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培
【摘 要】 高中历史教学互动式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在新的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指导下,突破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多边立体的教学互动观,探讨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的意义、目标与内容,以及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的构建方式和效果,为互动观的发展提供实践依据和可行性操作方法。基于此,笔者将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理论与自身多年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相结合,从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前提、提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要点和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优化与控制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能优化互动式教學过程的针对性与辅导性,进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互动教学;教学延伸;讨论式教学;问题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是现代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教学方法,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活跃度,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与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一、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前提
1. 做好对历史课本知识体系的框架性梳理。老师应该积极做好对历史知识点的框架性梳理,尤其是应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脉络的细化分解,帮助学生进行历史事件、时间、任务、影响等体系化总结与延伸,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逻辑性掌握,进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与正确性,同时还应该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个性化辅导,提高历史教学的个性化与差异化。
2. 做好具体教学任务的教学资源准备。老师应该积极做好教学资源准备工作,避免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事件,影响整个历史教学活动的进程,同时老师应该积极做好对视频资源、文献资源、图片资源等方面的收集与整理,提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进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
3. 做好教学预习工作。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程预习活动,尤其是应该以问题的形式进行预习任务的规划,提高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自学目标性与导向性,同时老师还应该积极采用课前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避免对学生学习心理以及学习积极性的不良影响。
二、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要点
1. 做好问题设计。老师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时,首先应该做好的就是对教学问题的设计与选择,一方面应该关注知识点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思维性延展,提高教学问题的目标性与导向性,进而提高互动式教学的质量。比如在进行中国统一与分裂的原因的学习时,老师一定要将问题做时间维度上的延伸,让学生分析动乱时代的主要原因以及最终统一的历史条件,进而在提问互动中提高学生对历史观点的深度认识。
2.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教学交流。老师应该积极让学生将自身的观点与看法表达出来,尤其是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辩证性的讨论与互动,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3. 积极帮助学生进行问题要点梳理。老师应该积极强化对学生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应该积极帮助学生进行思维逻辑要点的梳理与总结,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性与逻辑性。比如在进行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学习时,老师应该一方面积极帮助学生进行按照时间顺序战争名称、结果、影响的梳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中国军民抵抗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总结能力。
4. 积极利用教学案例法。老师应该积极利用案例教学,一方面积极利用好课本教学资源中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做好影视资源、文献资源的教学辅助资源的延伸,提高在互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扩展与延伸,比如在进行长征的学习时,老师一方面可以利用课本上对长征故事的介绍,另一方面还可以积极利用其他视频资源或者文献资源进行教学延伸,扩展历史互动方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5. 做好学生的角色定位。老师应该积极做好学生的角色定位工作,尤其是应该积极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采用辩论式、演讲式、复述式的教学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与积极作用,尤其是应该针对性学生的学习难点与学习重点,合理调整学内容安排,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有效性。
三、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优化与控制
1. 做好教学内容选择。老师应该积极做好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尤其是进行教学互动时,应该积极选择那些开放性强,思维要求高、逻辑联系下明显的内容进行互动,进而提高互动教学的质量。
2. 积极做好学生的考核工作。老师应该积极做好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的考核,一方面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成长,另一方面还应该做好学生对基础知识脉络体系的掌握与延展,应该积极加强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的导向性与目标性,强化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逻辑延伸与扩展。
【参考文献】
[1] 张斌. 高中历史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初探[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
[2] 刘华见. 互动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和策略研究[J]. 俪人 教师,2016.