临其境的强烈情感。置身于如此热血氛围,学生怎能感受不到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呢?学生的情感体验远超教师的千言万语!endprint
借助校园电视作品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活动,有利于在拓展延伸中实现资源开发的课程发展目标 课程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四要素整合而成的生态环境活动。其中教材固然是从事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依据,然而它天然地存在简约性、迟滞性和难以更新等缺陷,这就需要做出一些必要的拓展与补充。尤其對于思想政治学科而言,大力开发与充分利用课程教学资源,既有重要性又有必要性。
现代学生普遍存在“90后”“00后”的时代特质,比如“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胡乱消费现象相当严重。作为思想政治教师,笔者平时注重收集一些正负方面的生活案例,并且制作校园电视作品形式。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内容时,展示如下作品内容:
儿子:我同学家最近装新居了,家里配备了数字背投、笔记本和进口音响,这叫“新居新气象”。
爸爸:你放心吧,我们家里也有这种打算了!
妈妈:你们俩这是大脑发热了吧,家里的房贷还有10多万呢,不准备还啦?
小明:什么?我们家还欠10多万块钱啊!
播放结束后笔者提问:“你是如何理解这个家庭的贷款购房行为的?父子俩谈论装修是出于什么样的消费心理?这又会给他们家里造成什么影响呢?”通过作品欣赏和讨论交流,学生最终形成“量力而行、适当消费”的正确消费共识[4]。
借助校园电视作品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活动,有利于在自主教学中实现能力培养的学生发展目标 众所周知,“强调人文关怀,培养核心素养”,不仅是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中的关键词与核心语,而且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根本需求。在学生核心素养因素中,自主学习能力是其“核心之核心”。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指导思想,努力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以个体学习和合作探究为主的自主化教学活动。
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例,在教学“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内容时,校园电视作品中首先呈现如下问题:
1)在商品服务市场,消费者为什么占据主导市场?
2)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合法权益?这与商品交易原则有什么联系?
3)消费者合法权益在我国有哪些保护机构?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通过何种途径获得成功解决呢?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研读教材和相互合作中逐一探究,最后在师生交流中获得成功解决。师生还可共同建立校园电视作品资源库,并且在课余时间根据实际需要有序展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讨论中予以消化与巩固,从而逐步实现渐进渐强的自我发展目标。
5 结语
综上所述,把校园电视作品广泛深入地运用于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这是一项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的艺术性实践课题。只要高度重视起来,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定能从中赢得令人期待的良好实效。
参考文献
[1]李鸿科,杨晓宏.基于校本课程的校本电视教材的设计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8):135-136.
[2]许大成.生命视角:重建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6):76-77.
[3]张倩.视频课程资源建设的利器:网络课程录播系统的应用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3):121-124.
[4]王丽芬,李琳.反思与超越: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整合探路[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99-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